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說起湖北恩施,大家印象最深的應該是浮沉跌宕的土司王朝,千百年來,土家族在這里生生不息,創(chuàng)造了燦若星辰的土家文化,當?shù)氐耐了局贫?,也歷經(jīng)元明清三朝,前后共長達450余年。如今,恩施土司城已成為展示土家族文化藝術最亮麗的舞臺。 土司又稱土官,是中國古代用于委任西北、西南地區(qū)少數(shù)民族部族頭目的官職,在元代和明代土司制度全盛時期,朝廷準許土司修建土司城。而到了清代,朝廷實行改土歸流政策,國內(nèi)的土司城已幾無痕跡。如今的恩施土司城,是1998年由恩施州民委策劃建設,于2002年建成開放。 走進土司城,遠望山巒起伏,腳下綠水長流,亭臺樓閣隨處可見,呈現(xiàn)出江南園林般的秀麗端莊。古城還融入土家族獨有的文化元素,不僅是我國規(guī)模最大的土司文化標志性工程,也是我國少數(shù)民族中吊腳樓規(guī)模最大、最具風格特色的仿古建筑群,素有“天下無雙景,華中第一城”之稱。 富麗堂皇的九進堂,是土司理政和生活的宮廷,也是土司城的核心部分。整個建筑群由333根柱子,333個石柱礎,333道門,數(shù)千塊雕花木窗,上萬根椽木組合而成,精美的雙龍廊柱與色彩艷麗的門樓相得益彰,兩側山壁旁還矗立著四尊熊腰虎背的門神,形成與眾不同的特色景觀。 所謂九進,表示有九臺縱深遞進的意思,其中的“一進”為土王府門樓, “二進”為高達19米的戲樓。戲樓二層的戲臺可容納40人同臺獻藝,其雄偉豪華的氣派,印證了當年土司王室生活的奢糜?,F(xiàn)在這里每天都會上演一場精彩的土家族文化表演,讓游人充分體驗到土家族的風土人情。 九進堂的第四進“什用殿”是土司處理軍機政務的地方,也是土司王城的中心,整座殿宇為飛檐五層建筑,風格非常獨特。殿堂內(nèi)高懸“仁民愛物”四字匾額,正中供奉著白虎塑像,值得一提的是,白虎被土家族視為祖先“廩君”的魂靈化身,因此也成為土家族的圖騰和族徽標志。 由于土家人十分尊崇廩君,在游船碼頭對面的山上還建有一座廩君廟。這座氣勢巍峨的三層重檐廊柱式建筑,是土家族舉行祭祀活動的場所,廟內(nèi)有廩君的生平介紹,沿山壁還繪有巨型長卷壁畫“廩君開疆拓土勝跡圖”,展示了廩君一生的豪情壯舉。 九進堂的九個套院,一層比一層高,位置最高的第九進“白虎堂”是內(nèi)府中最高貴圣潔的地方,在庭院的頂層觀景平臺舉目望去,亭臺樓閣、層檐飛爪,宛如一座典雅巍峨的皇城宮殿。當歲月翻過百年,土司的故事成為了歷史,好在還有這座土司城仍在講述著土家族的文化與傳奇。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