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脾胃后天之本,脾胃虛弱往往導致消化不良,加上脾喜燥而惡濕,故脾胃虛弱的病人常常夾濕,臨床上表現為神疲乏力,沒有精神,面色蒼白或者萎黃,食后腹脹,大便溏泄不爽等種種表現。 臨床調理脾胃的要是非常多,也間接說明脾胃的重要性。常用的中成藥有四君子丸,六君子丸,參苓白術散,補中益氣丸,人參健脾丸,歸脾丸,逍遙散,理中丸,保和丸等。下面一一介紹一下: 四君子丸:健脾益氣,主要用于脾胃虛弱,運化不及,腹脹等。 六君子丸,在四君子丸的基礎上加上陳皮和半夏化痰濕,適用于脾虛痰濕的情況; 參苓白術散:針對脾虛夾濕,或者肺脾氣虛的患者,健脾祛濕的同時可以理肺。治療脾胃虛弱,大便溏泄的癥狀效果較好。 補中益氣丸:適用于脾胃虛弱,中氣不足,臟器下墜,或者氣虛發(fā)熱的表現。 人參健脾丸:用于脾胃虛弱所致的飲食不化、脘悶嘈雜、惡心嘔吐、腹痛便溏、不思飲食、體弱倦怠。 歸脾丸:用于心脾氣血兩虛,或者脾不統(tǒng)血,或者失眠健忘等癥狀。 逍遙散:適用于肝郁脾虛,氣血不足的癥狀,臨床常常伴有肝氣郁結的表現。 理中丸:適用于脾胃虛寒,常伴有小腹冷痛,怕冷的表現,怕冷嚴重者用附子理中丸。 保和丸:消食和胃,適用于消化不良引起的腹脹不適等表現。 小結:臨床上應根據具體病機及臨床表現選擇適合的中成藥,才能取得較好的效果,應在醫(yī)師指導下用藥。 |
|
|
來自: xiaoma5441 > 《中醫(y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