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前幾天遇到了這樣一個問題:“羽扇綸巾”到底指的是諸葛亮還是周瑜?你怎么看? 前言老街小的時候,每天晚上六點半一定要做的事情就是聽評書。我最喜歡的有劉蘭芳《岳飛傳》、單田芳《隋唐演義》和袁闊成的《三國演義》。 因此”羽扇綸巾“的這個形象,在我心目中就是諸葛亮。長大后讀到蘇軾的《念奴嬌·赤壁懷古》時,一直對于周瑜的”羽扇綸巾“很不適應(yīng)。 “羽扇綸巾”是指手拿羽毛扇子,頭戴著青絲綬的頭巾,形容態(tài)度從容的儒將 。在三國演義中周瑜不是一個武將么? 我們最熟悉的羽扇綸巾來自兩處,一個是蘇軾的《念奴嬌·赤壁懷古》,一個是羅貫中的《三國演義》。 不過,羽扇綸巾這個詞匯在很多文學(xué)作品都能見到, 這并不是某個人物的專屬形象。 一、《三國演義》中只出現(xiàn)了一次羽扇綸巾1、三國演義只出現(xiàn)一次羽扇綸巾 羅貫中的《三國演義》其實只出現(xiàn)了一次“羽扇綸巾”。在第九十回《驅(qū)巨善六破蠻兵 燒藤甲七擒孟獲》中寫道:
這里的羽扇綸巾還是在一首詩中。 其實,在《三國演義》中更常見的是“綸巾羽扇 ”,而不是“羽扇綸巾”。 為什么在這里是“羽扇綸巾”呢? 喜歡創(chuàng)作詩詞的朋友一看便知,為了符合格律而已。 2、三國演義中比較多的是“綸巾羽扇 ” 簡單統(tǒng)計一下,《三國演義》中出現(xiàn)了17次“綸巾”、19次“羽扇”和9次“綸巾羽扇 ”。 這三個詞匯和“羽扇綸巾”一樣,在三國演義里是諸葛亮的專屬服裝道具。 甚至在諸葛亮死了以后,他的兒子做了一個木頭人還能把敵兵嚇退,靠的就是這個木頭人具備“綸巾羽扇 ”的裝束。
這一幕出現(xiàn)在《三國演義》第一百十七回中:鄧士載偷度陰平,諸葛瞻戰(zhàn)死綿竹??上樆H说臇|西只能用一次,失去諸葛亮的蜀國還是被攻破了。 二、蘇軾詞中的羽扇綸巾是周瑜嗎?東坡先生的《念奴嬌赤壁懷古》有很多版本,有的版本中明確說出“三國周郎赤壁”。 南宋胡仔(1110~1170) 《苕溪漁隱叢話后集》這一版是最常見的版本 :
從這首詞可以判斷,前面寫”周郎“,后面寫”公瑾“。周瑜字公瑾,羽扇綸巾毫無疑問是周瑜。 但是也有別的版本, 沒有說周瑜。而是三國【孫吳】赤壁。 南宋洪邁的《 容齋續(xù)筆·卷第八 》中,提到了黃庭堅書寫的一版《念奴嬌赤壁懷古》,其中有多處不同:
這里的沒有特意指出是“周郎”赤壁,而是“孫吳”赤壁。 雖然如此,但是孫吳就是指東吳,后面還清楚寫到遙想”公瑾“當(dāng)年,而且有“小喬初嫁了”為證。所以這首東坡詞中的“羽扇綸巾”并沒有什么爭議,當(dāng)然是指周瑜。 三、小說家的羽扇綸巾其實,除了周瑜和諸葛亮以外,還有其他文學(xué)形象也使用了”羽扇綸巾“或者”綸巾羽扇“。 羅貫中另有《隋唐兩朝志傳》一部,這里的”綸巾羽扇“給了夢中的“周公”
明朝余邵魚的《春秋列國志傳》中,姜子牙和孫臏都是這種打扮:
清朝好古主人《宋太祖三下南唐》中,寫了一個道人:
從明清小說中可以看出,羽扇綸巾(或綸巾羽扇)用來指諸葛亮的很多,但是并非特指諸葛亮。 那些有點仙風(fēng)道骨的儒將、神仙、道人,常常被小說家打扮成“羽扇綸巾”的樣子。 四、宋詞中的“羽扇綸巾”或者綸巾羽扇宋朝以前,唐詩中常用到綸巾,例如白居易的《訪陳二》:曉垂朱綬帶,晚著白綸巾。也常見到羽扇,如李白《夏日山中》:懶搖白羽扇,裸體青林中。 不過這兩個詞連起來用,在宋朝漸漸多起來。 1、 羽扇綸巾 北宋書法家米芾有一闋《減字木蘭花》:
羽扇綸巾人入畫,一個飄逸瀟灑的文人形象。 南宋詩人范成大一闋《臨江仙》寫道:
【羽扇綸巾】風(fēng)裊裊,微風(fēng)中的一個讀書人形象。雖然后面提到的周郎,只是用周瑜精通音樂的典故,周郎與前面【羽扇綸巾】的形象沒有關(guān)系。 2、綸巾羽扇 北宋詞人周邦彥 這首詞用到了”綸巾羽扇“,《隔浦蓮近拍·中山縣圃姑射亭避暑作》:
困臥北窗清曉。用陶潛的典故,出自《晉書·陶潛傳》:
周邦彥詞中”綸巾羽扇“的人物形象,是指思鄉(xiāng)的自己。 晁補(bǔ)之《水龍吟(寄留守?zé)o愧文)》:
這里的綸巾羽扇,又出現(xiàn)了一個歷史人物:謝安。 謝安,字安石,東晉宰相,這個人的本事和成就甚至高于諸葛亮。淝水之戰(zhàn)的影響力也大于赤壁之戰(zhàn)。 結(jié)束語《三國演義》中的羽扇綸巾明顯是指諸葛亮,但是其他小說的中羽扇綸巾就和諸葛亮無關(guān)了,有周公、姜子牙、孫臏、道士等等。 宋詞中的羽扇綸巾或者綸巾羽扇出現(xiàn)了很多,蘇軾《念奴嬌·赤壁懷古》是指周瑜,晁補(bǔ)之《水龍吟》指謝安。 其他的大部分作品幾乎沒有特指某個歷史人物。很多詞作中的羽扇綸巾,是詞人描述自己的形象。 @老街味道 觀宋填詞117 若無榮盛便無衰 宋高宗趙構(gòu)欣賞的狎客詞人張掄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