|
本 文 約 3668 字
閱 讀 需 要 10 min 《公羊傳》說,在公元前656年,中國南北兩方面的戎狄蠻夷等異族交相入侵,中原地區(qū)宛如絲線。彼時,還是南蠻的楚國已橫掃江淮,挺進中原,齊桓公準備帶領(lǐng)諸侯,抵抗楚國。在抵抗楚國的過程中,齊桓公還用了一次“美人計”。 事情的起因是這樣的:當時,受楚國侵擾最深的蔡國蔡繆侯,曾將自己的妹妹蔡姬嫁給齊桓公,以尋求保護。這當然是一場政治婚姻,但政治婚姻未必就代表沒有任何的男女感情。這一年,齊桓公已經(jīng)在位29年,年紀恐怕已過五旬,但他的心可沒老。齊桓公生命中的女人里,正妻王姬,端莊賢惠,不茍言笑,有點像金庸筆下的木婉清,美則美矣,卻不免有些冷冰冰,齊桓公對她的感情屬于敬愛;另外還有個許穆夫人,美貌與智慧并具,有點像金庸筆下的王語嫣,可惜她與齊桓公有緣無分,只能下輩子再結(jié)連理了;唯有這個蔡姬,天真爛漫,活潑可愛,有點像金庸筆下的鐘靈,齊桓公這個老段譽,于是把一腔的博愛,分了大半給蔡姬。所以,齊桓公很喜歡帶著蔡姬四處游玩。有一次,齊桓公見天光明媚春色無邊,于是老夫聊發(fā)少年狂,帶著蔡姬去園子里劃船。湖光山色攜手泛舟,本是一件浪漫的事,然而蔡姬畢竟是個小女孩兒心性,她玩的興起,竟開始朝齊桓公身上潑水,桓公笑著回敬幾下,兩人便宛如初戀的少男少女般,打鬧起來。岸邊的隨從們一個勁地搖頭,這世上恐怕只有蔡姬一個人敢朝桓公身上潑水了。老天保佑,可千萬別鬧出什么事兒來。原來,蔡國地處汝南,為中原與南蠻交雜之處,民風(fēng)輕佻,少了些中原的刻板禮教,而多了些無拘的青春爛漫。蔡姬從小在江淮間長大,熟諳水性,大風(fēng)大浪都碰過,更別說這一汪平湖了,小女子就想顯擺一下,竟開始大力搖晃小舟,要跟齊桓公玩那游樂場里海盜船的游戲。主意不錯,可惜齊桓公消受不起,他老了,脆弱的小心肝受不了這樣激烈的刺激。蔡姬玩兒過了。齊桓公讓蔡姬停手,她不僅沒收手,反而笑得花枝亂顫,搖得更加起勁。逼得齊桓公情急之下,破口大罵。蔡姬這才害怕起來,慌忙把船劃到岸邊。齊桓公上岸后狂吐不止。其實,齊桓公內(nèi)心還是不舍得蔡姬,他這么做,是為了等她成熟些。當然,齊桓公另外還有一層意思,就是想讓蔡繆侯好好教育一下他這個妹妹,教育好了再送回來。所謂子不教父之過,而蔡姬的父親蔡哀侯早死,這個教育不當?shù)呢?zé)任,理應(yīng)由蔡繆侯這個哥哥來負。然而,齊桓公錯了。蔡繆侯根本就不想負這個責(zé)任,反而把一切過錯,全部推到了齊桓公頭上。他看著以淚洗面的妹妹,心里氣壞了。蔡繆侯也沒多想,就讓蔡姬改嫁了。蔡侯挑了個年輕而勇武的新妹夫,這下真的惹到了齊桓公。(注2:具體嫁給誰,史書沒有記載,《東周列國志》里寫是楚成王,雖無史料支持,但可能性比較大,蔡國可通過此舉討好楚國,以避免楚國連年累月的侵略。)事情發(fā)展到目前為止,都是一些家務(wù)瑣事,當事人們雖然很痛苦,但似乎也掀不起啥大波瀾來。但是齊桓公在這里突然演技大爆發(fā),他還真的“怒而興師”了,一向冷靜、從不感情用事的齊相管仲也表示堅決支持。齊桓公三十年(公元前656年),齊桓公率領(lǐng)齊、魯、宋、陳、衛(wèi)、鄭、許、曹八國聯(lián)軍浩浩蕩蕩的攻向蔡國。