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太姥山(脈),位于寧德市境內(nèi)東部,北接南雁蕩山,南抵三沙灣,西與鷲峰山脈隔溪相望,東止于海濱。蜿蜒于福鼎、柘榮、霞浦、福安數(shù)縣(市)境內(nèi)。一般海拔400~700米。最高峰東山頂,海拔1479米。太姥山與武夷山、雁蕩山被稱為閩越三大名山。傳說東海諸仙常年聚會于此,又有“海上仙都”的美譽(yù)。山上有“四絕”,游客:必須打卡。 太姥山坐落于東海之濱,山海相依,傲岸秀拔,既是山的海岸,又是海的山城,山光水色,構(gòu)成“山海大觀”的景觀特色。更值得一提的是,太姥山以“石奇”、“洞異”、“峰險”、“霧多”之四絕,而名聞遐邇。 太姥山上的石頭形狀古怪、千姿百態(tài),有“十八羅漢上山”、“仙人鋸板”、“夫妻雙峰”、“金貓撲鼠”、“和尚講經(jīng)”、“金龜爬壁”等,當(dāng)?shù)赜兄V語稱贊奇石云:“太姥無俗石,個個似神工”。 太姥山的異洞也是各有其特色,山上分布著100多個洞穴,這些洞穴秀麗多姿,曲折幽奇,別具特色,引人入勝,著名的有葫蘆洞、將軍洞,一線天等。 太姥山以花崗巖峰林巖洞為特色,景區(qū)中峰嶺層疊,怪石嵯峨,處處是景,步換景異,就像步入石像大觀園。山峰之險,令人登臨畏懼,真是“會當(dāng)凌絕頂,一覽眾山小”。 太姥山面臨東海,一年中竟有120多個霧日。大霧迷蒙之中,顯露出了另一種美——那大自然縹緲、迷幻的美,朦朧、神秘的美。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