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摸魚兒·雁丘詞》 金朝:元好問 問世間,情是何物,直教生死相許? 天南地北雙飛客,老翅幾回寒暑。 歡樂趣,離別苦,就中更有癡兒女。 君應(yīng)有語:渺萬里層云, 千山暮雪,只影向誰去? 橫汾路,寂寞當年簫鼓,荒煙依舊平楚。 招魂楚些何嗟及,山鬼暗啼風雨。 天也妒,未信與,鶯兒燕子俱黃土。 千秋萬古,為留待騷人, 狂歌痛飲,來訪雁丘處。 公元1205年,十六歲的元好問,在去并州應(yīng)試途中,聽一個捕雁者說,有一對大雁,一只被捕殺后,另一只一頭栽下來,殉情而死。元好問感動不已,于是買下這對大雁,把它們合葬在汾水旁,建了一個小小的墳?zāi)?,叫“雁丘”,遂作了這首千古流傳的雁丘詞。 想問問世間的諸位,愛情究竟是什么呢,竟會讓這兩只飛雁生死相隨!兩只飛雁,一起飛過了多少個寒來暑往,依舊相依為命,恩愛如初。比翼雙飛時的歡愉,離別時的痛苦不堪。到了此刻,方知這雙雁竟比人間兒女更加癡情!癡情的大雁應(yīng)是知道,形影不離,相依相伴的愛侶已逝,此去萬里,晨風暮雪,卻形單影只,失去了一生至愛,即使茍活下去又有什么意義呢? 這汾水一帶,當年本是漢武帝巡幸游樂的地方,那時簫鼓喧天,何等熱鬧,而今卻是蕭條冷落。漢武帝已死,招魂也無濟于事。無論怎樣,死者也不會再歸來了!但大雁生死相隨的深情,決不會和鶯兒燕子一般,死后化為一抔塵土。它們將會留名千秋萬古,以后將有更多的人尋訪雁丘故地,來憑吊這對愛侶的這片情深。 |
|
|
來自: 昵稱48898074 > 《待分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