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芒種是二十四節(jié)氣中的第9個節(jié)氣,更是干支歷午月的起始。字面意思是“有芒的麥子快收,有芒的稻子可種”。在老家農(nóng)村,這個時候開始插秧和準備收割小麥,村前村后都是一片忙碌的景象。 “芒種忙,麥上場?!苯?jīng)過一個冬天的孕育,小麥也從墨綠變?yōu)榻瘘S,雖粒粒飽滿,卻一個個低垂著頭,借調(diào)而張揚,莊稼人看著它們,欣喜在心頭,逢人邊說,今年我家的麥子好,粒大穗長。就如自家出了一個有出息的孩子。 “芒種芒種,連收帶種”。比起立夏時,芒種的氣溫顯著升高,雨量比較充沛。但如果遇到下雨天氣,小麥無法及時收割、晾曬,要么爛在田里,要么爛在家里,影響產(chǎn)量,特別是影響小麥的品質(zhì),磨成面粉后明顯不好吃。麥收時節(jié)停一停,風吹雨打一場空。所以,在這個時候,大人小孩趁天氣好起早貪黑,忙著搶收莊稼。這種辛苦自不必說。種就簡單的多了,不論天晴天陰對于插秧來說都沒什么影響,小麥收好后男人們開始整理剛收割好的麥田,經(jīng)過犁、耙等環(huán)節(jié),把育好的秧苗插上去,這個時候種上去的水稻,我們老家叫麥茬稻,比早稻也就晚二個月,所以也稱晚稻,和南方的雙季稻不同。 關于芒種,各地的習俗也不一樣,南京“煮青梅”、寧波吃君踏菜、接嫁樹等,我們老家好像也沒聽說有什么特別的習俗,這個時候的精力都用在搶收上了,有些印象的是,這個節(jié)氣通常和端午差不多的時間,村里人會從田間地頭割些艾草回來,掛在門楣的兩邊,藉以避邪驅(qū)毒。各家各戶在端午也會包些粽子,把雞蛋、大蒜放在一起煮,讓孩子們吃,以防苦夏和傳染病。到了南方多年了,端午這一天,我也會按照老家的規(guī)矩煮上幾個雞蛋、放幾粒大蒜,只是粽子已經(jīng)不是自己包了。 “芒種夏至天,走路要人牽;牽的要人拉,拉的要人推”。說的是芒種過后天氣開始炎熱,晝長夜短,新陳代謝旺盛,體力消耗較多,人也比較懶散??蛇m當午休,注意補充水分,清淡飲食,多吃一些應季的新鮮水果,保持輕松、愉快的心情。 芒種后,南方也進入讓人頭疼的梅雨季節(jié),地面、墻面熱的大汗淋漓,到處濕漉漉,真心是段難熬的時光。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