望著城外浩浩蕩蕩的各色大軍,蔡繆侯傻了,他簡直不相信自己的眼睛。為了一個女人,齊桓公用的著把中原八大當家的全都招呼來,搞出一支春秋以來規(guī)模最大之軍隊么?蔡國臣民很快做出了一個決定,逃跑。這仗根本不用打,他們半點贏面都沒有!《左傳》描寫這次戰(zhàn)爭只有兩個字——“蔡潰”,下逃上曰潰,可見蔡國軍隊根本沒抵抗,直接拋棄他們的君主跑了。齊桓公看著垂頭喪氣的階下囚蔡繆侯,笑道:“君以為寡人集天下之兵,千里遠征而伐人國,竟只為寢席之戲乎?”“當年仲父與曹沫差點害了寡人的性命,寡人都沒有追究,與你這一點小糾紛,又算什么?”包括蔡繆侯在內(nèi),其他諸侯如宋桓公御說、魯僖公申、陳宣公杵臼、衛(wèi)文公毀、鄭文公踕、曹昭公班、許穆公新臣等人都傻了。齊桓公面色嚴肅,振臂高呼道:“諸位,今日天下諸侯畢集于蔡,目的只有一個,即上承天子之命,舉兵踏平荊蠻!而蔡國不以兵聽從,反附逆楚,故聯(lián)兵滅之!寡人非小器之人,寢席之戲,何足以伐人國?”原來,齊相管仲策劃此次攻蔡,只是一個幌子,其真實意圖是為了迷惑楚國,攻其不備,打一個措手不及!另外,若明說攻打強楚,就怕諸國畏難,所以假托攻蔡。而且,聯(lián)軍若要攻打楚國,左側(cè)翼會遭到蔡國的威脅,甚至深入楚境后,有可能被蔡截斷歸路,所以必須先搞定蔡國。但齊蔡本是通婚之國,實在不便攻蔡,所以借故逐走蔡姬,很可能是齊國的一次外交試探,結(jié)果蔡繆侯還當真因為這點小事而背齊投楚,那就別怪齊桓公不客氣了。諸侯們聞言全體震驚!沒想到齊桓公和管仲竟下了如此大的一盤棋。“踏平荊蠻!踏平荊蠻!”齊軍將士們似乎早有準備,此時已跟著齊桓公大喊起來,各諸侯見狀也不敢落于人后,便也帶領(lǐng)將士們大喊起來。齊桓公也很激動,他與管仲處心積慮二十余年,經(jīng)營出如此大的一個局面,為的就是此一戰(zhàn)定乾坤! 公元前656年,齊桓公率領(lǐng)諸侯聯(lián)軍南伐楚國,可謂規(guī)??涨?,史無前例,然而,當諸侯聯(lián)軍進至陘地(今河南漯河市東),正對楚國的方城,卻不進攻,只是陳師列陣,以顯軍威。楚成王毫不畏懼,立刻派大將屈完(屈原的祖先)迎擊,眼看要打起來,聯(lián)軍突然轉(zhuǎn)身退駐三十里,來到召陵(今河南漯河市召陵區(qū),千年后岳飛曾在這一帶大戰(zhàn)金兀術(shù))。退駐三十里,這叫“退舍以禮”,古人行軍,一天為三十里,稱一舍。周代的戰(zhàn)爭,在春秋中期以前,本質(zhì)上是貴族間的游戲,退一舍,這叫先禮后兵,給你點時間考慮一下投降,或者主動走到和談的軌道上來。果然,楚國一點就透,他們又派屈完帶了禮物前來勞軍,順便還帶上一車進貢周天子菁茅,以示歸附周朝的誠意。當然,齊桓公不僅要屈人之兵,還得找回霸主的顏面,于是他又特意舉行了一個盛大的閱兵式,然后把屈完請過來,想用聯(lián)軍盛大的軍容來震一震他。那一天,各國的軍隊穿著各色服飾,舉著各色旗幟各種兵器依次走過,規(guī)??峙乱仓挥挟斈甑奈渫跄潦目梢耘c之媲美,齊桓公自覺霸業(yè)鼎盛,頓感意氣風(fēng)發(fā)。