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常見的閃光燈有兩種:相機內(nèi)置的閃光燈、機頂電子閃光燈。當然還有其它閃光燈,但最常見的就這兩種。 一、相機內(nèi)置閃光燈 很多單反相機、無反相機都帶有內(nèi)置閃光燈,有一些從機身正面就能看到,有一些則是彈出式的。 彈出式閃光燈會在拍攝環(huán)境光線不好的時候自動彈出,不過當你使用A、S、M這些曝光模式拍攝時,它有可能不會彈出,需要你去按機身上帶有閃電標識的按鈕(閃光燈符號)才會彈出。 相機內(nèi)置閃光燈有幾個比較大的缺點: ·功率低、指數(shù)??; ·面積小、光更硬; ·位置固定、角度單一。 正是這些原因才導致相機內(nèi)置閃光燈的使用率偏低,甚至于一些高端旗艦機直接取消了這功能;因為對于高端旗艦機用戶來說,這玩意兒太過雞肋。 大家可以嘗試一下,在家里試試相機內(nèi)置閃光燈的效果,很簡單的,試著玩兩下就知道了。 二、外接閃光燈 外接閃光燈有很多,大家去影棚逛一下能看到各種燈。但是對于大多數(shù)專業(yè)攝影師、攝影愛好者來說用得最多的就是下面這種“機頂電子閃光燈”。 這玩意兒用起來其實也不復雜,給大家簡單的分享一下怎么用。 ①兩種常見閃光模式 ·TTL模式:這模式就一自動模式,它是根據(jù)你相機的測光來改變閃光燈的GN值(閃光指數(shù)輸出強度)。另外,在拍攝時你可以通過轉動撥盤來加減閃光燈亮度。 ·手動模式:手動模式即自己手動去控制閃光燈的輸出功率,通過手動調節(jié)來達到自己的拍攝需求。 既然都有TTL模式模式干嘛還用手動模式? 在一些光線不好的環(huán)境下拍攝時,TTL模式可能會出現(xiàn)錯誤, 導致出現(xiàn)過曝或的情況,這個時候手動來控制肯定最好的。這個需要大家根據(jù)情況來定,怎么好使怎么來。 比如:在影棚拍攝時光線是人為調整的、是穩(wěn)定的,這個時候用手動檔就不會受到相機測光的影響,拍出來的照片曝光效果更趨于一致。 而在拍攝婚禮、會議這些,就要快速了,這個時候TTL模式就簡單有效了。 三、無線引閃 在大家印象中閃光燈大多都是按在相機熱靴上用的,說直白點就是閃光燈和相機是有接觸的。 而這里說的無線引閃則是相機控制一個和它沒接觸的閃光燈進行拍攝。無線引閃方式也很多,最常見的是通過外置無線信號發(fā)射器,將發(fā)射端安裝在相機熱靴上,接收端安裝在閃光燈的熱靴座下,這樣就可以實現(xiàn)無線引閃了。有一些相機內(nèi)置了無線引閃功能,這個是不需要安裝發(fā)射器的。 四、高速同步 沒有高速同步功能的閃光燈,它最高只支持1/200s的快門速度,再高就不行了。如果要使用更高的快門速度怎么辦?那就要用到閃光燈高速同步功能了,最高可以同步到1/8000s的快門速度。 很多人在用閃光燈時發(fā)現(xiàn)快門速度調不快了,就是因為沒有開啟閃光燈高速同步。 總結:以上就是今天給大家分享的內(nèi)容,算是讓大家簡單的對閃光燈做個了解,后面會分享更多關于閃光燈的知識。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