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劉禹錫應(yīng)當說是唐朝眾多詩人中,最為特立獨行的一位,他不僅詩寫得好,同時他的散文也是一絕,另外他的個性更是歷來被后人所津津樂道,雖然他在生活中很不如意,但是他從來沒有放棄過,這也正是劉禹錫最為令人感動的一個地方。而且他還時常寫詩諷刺當時的社會,以及當時的權(quán)貴,僅僅是這一點,便是令人尊敬。試想唐朝有那么多的詩人,但是能夠如劉禹錫如此有勇氣的詩人,卻是少之又少。 那劉禹錫的很多經(jīng)典的詩作,也都是膾炙人口,其中由于他對于生活有著深刻的解讀,這也使得他的作品里充滿了無限的哲理,例如他的這首《烏衣巷》,便是一首難得的千古佳作,同時也是大家最為熟悉的一首詩,這首詩通篇描寫的很是生動,也非常的凄美,給人一種大徹大悟之感,其實這也正是劉禹錫最為難能可貴的一個地方。 《烏衣巷》唐代:劉禹錫朱雀橋邊野草花,烏衣巷口夕陽斜。 舊時王謝堂前燕,飛入尋常百姓家。 劉禹錫其實成名很早,他還在19歲的時候便是在長安受到了很多人的賞識,從而步入了文壇。前半生的劉禹錫可謂是順風順水,只是后來由于他結(jié)識當時的改革人士王叔文,以及后來同樣大名鼎鼎的柳宗元,幾個人開始致力于改革。也正是在這場原本轟轟烈烈的改革中,劉禹錫最終受到了打擊。 其實歷代的改革家,他們都沒有好下場,這也就是為什么中國古代很多的改革,最終都是折戟沉沙的原因。那劉禹錫他們的改革同樣的面臨著很多的問題,他們的改革,也是由于觸及到了很多人的利益,從而被人打擊。當然他們最根本的原因,還是由于在太子的繼位上有些左右搖擺,也正是在這種情形下,他們的改革之路,顯得越發(fā)的艱難,最終以失敗告終。 劉禹錫他們當時改革,也是受到了唐順宗大力的支持,可是這位皇帝最終由于身體,以及自身的能力問題,在各種勢力的打壓之下,他不得不讓位給當時的太子李純。等到李純繼位,也就是后來唐憲宗,由于他們在前期的太子之位上搖擺不定,也就自然而然地成為了打擊的對象。 縱觀劉禹錫的一生,也是極為悲慘,他先是被貶到了偏遠的湖南,隨后又是嶺南的連州,最后又是四川;他的人生其實與北宋的蘇軾是有幾分相似,可他比起蘇軾卻又是更加的有勇氣,他在自己的作品中處處能夠看到他的那種張揚的個性,不畏懼強權(quán),始終是保持了自我。 這首《烏衣巷》也是大家最耳熟能詳?shù)囊皇鬃髌?,通篇描寫的很是生動,也非常的傷感,由于詩人?nèi)心的悲痛,再加上他感嘆過往的歲月,所以寫下了這首詩,而且描寫的很是傷感,僅僅是開篇的兩句,便是足以令人驚艷,”朱雀橋邊野草花,烏衣巷口夕陽斜。”,在這兩句中,詩人直接描寫到了烏衣巷的位置,以及當時那里的情形,詩人正是見到那樣的一種恒,內(nèi)心自然有感而發(fā)。 “舊時王謝堂前燕,飛入尋常百姓家?!?,最后兩句描寫的更是無比的深刻,詩人有一種大徹大悟之感,面對王謝這兩個大家族,看到他們現(xiàn)在的慘狀,內(nèi)心更多的是對于歷史的一種思考。作為東晉時期最著名的兩大家族,他們歷經(jīng)了歲月之后,他們的風光再也不復從前。詩人其實更多的是要表達內(nèi)心的那種失落之感,以及對于歷史的拷問。 劉禹錫的這首《烏衣巷》,通篇描寫的很是生動,同時也非常人傷感,通篇更是給人一種大徹大悟之感,這也正是劉禹錫詩作最為獨特的一個地方。雖然在生活上不如意,但是當詩人面對人生時,還是有著足夠的堅強。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