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fā)文章
發(fā)文工具
撰寫
網(wǎng)文摘手
文檔
視頻
思維導圖
隨筆
相冊
原創(chuàng)同步助手
其他工具
圖片轉(zhuǎn)文字
文件清理
AI助手
留言交流
13.面癱
翳風(初期,溫針灸)、牽正(耳垂前方1.5寸)
1.急性期(小于一周):淺刺,局部減少,遠側(cè)加大,不可用電針
2.恢復期(1周-1月):電針接,以肌肉經(jīng)絡(luò)為單位。翳風-陽白;地倉-頰車接。
1. 后遺癥期(3月-半年):從健側(cè)彎向患側(cè)
辨證
風寒
列缺、大椎、鳳池
氣血不足
足三里、脾俞、胃俞、三陰交
癥狀
眼閉不緊
風池(行針沿膽經(jīng)跑入眼鏡)
部位
近部
地倉、頰車、下關(guān)、瞳子髎、陽白、絲竹空、攢竹
遠部(陽明經(jīng))
合谷、翳風、足三里
遠部(少陽經(jīng))
中渚、外關(guān)、足臨泣、地五會、陽陵泉
14.陽痿
中極、關(guān)元、命門、腎俞
15.網(wǎng)球肘
肩三針
16.落枕
外勞宮 、后溪
18.感冒
寒
大椎、鳳池
熱
合谷、曲池
暑濕
足三里、內(nèi)關(guān)
19.肩周炎
拔罐、阿是穴、肩髃、肩髎、肩貞、臂臑(針并拔罐)
20.胃痛
足三里、中脘、梁丘、胃俞;
內(nèi)關(guān)、公孫;
公孫、足三里;
鳩尾、氣海
寒邪
梁門、上元、關(guān)門(灸)
熱邪
陽明經(jīng)證:內(nèi)庭
陽明腑證:上巨虛、天樞
飲食
梁門
氣滯
太沖、陽陵泉
脾胃虛寒
太溪、三陰交、脾俞、胃俞、關(guān)元(灸)
血虛
氣海、足三里
淤血
血海、膈俞
21.腰椎間盤突出癥
腎俞、大腸俞、夾脊、阿是、委中、承山、環(huán)跳、陽陵泉
22.頸椎病
23.痛經(jīng)
太沖 、地機、血海、三陰交
氣血瘀滯(固定一點,火罐)
太沖、氣海、次髎
氣滯(針灸)
寒濕
溫針關(guān)元、地機、三陰交
濕熱
期門、次髎、行間、
虛
24.蛇竄瘡
局部圍刺+夾脊
25.喉嚨腫痛
風熱
少商、尺澤、合谷
肺胃實熱
陰虛肺燥
太淵、照海、
來自: 宋大山 > 《經(jīng)絡(luò)》
0條評論
發(fā)表
請遵守用戶 評論公約
經(jīng)典解讀:針灸處方配穴規(guī)律,承淡安解讀的很明了(下篇)
小便赤澀不利,乃小腸結(jié)熱,宜加針陰陵泉、三焦俞、膀胱俞。三陰交與氣海針治白濁、遺精之癥,須俟?jié)駸嵋褍舯M乃可針。五淋之針育俞、橫...
難得一見的針灸處方
難得一見的針灸處方針灸治療分類摘要?!緣暨z泄精】心俞、白環(huán)俞、膏肓俞、腎俞、中極、關(guān)元、三陰交,或針或灸?!旧贇狻块g使、神門、...
【練習】針灸學
5.(2012B117)治療腰脊中部刺痛,觸之僵硬,除阿是穴外,還應選取的腧穴是(A)A膈俞、夾脊 B腎俞、太溪。6.(2012B118)治療腰脊兩側(cè)冷痛重著,俯仰受限,除阿是穴外,還應選取的腧穴是(D)12.(2009A...
[轉(zhuǎn)載]針灸治要賦——上篇
[轉(zhuǎn)載]針灸治要賦——上篇。肩臂疼痛、肌肉萎縮,肩髃常用;痛經(jīng)、止帶必用三陰交。腰背正中痛,針委中勿疑;腎虛耳鳴針太溪;小腹疼痛、針照??繅言栔Γ浑渫磭I逆當針內(nèi)關(guān);瘧疾針間使寬胸降氣;...
第十二章、針灸各穴治癥185法(精華)
紅斑性狼瘡:心俞、肺俞、肝俞。胃病問題,胃潰瘍、胃出血、胃下垂,胃痙攣(點刺放血):胃的背俞穴,第十二椎下外開一寸半,可以俞募...
針灸治證大全歌賦,學針灸必收藏背誦
針灸治證大全歌賦,學針灸必收藏背誦。遇秋按:這個歌賦是集中國歷代有名針灸歌賦而成的,所以只需要記住這個歌賦,針灸學用起來就能得心應手!耳聾氣否聽會針,迎香穴瀉功如神。若得璇璣針瀉動,更取...
50年的針灸治病經(jīng)驗總結(jié)
群針就是取多個穴位扎多根針,才治好一個病。賀普仁1965年版的《一針一得》講了一個故事,說明群針的缺點:“宣武區(qū),有一個道士擅長針...
穴位歸類 各個經(jīng)絡(luò)的要穴 針灸穴位歌訣
穴位歸類。2、補血穴:脾俞、膈俞、章門、三陰交、陰陵泉、足三里。4、通脈穴:太淵、內(nèi)關(guān)、神門、心俞、厥陰俞、膈俞、血海、三陰交、...
《“一針一得”針灸臨證秘法》治百病——國醫(yī)大師賀普仁70年秘籍傳世(典藏)
32、翻胃:胃俞或針上脘。12、小兒疳積:針四縫。17、唇風(瘡):針合谷,用燒山火手法。26、瘰疬:針曲池透臂臑,或針肘尖。12、腰髖痛不得久臥:針白環(huán)俞。14、婦人陰內(nèi)濕癢疼痛:針膀胱俞。15、腰...
微信掃碼,在手機上查看選中內(nèi)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