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點擊加載圖片 圖:朱自清雕像 近些年,對于課本內容的爭論非常多,比如岳飛的《滿江紅》被移出課本后,就引起了不小的爭論。許多人認為,不論是岳飛的英雄氣概,還是他的民族氣節(jié),以及他創(chuàng)作的《滿江紅》的文采氣魄等方面,都不應該把這篇文章移出。 但也有人說,教科書內的櫥窗位置很少,而中國文學的經典之作又何其之多,如果教科書一成不變,確實也說不過去。 當然,今天我們并不過多地去討論岳飛的《滿江紅》,我們今天主要說的,是有家長建議,應該刪除課本中朱自清創(chuàng)作的散文《荷塘月色》,而刪除的原因就是因為其中的八個字,那么到底是哪八個字?這其中到底有著什么含義呢? 點擊加載圖片 圖:五四運動畫作 書香門第 朱自清出生在江蘇東海,因為他的家族是一個典型的書香門第,所以朱自清在這種文化的熏陶之下,形成了一種溫文爾雅的文人氣質。 然而隨著清朝的滅亡,國門的開放,越來越多的洋文話走進人們的生活,作為一名熱愛學習的有志青年,朱自清也不甘落后,在1916年考入北大預科,后又進入本科哲學系學習。 就在他畢業(yè)的前一年,剛好爆發(fā)五四運動,而朱自清也積極參與,成為傳播新思想的演講員。也就是在此時,他結交了一大批文壇俊杰,為他走入文壇奠定了基礎。 五四運動結束后,朱自清提前畢業(yè),隨后到了浙江一所師范學校任教。在此期間,他積極參加新文學的創(chuàng)作和推廣,在當時非常有名的月刊《詩》上,發(fā)表了許多散文和詩詞,比如《毀滅》、《蹤跡》等作品。 點擊加載圖片 散文解析 然而到了1927年,由于大革命的失敗,中華大地瞬間就籠罩著一層“白色恐怖”,朱自清雖然沒有棄文從武,但他也想為革命做出自己的努力,于是他寫下了膾炙人口的散文《荷塘月色》。 這篇散文分為四個部分: 第一是描述了自己游玩荷塘的時間和緣由。 第二部分則是寫出了荷塘在月色的籠罩之下,顯得陰森憋悶,讓人的心情頓時沉重,表達了自己對這次夜游荷塘的感慨。 第三部分,則是著重于荷塘以及月色的景色描寫。 第四部分,是對現(xiàn)實的不滿,以及對美好未來的期盼。 通過以上的分析我們可以得出結論,這篇散文不論是從構思還是畫面感,都非常的細膩和傳神,讓人不由得就被吸引,仿佛這荷塘月色就在眼前。 點擊加載圖片 移出課本 然而近些年卻有人提出不同見解,甚至質疑朱自清的文學水平。 對這篇散文提出質疑的就是余光中,他認為這篇散文的比喻多,但沒有美感,也沒有精髓之處。 而且在比喻的用法上,也并不出彩,這畢竟是一篇近千字的散文,卻運用了大量的比喻,而且有的比喻非常直接,顯得有些粗制濫造。 眾所周知,一篇散文的精髓就在于它的曲折和含蓄,但是在這篇散文里卻全然看不到這種描寫。 但是有許多人卻并不認同余光中的說法,于是余光中又拿出了其中的八個字來作為證據(jù),這八字就是“又如剛出浴的美人”,而這個證據(jù)也是讓許多人啞口無言。 這八個字不但比喻直接且無美感,而且很容易誤導青少年學生,有可能引起他們胡思亂想,對此有很多家長提議把這篇散文移出課文。 點擊加載圖片 總結 當然,家長們的擔心也有情可原,但只要我們的老師能夠正確的引導,這篇散文也一定能給學生帶來一種美的享受。 |
|
|
來自: 柳家李紅 > 《形色百態(tà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