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枝條的修剪 上次有群里的朋友說要講講修剪的事情、 今天就給大家講講修剪的一些心得,講的不到位的地方,大家相互探討佐證 我整理下思路,看如何與大家講這方面的。 一、修剪的目的 講修剪先要搞清楚自己要修剪這棵樹的目的再修剪,沒有目的修剪是盲目的,是對樹的一種傷害。 那我們修剪一般有哪些目的呢: 1、為了好看,保持盆景原來的樹形。 為了保持樹形而進行的修剪,我們應該剪什么。既然是為了保持身材,那就不能大刀闊斧的剪。 去掉一些瘋長的枝條,這叫“去強扶弱” 去掉一些影響樹形的弱枝,這叫“保持身材” 再就是去掉原來樹形種沒有的枝,就是新長出來的枝條,這部分枝條就要用審視的角度去看了。不能亂剪。 有可能是 你等了一年才從關鍵點發(fā)出來的枝條被一下咔嚓了。就又得等一點了。 2、就是為了調整樹形而進行的修剪 目的是為了調整,所以在自己審視過以后,可以對心目中沒必要的大枝條都可以干掉。上次我的一棵黃楊,弄好型以后,我放那里,對頂部的一個大枝條就審視了好兩個月,都在猶豫要不要干掉。 因為一干掉,要想再長出來,就非常困難到了。因為的大枝條。 再就是調整盆景的通風條件,有些盆景通過幾個月的瘋長,有些葉子就對樹形內部的通風會有阻礙作用,弄不要就會阻礙樹的生長發(fā)育。所以再調整樹形的時候,可以清理盆景內堂。讓其保持通風良好的狀態(tài)。 3、下山樁的修剪 這個就很明了了,下山樁,就得狠狠的剪。 不剪很難活啊。只留主干與一級枝,其余一律干掉。 還有根系,根系在下山樁,也得狠狠的剪,但對下山樁根系的剪,能保留須根的,盡量保留,能去掉的主根,盡量都去掉。 好。這是就是我想到的,修剪的目的。 二、“忌枝” 在進行修剪的同時,我們需要了解一些基本知識,就是所謂的“忌枝” 什么是“忌枝”,有哪些“忌枝”,這些基本知識我們的具備,才能進行真正的修剪。 這個,其實我以前在我的公眾號里有過相關的介紹,我去找下,有相關的圖片。 大家對照下,哪些是“忌枝 以及相關名稱。 紅色的,一律可以剪。 但這是教科書的說法 本人對這個一直抱有保留的態(tài)度 就說最下邊的孽生枝條吧 如果你在制作的過程中,想養(yǎng)出個雙桿啥的,那你不得就保留了,都剪光了,哪里來的雙桿,或者公孫樹 其實在自然界中,有很多非常天然的盆景,比如黃山迎客松,其實也有很多所謂的“忌枝”。 所以,教科書就是教科書,在實際的運用中,大家可以保留自己的追求。還有文人、素仁格的盆景也這樣,甚至就是靠“忌枝”來展示盆景的“文人”風格,桀驁不馴等風骨的。 三、修剪的自然原理 感知四季,感知植物的需要,知四季曉冷暖,才能真正懂得修剪,這就是修剪的自然原理。 通俗一點講,植物是靠葉子的光合作用來制造營養(yǎng)的,枝條葉子太少,都被干光了,你說如果你經常這樣干,這樹還能活嗎。 還有,樹的頂端優(yōu)勢,為什么會有頂端優(yōu)勢,樹與人一樣,與天爭勢,如果你去茂密的森林就可以感覺到,哪怕是一根細細的樹,為了爭取陽光來獲取生長,它會先舍去先長粗大,而選擇拼命的向上拔高,所以,在森林里我們經常可以看到,細與粗非常不成比例的樹,細的要命,但又高的要死。 四、修剪時間的把握 不是什么時候都可以拿起剪刀就咔嚓的,樹有生命,老是動手術,也疼的。 一般來講,夏天樹的枝條是瘋長瘋長的。如果是維持樹形的修剪,一般在秋后再修剪。 特別是落葉的樹,等葉子落了以后再剪會更容易把握些。比如楓葉、榆樹,對節(jié)白蠟等觀寒枝勝過觀葉。 這樣的樹,在冬天再剪。先剪大型,再剪細節(jié)。 什么是大型,大型,就是一個盆景的整體觀,是圓形?還是三角星。什么圓,怎么圓,什么三角,是正三角,還是不等邊三角。這些就是在一開始動剪刀的時候就需要考慮的事情。 把大的型先剪出來,然后再對每個枝條的細節(jié)進行修正。這樣一棵盆景看起來才非常有韻味。小日本對這個把握的最精細了,一個一個的“蘑菇”型,那把握的精準細膩,讓人嘆為觀止。 所以,秋天到了,樹該長的都長好了??梢蚤_刀修剪了!花苞該醞釀的也醞釀好了。愛觀察的人可以去看看,春天要開花的樹,現(xiàn)在花苞小小的,都已經有了哦。剪的時候細心點哦。 剪剪更健康!同志們,拿起身邊的剪刀,沖??! 講完了。收工 圖文素材若來源網絡,如有侵權請聯(lián)系處理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