齊桓公不無得意地對屈完說道:“以此眾戰(zhàn),誰能御之;以此攻城,何城不克?”言外之意,楚國不是他的對手。但屈完不是個一般人,他躬身一禮,略帶挑釁地說道:“君若以德綏諸侯,誰敢不服?君若以力,楚國方城以為城,漢水以為池;君雖百萬之眾,無所用之?!?/span>所謂方城,就是楚國占有南陽盆地之后,利用南陽盆地西北東三面環(huán)山的地形特點,在群山隘口間修筑的城墻。據(jù)專家考證,春秋時期楚國的方城是從今河南魯山西南魯陽關(guān)起,向東再折向東南,利用山嶺、河堤和筑墻連接而成矩形的軍事防御體系。而漢水則是從方城以南流經(jīng)楚境直到楚國郢都的一條大河,當年周昭王便是喪身于此,北方車騎再多,你過得來么?總之,屈完的態(tài)度很明確:你是要以德服人,還是以力服人呢?你要以力服人,我們楚國金城湯池,你力氣再大,也未必能贏。屈完毫不示弱,齊桓公也拿他沒辦法。但他聽出楚國在軍事上的準備,看來如今之計,還是見好就收吧。于是,齊桓公話鋒一轉(zhuǎn),笑道:“豈不榖(侯、王自稱孤、寡、不榖)是為?先君之好是繼。與不榖同好,何如?”這句話比較難,翻譯成現(xiàn)代文后大意是:諸侯們不遠千里跑到貴國,難道是為了我一個人而來的么?不是。他們是為了我們這些國家的和睦而來的。大家有爭端,但還是做朋友最好。齊桓公已經(jīng)拋過了橄欖枝,就看屈完怎么表示了。屈完道:“君惠薂(音曉,求也)福于鄙邑之社稷,辱收寡君于同盟,此正寡君之愿也?!?/span>意思是:您滿腔熱誠大駕光臨,為鄙邑祈求福祉,不惜降低身份,這是我君的福分。總之,楚國也是想和的,他們雖然軍事強橫,但也無法應(yīng)對多國同時討伐。最后,屈完與各諸侯訂立盟約,也就是齊桓公九合諸侯的第五合——召陵之盟。盟約的主要內(nèi)容,是楚國表示認錯,承諾以后按時向周天子納貢,大家從此和睦相處。戰(zhàn)云密布的召陵天空,頃刻間云開霧散,雙方各自退兵。齊桓公基本達成了自己的政治目的,此行雖頗多波折,但總算有了個還算完滿的大結(jié)局。當然,仗最終沒打成,整日里只跟楚國人唇槍舌劍了,齊桓公只當自己過了一個十分有趣的軍事夏令營。召陵之盟的意義還是很重大的,齊桓公通過此舉加強了華夏聯(lián)盟的團結(jié),并向楚國展示了政治號召力和戰(zhàn)爭動員能力,從而形成了強大的戰(zhàn)略威懾,暫時遏制住了楚國北侵的強勁勢頭,迫使楚國加入齊聯(lián)盟,承認齊桓公的盟主與霸主地位,收斂了自己向中原擴張的野心,同時恢復(fù)進貢周王室,重新成為了周朝諸侯國中的一員,在形式上實現(xiàn)了南北統(tǒng)一。另外,齊桓公在時機不成熟的情況下選擇避戰(zhàn),保存了中原諸侯的實力,為之后晉文公大挫楚軍爭取了時間,這對華夏民族來說,貢獻還是非常巨大的。歷春秋之世,中原伐楚能取盟而返者,唯有此役。
經(jīng)公眾號“千古名將英雄夢”(微信ID:herodreams3000)授權(quán)轉(zhuǎn)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