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阿黛 圖片:網(wǎng)絡(luò) 香港才女李碧華在1986年出版了一部中篇小說《青蛇》,以舊瓶裝新酒的形式講述了全新的白蛇、青蛇和許仙、法海的故事。在小說中,作者以小青視角為中心,講述了青蛇和白蛇的愛情故事,為讀者呈現(xiàn)了人性在愛情面前的選擇和矛盾。 1993年,徐克在小說《青蛇》的基礎(chǔ)上改編為電影,為我們呈現(xiàn)了一場視覺和情感的盛宴。 電影《青蛇》在小說的基礎(chǔ)上進(jìn)行了小范圍的改動,刻意弱化了時代背景,截取了幾個戲劇化的沖突,刻畫了白蛇、小青、法海和許仙四個人之間的愛恨糾葛。同時,以小青的視角為主線,為我們講述了四個人的修行主題。 在這場愛情的劫難中,每個人都在修行,但沒有誰是贏家。 影片開頭,白蛇就覺得人間有情,并且覺得人是萬物之靈。至于為什么會有這樣的想法,徐克沒有交代。但后續(xù),所有的行為選擇和命運走向都以此為原點展開:學(xué)做人,體會人間情愛。 如何體會人間情愛呢?白蛇很聰明,選擇了讀書人許仙來體驗一把人間情愛。為什么會選擇許仙呢?因為許仙老實,容易相處。但看過小說或者電影,我們就都明白,白蛇喜歡許仙,不僅僅是因為他老實,也是因為許仙眉清目秀,顏值迷人。 我們再看許仙喜歡上白蛇,也是白蛇一步步以色相誘之。白蛇太懂得人類為美色而動的特點,于是在船上極盡媚態(tài),讓許仙不能自已。所謂一見鐘情的戲碼,都是顏值在作怪,正如小青所說:誰說,一見鐘情,無關(guān)乎色相? 之后,許仙成功地被白蛇的美貌所俘獲,在第一次進(jìn)入白府之后,不可自拔。兩人,終結(jié)為夫婦。 讀書人許仙,自從結(jié)實青白蛇之后,便無心讀書,只醉心于男女情感。一邊享受妻子白蛇的美貌和溫柔,一邊覬覦青蛇的靈動與任性。 深諳人間規(guī)則的白蛇,又何嘗看不懂許仙的虛偽和好色呢?只是,她一心想要找個老實人過完一生,既然選擇了許仙,就要從一而終,這是人間的規(guī)則,也是白蛇想要成為人,想要體驗人間情感必須要遵守的原則。 于是,白蛇在錯綜的情感中,成長為一位用愛和智慧包容孟浪丈夫的傳統(tǒng)女性。因為白蛇懂得,愛情的最初可能源于美色,源于激情,但想要長久的愛情,卻需要經(jīng)營。因此,她并不害怕小青勾引許仙,或許仙對小青心動神搖,因為她自信自己能夠把許仙掌控在手心。 所以,她才對小青說:一個有本事的人,會把對方牢牢掌握在手心。 然而,隨著懷孕,白蛇才知道自己未必會把許仙掌控在手心,但這份人間之情卻讓白蛇深陷其中不能自拔。她更加確認(rèn):這一生,許仙就是唯一。 也是到此刻,白蛇的修行成功了一半,因為她基本上成為了一個有模有樣的“人”,她知道做人規(guī)矩多,沒有做自由自在的蛇好,但她心甘情愿地做人了。 再之后,法海帶走許仙、青白蛇與法海斗法、白蛇產(chǎn)子、臨死前讓小青救出法海、白蛇死去。這幾個激烈的戲劇沖突,深化了白蛇的做人選擇,并在產(chǎn)子和死去兩個瞬間,完成了這場修行。 為什么這么說呢?我們知道,白蛇作為一個合格的妻子,容忍了許仙的花心本性,因為這是一個妻子的選擇。而影片結(jié)尾,白蛇放棄了與小青五百年的姐妹情誼,放棄了自己的生命,放棄了所有,唯獨不能放棄許仙。
