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午送完孩子去幼兒園,遇到同小區(qū)的王阿姨,她說自己的孫子,馬上就兩周歲了,只會叫爸爸,偶爾叫爺爺、奶奶,幾個簡單的詞,這正常嗎?怎么才能教孩子學會說話呢?很多家長覺得孩子說話晚是個體差異的原因,其實并不是,主要是孩子處于什么樣的語言環(huán)境,才決定了寶寶說話的早晚。如果孩子一歲多兩歲了還不會說任何話,家長們就要高度重視了,別人家的孩子在八個月的時候就已經(jīng)開始冒話了,叫爸爸喊媽媽的。家長教孩子說話六步走,讓他輕松開口說話《0-6歲抓住孩子語言發(fā)展關鍵期》認為,孩子一般最早從9個月開始說出第一個完整的單詞,從這時候開始到2歲孩子們能表達事物會飛速增加。到2-3歲的階段,他將學習更加復雜的語言運用 寶寶一時半會還很難掌握的很多詞語,我們家長可以先和寶寶練習一些簡單的話。比如可以問他,“眼睛在哪里,哪里是鼻子,嘴巴呢。”孩子能指出,表示他已理解。慢慢的就會說出“眼”“鼻”“嘴”。通過圖片,字母,繪本等不同的形式來教孩子認識一些圖形、顏色和符號。如故事書上的人和物、紅色藍色和黃色,繪本上的小動物,都可以和寶寶反復辨認、反復學說。當寶寶對說話發(fā)生興趣后,剛開始他還不會以規(guī)范的語言正確發(fā)音,這時家長千萬不可打斷他,而應該盡量給孩子提供多說話的機會,鞏固孩子愛說話的情緒。有些家長覺得寶寶會很多話了,于是就不怎么上心了,其實在寶寶剛會說話的時候,才是最重要的時候,請家長一定不要掉以輕心。細心觀察寶寶的行動,通過他的肢體語言來猜想他的意圖。比如他用手指著冰箱,就表示想吃好吃的了,你可以問寶寶,想吃嗎?或者孩子指著衣服,你可以問,是要出去玩嗎?這些都能促進他努力學習說話。雖然有時他說的話不一定能聽得懂,甚至含混不清,但畢竟是開口學著說了。寶寶已經(jīng)慢慢開始學會說話了,可能有點時候會吐字不清,一個一個字的蹦,這個時候父母不要笑話,或者覺得孩子說話太費勁兒訓斥他,應該積極的表揚鼓勵寶寶。沒有哪個孩子不喜歡被表揚,通常被表揚后,會更加積極主動說話。如果孩子主動說話了,不管是幾個字還是一句話,都要馬上表揚并且稱贊。這樣孩子才會越來越愛表達。有些寶寶開口說話比一般寶寶進展慢,父母不必擔心憂慮。語言的發(fā)展需要家庭語言環(huán)境的刺激,家長多和寶寶說話,反復反復再反復,別覺得煩,養(yǎng)孩子就是這樣的,九九八十一難,才剛剛開始。當然,如果2歲以后孩子還不會開口說任何話,家長及時帶去醫(yī)院做檢查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