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蘇軾是北宋著名的豪放派詞人,他的豪邁,他的灑脫,驚艷了數(shù)千年。 《蝶戀花》 花褪殘紅青杏小。 燕子飛時,綠水人家繞。 枝上柳綿吹又少。天涯何處無芳草! 墻里秋千墻外道。 墻外行人,墻里佳人笑。 笑漸不聞聲漸悄。多情卻被無情惱。 花褪殘紅象征時光流逝,令人惆悵,但是青杏的出現(xiàn)又沖淡了先前的傷感。 花謝花開,緣起緣滅,本是自然之道,非人力所及,既然如此又何必惋惜? “枝上柳綿吹又少。天涯何處無芳草!”這兩句歷來為人所稱道。 枝頭的柳絮在微風的吹拂中,紛紛揚揚,愈來愈少,春仿佛隨之而去。 可是“天涯何處無芳草”,天地如此廣闊,足見其心胸之曠達,只是這份曠達中又隱含著無盡的悲涼。 “墻里秋千墻外道。墻外行人,墻里佳人笑。”一戶人家的院墻里搭著一座秋千,墻外有條林蔭小道。 古時候很多愛情都是始于這樣的一墻之隔。 “妾弄青梅憑短墻,君騎白馬傍垂楊。墻頭馬上遙相顧,一見知君即斷腸”,隔著高墻眉目傳情,筆墨傳書,想想也挺唯美的。 “笑漸不聞聲漸悄。多情卻被無情惱。”正當佇立良久的行人欲一睹芳容,卻發(fā)現(xiàn)佳人的笑聲漸漸消失了,四周靜悄悄的,可是行人的內(nèi)心卻久久不能平息。 春意闌珊,就連蘇軾這樣豁達的詞人都不免感傷。也許他感傷的并不是春景,而是逝去的青春、多舛的命運。 朝云知道這首詞暗含蘇軾這些年宦海沉浮、天涯漂泊的感傷,所以一唱到“天涯何處無芳草”就不禁落淚。 “人間四月芳菲盡,山寺桃花始盛開”,此處花謝,自有他處桃花灼灼,碧草茵茵,綠遍天涯路。 |
|
|
來自: 新用戶42331016 > 《詩 語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