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不同于以往南北極給我們的印象,總以為這些寒冷的地方只有冰天雪地的冰凍景象。直到北極凍土融化的消息被大家了解,我們才知道這些看似美好的景色之下,原來還蘊藏著那么多的風險。不管是古老病毒復活,還是甲烷大爆發(fā),這一切都是大家不想經歷的事件,因為它很可能會對人類帶來危險。 過去的幾周,位于南極洲最北端半島附近的加林茲島,烏克蘭的“沃爾納德斯基”研究基地的科學家們發(fā)現了一種不祥的現象。在基地周圍的冰層上,紅色和粉色的條紋劃過冰川邊緣,在結霜的平原上形成水坑。研究人員稱這種現象為“覆盆子雪”。 人們常說六月飛雪是因為有人受了莫大的冤屈,那么,正值夏季的南極半島又是在對人們訴說什么呢? 南極洲下起血色的雪它并不是一種單純的天氣現象,同時還伴隨著這種不正常的顏色。南極洲出現血雪奇觀,本來不是多么新鮮的事,但是由于“血雪”只在冰雪開始融化之后才會大量出現,因此,如此龐大的血雪出現在南極洲,表明這里的氣溫確實在逐漸升高。 科學的解釋 實際上,早在公元前三世紀,著名科學家亞里士多德就注意到了這種現象,從那時起它就被稱為“西瓜雪”、“血雪”以及許多其他不那么有詩意的名字。 原來,在世界各地的雪原和山脈之中,其實都生存著一種特殊的藻類植物衣藻。之所以研究基地附近會出現這樣的奇觀,本質上是因為夏天的到來讓雪融化了很多。 而這種原本會在冬季休眠的藻類植物開始蘇醒,于是這些盛開的衣藻,便散開了很多紅色的花狀孢子。我們眼睛看到的冰層上的紅色,來自于衣藻身體中的類胡蘿卜素,這是一種能夠讓胡蘿卜和南瓜都變成橙色的色素。 它們的紅色不僅可以帶來視覺效應,更能通過吸收熱量的方式讓衣藻不受到紫外線照射的傷害,從而確保該植物的基因不會發(fā)生突變。 據科學研究人員稱,這些雪花很容易引發(fā)升溫和融化的失控反饋循環(huán)。血色的雪花會助長氣候變化,由于是深紅色,所以雪反射的陽光更少,融化得更快。結果,它產生了越來越多的明亮藻類。 藻類吸收的熱量越多,周圍的冰融化得越快。融化的冰越多,藻類傳播的速度就越快。反過來,這又導致更多的變暖,更多的融化,更多的藻類開花。 研究人員警告說,這種現象背后的血紅色藻類很可能會引發(fā)一個失控的變暖反饋循環(huán)。 |
|
|
來自: 中醫(yī)館737 > 《待分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