白蛇的死,使得這場修行圓滿結(jié)束,她從真正意義上成為了一個人:她學(xué)會了世俗的條條框框,明白了人間的所有情感,用人間的謊言維護(hù)了人間愛情的忠誠。 小說《青蛇》里的許仙,妥妥的就是一個現(xiàn)代意義上的渣男。但徐克電影里的許仙,卻是極度貼合了人性。許仙,是整個影片中唯一的人,所以他成了承載復(fù)雜人性的載體,人性的幽微在他身上得以體現(xiàn)。 許仙的人設(shè)崩塌的很徹底,因為許仙一點都“仙”。 在沒有遇見白蛇和青蛇時,許仙是飽讀詩書的圣人君子;自從在西湖遇見白蛇之后,許仙就成了熱衷女色的凡夫俗子。面對愛情的誘惑,許仙毫無抵抗力,這與影片開頭的教書先生許仙截然相反。 許仙為什么對塵世間的浮華和女色所誘惑?因為許仙沒有堅定之心。 李碧華在小說里明明白白地寫道:
許仙為什么沒有堅定之心呢?那是因為許仙作為人的本性:貪婪。 許仙是貪婪的,他想要的太多,想要白蛇的溫柔賢惠,想要青蛇的靈動魅惑,想要左擁右抱,想要金錢美人,想要清白名聲,更想要紅塵繁華。想要的越多,就越難選擇,于是才有了三個人的凌亂和纏繞。 許仙,充分地體現(xiàn)了本我與超我的矛盾對立。他是花心的,愛戀女色的,想要享受齊人之福的,這其實都屬于許仙的本我:充滿欲望。但他又是克制的,愛慕青蛇的魅惑,但又覺得違背讀書人的仁義,這便是來自超我的道德約束。因為這種矛盾的心理,才讓我們看到了一個唯唯諾諾、首鼠兩端的懦弱許仙。 無疑,這樣的許仙是丑陋的。但萬幸,許仙還有人的良知和底線——善良。在遇見法海之后,勸說白蛇和青蛇離開的那一幕,成了許仙的高光時刻。 如果說白蛇是從妖向人的修行,那許仙則是從本我向超我的修行。相比于白蛇以生子和死亡來完成修行而言,許仙的修行是失敗的。 從愛情角度而言,當(dāng)許仙購買雄黃酒的時候,就宣告了愛情修行的失敗。 從事業(yè)角度而言,當(dāng)許仙為了逃避白蛇而說要考取功名時,就宣告了事業(yè)修行的失敗。 從人生角度而言,當(dāng)許仙為了法海和青白蛇不爭斗而選擇出家時,他不僅背叛了愛情,也違背了我們所說的“看破紅塵而出家”的規(guī)則。 他的一生也在修行,但敗給了人性的貪婪,于是死在請愛之劫中。 老實人,并不老實。 如果說許仙修行失敗是因為太多情,那法海修行失敗則源于太絕情,更準(zhǔn)確地說,應(yīng)該是有情人追求無情。他們都深陷情欲,但一個選擇放縱,一個選擇抵抗,但殊途同歸。 法海始終覺得自己不是人,而是佛。在影片開頭,他居高臨下,姿態(tài)超然地俯視人世間:丑陋、欲望、混亂。于是,輕蔑地說道:人?進(jìn)而,鏡頭轉(zhuǎn)換到青山綠水白須鶴發(fā)的妖身上,這不可謂是一種對比和暗示。然而,即便是脫俗的妖,也被法海打回原形。因為法海堅信:妖就是妖,神人鬼妖四界,等級有序,容不得破壞。萬事萬物,皆有規(guī)則,物歸其類。 在法海修行的過程中有兩座山,一個是條律,一個是情欲。 他認(rèn)為自己代表的是正義和規(guī)則,是佛性,是無欲??伤浟耍约菏且桓比馍?。既有肉身,便有情欲。于是,他拼命地想要壓抑內(nèi)心的情欲,可事實是越是否認(rèn),越是存在,越是否定,越是抵抗。 于是,為了鍛煉自己的定力,他讓小青助其修行。正是這次修行的失敗,讓法海在情欲有罪的意念下,惱羞成怒,抓走許仙,激斗蛇妖。而這一切,他都理解為是妖在興風(fēng)作浪,是人妖殊途,是妖在破壞規(guī)則。 人妖之別與情欲之罪,讓法海在無法做到心如止水之后,變得失去理智,造成先功后過的局面。 法海與小青的斗法,宣告了法海的情欲修行的失敗。 法海與白蛇的斗法,宣告了法海的條律修行的失敗。 原來,是人和世人皆有情欲;原來人妖無別,妖也有情。 影片最后,法海才終于醒悟:真正的佛,是懂情的。困住我們自己的,不是外物,而是心魔。 我覺得,小青比許仙更像人。 