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原發(fā)部位放療或術后放療在腫瘤治療中占有重要地位,但盡管光子放療技術取得了大幅進展,但鑒于發(fā)育中的組織的高度放射敏感性增加了遲發(fā)毒性反應(尤其是小于3歲的患者)及第二惡性腫瘤的發(fā)生風險,兒童及青少年的放療仍面臨巨大挑戰(zhàn)。 質子治療具有獨特的劑量學分布,并且能夠更好保護正常組織;早期臨床結果也證實了質子治療相較于光子放療的劑量學優(yōu)勢。2016年,全球專家在斯德哥爾摩達成兒童質子治療共識,認為大多數(shù)需要接受光子放療的兒童腫瘤適用于質子治療。詳情請見《全球首個兒童腫瘤質子治療共識<斯德哥爾摩兒童質子治療會議共識>要點》。目前,多數(shù)常見的兒童中樞神經系統(tǒng)(CNS)腫瘤被公認為質子治療的適應證,包括顱底腫瘤及視網膜母細胞瘤等;但由于質子治療的有效性依賴于腫瘤部位,霍奇金淋巴瘤、橫紋肌肉瘤及尤文氏肉瘤等非CNS腫瘤的質子治療尚存在爭議。 日前,意大利巴里大學的研究人員回顧了兒童非CNS腫瘤質子治療的劑量學及臨床優(yōu)勢,討論了目前面臨的主要問題,并總結了正在開展的臨床試驗。原文發(fā)表于《Italian Journal of Pediatrics》雜志上。上期與大家分享了兒童肉瘤的質子治療,詳情請見《兒童常見非中樞神經系統(tǒng)腫瘤的質子治療(一):肉瘤》。本期為大家?guī)韮和羝娼鹆馨土龅馁|子治療。點擊“閱讀原文”或聯(lián)系質子中國小編(微信號:ProtonCN)獲取全文。 霍奇金淋巴瘤(HL)常見于青少年及年輕人群,根據疾病分期及預后因素,5年總生存率為85%~95%。早期霍奇金淋巴瘤的聯(lián)合治療可獲得較理想的局部控制率及總生存率;對于化療效果欠佳的進展期腫瘤患者,可應用輔助放療。盡管放療提高了腫瘤控制率,但同時增加了治療相關慢性毒性反應發(fā)生率。尤其是放療聯(lián)合蒽環(huán)類藥物治療縱隔霍奇金淋巴瘤可增加心血管疾病發(fā)生風險(如冠脈病變、血管疾病、心肌病、心律不齊、心包炎)以及心源性死亡率;同時可升高女性患者的繼發(fā)性乳腺癌風險。 當放化療聯(lián)合應用治療霍奇金淋巴瘤時,縮小照射野范圍并降低照射劑量可減少正常組織的毒性反應。高度適形性放療技術——如圖像引導的光子調強放療(IMRT)及質子治療,可降低放療相關遲發(fā)毒性反應發(fā)生風險,尤其對于生存期較長的年輕患者。IMRT可保護高劑量區(qū)的危及器官,但會將危及器官暴露于低照射劑量。 印第安納大學醫(yī)學院比較了質子治療與3D適形放療(3D-CRT)對年輕女性霍奇金淋巴瘤患者乳腺的保護作用,顯示質子治療可減少80%對乳腺的照射劑量。佛羅里達大學質子治療中心在一項前瞻性研究中納入了累及縱隔的IA~IIIB期霍奇金淋巴瘤患者(包括兒童、青少年及成人患者),比較了輔助淋巴結照射質子治療(INPT)與3D-CRT及IMRT的治療效果。結果顯示,質子治療在所有患者中對心臟、肺和乳腺的平均照射劑量最小,并且相較于其他兩種技術能夠更好保護食管及甲狀腺。作者同時指出,質子治療可降低所有心臟亞結構的照射劑量,表明及時開展長期隨訪,質子治療仍可潛在減少遲發(fā)心臟毒性反應。 表:霍奇金淋巴瘤PBT以及PBT與光子放療對比的劑量學結果文獻匯總 DVH:劑量體積直方圖,SMNs:第二惡性腫瘤,BS-PT:保乳質子治療,INPT:淋巴結質子治療。Hoppe的研究基于佛羅里達大學質子治療研究所在機構審查委員會批準的研究方案中招募的患者隊列。 此外,該團隊還開展了淋巴結照射質子治療的早期臨床效果評估:患者具有良好治療耐受性,并且療效與傳統(tǒng)光子放療相似;但需要進行長期隨訪以評估質子治療在降低遲發(fā)毒性反應發(fā)生風險方面的優(yōu)勢。佛羅里達大學質子治療中心的另一項研究納入了22例霍奇金淋巴瘤患者,2年及3年總生存率均為94%,無進展生存率為86%。 綜述指出,質子治療的劑量學優(yōu)勢可降低遲發(fā)毒性反應及第二惡性腫瘤的發(fā)生風險,這也是開展質子治療臨床應用以及進一步研究的基礎,但目前尚無比較淋巴結照射質子治療與淋巴結/累及部位光子放療長期有效性及耐受性的隨機研究。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