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們其實誤解了病毒。 對病毒的誤解,首先體現(xiàn)在命名:病毒! 實際上,99%的病毒對人類是無害的。 我們生活的空間:水、土壤、空氣,甚至我們的身體,隨時隨處都充滿了病毒。 我們身體里的病毒總量,加起來可能比我們細胞的總量還多。 不僅無害,有些還是有益的。 地球上,最慘烈的不是病毒和人類的戰(zhàn)爭,而是病毒和細菌的戰(zhàn)爭,每天有超過40%的細菌被病毒殺死。 沒有病毒,地球會被細菌徹底統(tǒng)治。 臭名昭著的霍亂弧菌,大部分就是被病毒干掉的。 但是沒有細菌,地球會“尸橫遍野”!因為,細菌會分解掉死去的動植物,讓其“塵歸塵、土歸土”。 和病毒一樣,99%的細菌對人類是無害的。 不僅無害,有些還是有益的。 我們腸道里的益生菌,默默地承擔著分解消化食物的作用。我們每天派出的糞便,一般的重量都是大腸桿菌。沒有它們,腸道功能會紊亂,身體免疫力會嚴重下降。 我們的釀造離不開細菌:釀酒、釀醋、面包發(fā)酵…… 我們給細菌取的名字很中性:細菌。 細,細微;菌,菌類。 細菌,就是肉眼看不見的細微菌類。 相比之下,我們給病毒的取名卻帶著偏見。 又是病又是毒,聽著就讓人害怕。 甚至,在人類的學科體系里,都沒把病毒列為“生物”。 因為,病毒的構造實在太簡單了:沒有完整的細胞結構,僅僅是DNA或者RNA外面裹著一件蛋白質外衣。 然而,當你對病毒有所了解,就會驚訝于其和人類一般的社會行為和群體智慧。 病毒并不想殺死宿主,而只是借助宿主的細胞存活和繁衍下去。 就好比人類并不想毀壞地球,而只是借助地球這個宿主生存和繁衍下去。 在地球上,病毒離開了宿主就無法存活。 在宇宙中,人類離開了地球就無法生存。 對人類而言,病毒是一種微小的存在; 對地球而言,人類就是病毒。 病毒不是敵人,是鄰居。 不是病毒入侵人類,而是人類入侵了病毒的空間,殺死,甚至吃掉了病毒的宿主,于是病毒把家從原來的宿主搬到了人類的身體里。 大多數(shù)的病毒和細菌在動物那里相安無事,比如:蝙蝠、果子貍、野豬、穿山甲、土撥鼠、刺猬、浣熊、蛇…… 動物們通過病毒和細菌,完成了對人類的報復。 不懂所謂科學的老祖宗,把這叫“因果”。 人類大多數(shù)災難,事實上都是因果。 病毒在地球上已經(jīng)存在了30多億年,和病毒相比,人類的那點所謂的文明史實在不算什么。 地球上所有的生物,最初的起源都是病毒:無論細菌、單細胞生物、植物、動物,還是人類。 在上億年的進化歷程中,病毒一直充當著人類“訓練師”的角色,幫助人類優(yōu)勝劣汰,基因變異,成為更強的物種。 大自然是最神奇的平衡大師,悄無聲息地達成各種平衡,這就是生態(tài)。 任何單一物種過度繁衍,都必遭到懲罰。瘟疫,只是大自然保持生態(tài)的平衡手段而已。 每一次瘟疫都在提醒人類:適可而止,保持敬畏! 對科學真正的尊重就是:敬畏生命,尊重自然。 人不是宇宙的中心,不是地球的主宰,而只是萬物眾生的一份子。 不明白這一點,誰也無法預料,下一場更大的瘟疫會在什么時候卷土重來? 愿地球安康,眾生平等,世界和平!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