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傷寒雜病論》――第一百一十二條原文:傷寒脈浮,醫(yī)以火迫劫之,亡陽,必驚狂,起臥不安者,桂枝去芍藥加蜀漆牡蠣龍骨救逆湯主之。 注:①以火迫劫之:用火法強迫發(fā)汗。 ②亡陽:此處的陽,指心陽,亡陽即心陽外亡,神氣浮越之謂。 釋義:(本條講誤火而致心神浮越的變證與治法。) 太陽傷寒癥,脈象浮,本應當發(fā)汗解表,醫(yī)生卻用火治法強迫發(fā)汗,導致心陽外亡、神氣浮越,出現(xiàn)驚恐狂亂、坐臥不安的,主治用桂枝去芍藥加蜀漆牡蠣龍骨救逆湯。 傷寒脈浮,是病邪在表,當以麻黃湯發(fā)汗,或桂枝湯解肌誤用火法劫迫出汗,致汗多而損傷心液,陰不能斂陽。用火法劫汗,則致大汗淋漓。心為火臟,汗為心液,汗多傷陽。心主神志,陽虛則不能養(yǎng)神,心神空虛無主則易浮越心陽隨之外泄,所謂陰在內(nèi),陽之守也。心陽外亡散亂,于是發(fā)生驚狂臥起不安。較燒針而致的煩躁為重,所以治以桂枝去芍藥加蜀漆牡蠣龍骨救逆湯,一以一溫一 復心陽,一以鎮(zhèn)浮越之心神。因芍藥性味酸寒陰柔,非陽虛所宜,故去之;因病勢險逆,故方名救逆?!熬饶妗闭撸屑本葥岆U的意義。 桂枝去芍藥加蜀漆牡蠣龍骨救逆湯,即桂枝湯去芍藥加蜀膝、龍骨、牡蠣。方中桂枝甘草辛甘,溫通心陽,加龍骨、牡蠣,以潛鎮(zhèn)浮越之神氣。蜀漆有很好的滌痰開竅作用,然其腥臭有毒,易致嘔吐,故而再用生姜、大棗,解毒去腥,減少蜀漆對胃的刺激,以防止嘔吐等副作用的發(fā)生。 辨證論治: 主癥:驚狂,臥起不安,心悸。 成因:心陽虛,心神不斂,復被痰擾。 治法:溫通心陽,潛鎮(zhèn)安神,兼以滌痰。 方藥:桂枝去芍藥加蜀漆牡蠣龍骨救逆湯(桂枝湯去芍藥,加蜀膝、龍骨、牡蠣)。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