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春風得意馬蹄疾,一日看盡長安花”,這是孟郊的一首詩,詩歌中的主人公十年寒窗,終于一朝及第,來到長安,從此他的為官之路也平順了很多。這是一個讀書人的故事,也是千千萬萬的讀書人的寫照,在古代,科舉是寒門學子可以做官的唯一的途徑。 只是,十年的苦讀,其中的艱難遠非常人所能想象的。甚至于,有的人在科舉考試的場上被活活凍死。即便如何艱難,為了自己的未來,為了自己能被肯定,為了光宗耀祖,為了榮耀加身,無數(shù)的讀書人依舊前赴后繼。 孟郊 一、明清考試自從隋朝建立了科舉考試制度之后,歷朝歷代都對科舉考試制度就行了自我改良,他們按照不同朝代的不同用人需求,變化著他們的用人規(guī)則,同樣,他們也在不斷地豐富與完善科舉制。 經(jīng)歷了大約兩千年的發(fā)展歷程,到明清時期,科舉制度已經(jīng)到了完備的階段。明清的科舉制度有著一套極其完備的選拔標準,考試的程序也十分復(fù)雜。想要在朝廷做官,參加科舉考試的人必須要經(jīng)過層層選拔,他們需要參加院試、鄉(xiāng)試、會試、殿試,只有完成這一系列的考試,他們才算得上真正完成了選拔。 院試是讀書人首先在縣、府參加考試,通過考試稱為秀才,取得參加正式考試的資格。 鄉(xiāng)試在鄉(xiāng)里舉行,每三年進行一次選拔??贾姓叻Q“舉人”,因為鄉(xiāng)試都在秋天舉行,所以鄉(xiāng)試又被稱為秋闈。 會試同樣是三年舉行一次,因為在春天,會試又被稱為春闈。考中者又稱“貢士”。 而會試考試舉行的地方,在貢院。其中,在貢院舉行的這場考試應(yīng)考的人要經(jīng)過三場考試,每場考試耗時三天,也就是說,完成這一個考試需要整整九天的時間。而這整整九天的時間,參加考試的人也經(jīng)歷了很多的狀況。 而最后的殿試,又稱廷試,就是皇帝親自出題考試。 二、火災(zāi)喪生1463年的時候,在貢院就進行了一場考試。在考試的第一天,貢院就著起了大火,被鎖在貢院之內(nèi)的考生基本上難以逃出。于是,當年參加會試的考生有200多個,可是光是被活活燒死的人就有90多個,傷亡極其慘重。 因為參加考試而喪命,這怎么著也算是工傷,于是明英宗賞賜給每個被燒死的人一口棺材,將他們集體埋葬了,因為他們參加的是會試,所以他們的墳?zāi)挂脖环Q之為舉人冢。 這次的大火也引起了朝廷的關(guān)注,因為著火人員傷亡慘重,國家同時也失去了很多可以為國做出貢獻的人。經(jīng)過張居正的上書,朝廷將貢院的木板房改成了磚房,這樣一來,著火的幾率就大大降低了。 三、活活凍死太平天國運動正盛極一時的時候,清政府因為戰(zhàn)爭分身乏術(shù),于是考試也推遲了。1864年,經(jīng)過了13年的推遲,鄉(xiāng)試終于重新開始。所有的一切都步入正軌了,參加考試的人本來十分高興,覺得自己多年的寒窗苦讀終于能夠產(chǎn)生回報了,殊不知,一場更大的災(zāi)難向著他們席卷而來。 鄉(xiāng)試本來應(yīng)該在每年的秋天舉行,但是因為貢院正在修繕,所以考試不得不推遲,一直到了冬天,朝廷才決定重新進行考試。 于是,原本在八月舉行的考試一直推遲到了十一月。然而誰也沒有想到,在考試進行的過程中,天氣竟然突然變得惡劣,氣溫急速下降,滿天雪花飛舞。因為參加考試的都是文弱書生,對于他們來說,這樣的天氣實在是難以忍受,他們虛弱的身體承受不住,于是數(shù)十位參加考試的人被活活凍死在考場上。 本來參加考試的讀書人,懷著美好的憧憬希望自己可以成功考取功名,卻沒有想到自己會因為天氣而喪命。 四、環(huán)境煎熬如果你在參加科舉考試的時候并沒有遇到像貢院著火或者極端天氣這樣的特殊情況,這并不意味著你可以順順利利地度過考試,因為環(huán)境的惡劣對于大多數(shù)的考生而言,仍然是一個巨大的挑戰(zhàn),也是一座難以翻越的大山。 在清朝,鄉(xiāng)試有三場,每場考三天兩夜,也就是說,一場鄉(xiāng)試要持續(xù)九天六夜的時間,按照規(guī)定,在這期間,參加考試的人不能出去,于是考生們需要在一個小房子里完成吃喝拉撒,這個小房子高6尺,深4尺,寬3尺,按照如今的計量標準,這個房子剛剛超過一平方米。 在清朝江南地區(qū),蚊蟲肆虐,他們會不停地叮咬參加考試的人,不僅考生們身體感覺到極大的不適,就連蚊蟲的嗡嗡聲也會讓人感覺很煩躁,這樣一來,考生根本發(fā)揮不了自己的水平。不僅如此,因為多人要解決上廁所的問題,于是糞桶的氣味很大,氣味難聞考生來說也是一場巨大的考驗。 人們都說,十年寒窗不容易,因為在這十年的過程之中,讀書人要經(jīng)歷太多的困難。他們需要在寒冬中寫文章,即使墨水已經(jīng)因為嚴寒被凍住,即便手指已經(jīng)僵硬,但是他們不能停下來。 考試情況 在炎熱的夏天,在每一個挑燈夜讀的晚上,他們不能有一絲松懈,可是蚊蟲的叮咬卻讓他們十分煩悶。參加科舉的讀書人在學習的時候十分辛苦,在參加考試的時候也要經(jīng)歷巨大的考驗。他們需要逃脫火災(zāi),需要躲避極端惡劣的天氣,需要忍受艱苦并且惡劣的環(huán)境,稍不注意,他們就有可能喪命。 可是,即使自己再辛苦,即使復(fù)習、考試的過程再艱難,他們卻不能放棄,甚至,他們不能有一刻的放松。 朝廷放榜 因為,古代的科舉同樣是千軍萬馬過獨木橋,激烈的競爭讓每個參加考試的人都在不停地鞭策自己,他們必須付出比平常人多百倍千倍的努力才能在眾多優(yōu)秀的人才中脫穎而出,因為只有這樣,他們才能站在稍微顯眼的位置上,只有這樣,他們才能改寫自己的命運,擺脫自己貧困的生活。 在科舉這樣一個公平、公正、公開的考試之中,每個人都應(yīng)該拼盡全力,只有這樣,十年寒窗才不會白費,他們飛黃騰達的愿望才能夠?qū)崿F(xiàn)。 正如蘇軾所說: “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堅忍不拔之志”。 文/枕貓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