如果說許仙代表了人性幽微復(fù)雜的一面,那小青則代表了人性中富有光明和希望的一面?;蛘哒f,代表了更符合徐克理想的人性。 小青來到人間,是為了跟姐姐白蛇學(xué)習(xí)做人。她對人并不感興趣,但她對癡迷人類的白蛇感興趣。所以,人間伊始,小青一半保留了做蛇的妖性(本性),一半學(xué)習(xí)做人的人性。 小青好強愛贏,事事向白蛇學(xué)習(xí),但事事都要證明自己:姐姐能讓許仙心動,我也能;姐姐不讓我接近竹林里的和尚,我偏不信;姐姐說法海功力深厚,我就要讓他敗給我;姐姐會哭,我也要擠出幾滴眼淚。 可爭來爭去,只鬧得風(fēng)風(fēng)雨雨,不倫不類,不人不蛇,自己還是不懂人間有情,情為何物?正如白蛇所說:當(dāng)你覺得自己好多事情都贏定的時候,還怎會有眼淚,怎會哭得出? 小青嫉妒任性,前期她熱熱鬧鬧地看白蛇如何把許仙掌控手心,可當(dāng)她知道白蛇愛上了許仙時,小青也去勾引許仙,一半是上文所說的為了證明自己,一半也是因為自己想要引起白蛇的注意,嫉妒許仙替代了自己的位置。 可無論她如何與白蛇廝鬧、賭氣,甚至斗法,她內(nèi)心始終堅信的一點就是:白蛇永遠(yuǎn)都是她的姐姐。當(dāng)她明白白蛇對許仙的愛之后,也依然是選擇成全、祝福和守護(hù)。無論是取靈芝草,還是合斗法海,她從來都沒拋下過白蛇。 但自詡懂得人間規(guī)則,懂得情愛的白蛇,自從選擇了許仙后,卻兩次拋棄了小青。 看到這一幕時,我很難過?,F(xiàn)實生活中,有多少人為了愛情,而忘記了友情和親情呢? 與其說小青跟白蛇一樣是為了修行做人,不如說小青修行是為了懂情。她沒有像白蛇一樣一股腦地遵循做人的規(guī)則,但她卻比白蛇更懂得情為何物。 當(dāng)她在眾多和尚中辨出許仙時,小青流淚了。很多人說,這滴淚是因為她跟白蛇一樣愛許仙。但我覺得這滴淚是傷心之淚,是看透人間的愛情之后的失望之淚:白蛇為了許仙舍命生子,許仙卻茍且而活,這就是愛情嗎? 所以,小青對許仙說:你出賣了我們。因為小青已經(jīng)成為了一個懂得情愛意義的獨立的人,她所理解的愛情就是生死相依,容不得猶豫半分,容不得茍且偷生,容不得任何一方的中途放棄。所有不純粹的愛,都不可以稱之為愛。 白蛇認(rèn)為的人間情愛是從一而終,小青認(rèn)為的人間情愛是不離不棄,純粹唯一。 其實,影片中有很多關(guān)于世俗愛情的質(zhì)疑,恰恰是白蛇口中不懂情不懂愛的小青提出來的。 除此之外,小青對情感的追問,讓我們跳出了愛情的樊籬:情有多種,任何一種情都是真摯而且真實的。 因此,小青在白蛇臨死前,傷心地質(zhì)問:
白蛇在忙著追求人間愛情,卻不曾想姐妹之情也是情,且不遜色于愛情。 影片結(jié)尾,小青對法海說:
情為何物?小青并非不懂情,恰恰相反,小青的存在正是代表了情感最本真的狀態(tài),也是對人性的絕望透悟:愛就坦蕩直接,愛就唯一真誠。但很可惜,人類的情感并非如此。許仙無法拒絕誘惑而花心,法海不敢承認(rèn)情欲而虛偽。 至此,小青修行為情,走向了明了。 李碧華在《胭脂扣》中說:“我們都不懂愛情,有時,世人且以為這是一種風(fēng)俗” 無論是人,是妖,是佛,都在情愛中修行成長。白蛇修行為人,小青修行為情,法海修行為對抗情欲,許仙修行渡紅塵情愛之劫。 徐克用兩個男人,兩個女人,道盡了人世間的男女情態(tài)和關(guān)系,展現(xiàn)了人性對情欲的選擇和矛盾。 那究竟情為何物呢?等你告訴我答案。 完.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