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自1963年第一個抗病毒藥物碘苷(皰疹凈,Idoxuridine)被批準用于臨床以來,至今已有90多種抗病毒藥物正式批準用于9種人類病毒性感染疾病:HIV、乙肝、丙肝、HPV、人巨細胞病毒感染、水痘-帶狀皰疹病毒感染、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病毒唑和抗體)、由人類乳頭瘤病毒感染引起的外生殖器疣。來自比利時的微生物和免疫學教授Erik De Clercq等首次綜合性回顧了過去50年期間獲批的抗病毒藥物。 自從1963年第一個抗病毒藥物碘苷(皰疹凈,Idoxuridine)被批準用于臨床以來,至今已有90多種抗病毒藥物正式批準用于9種人類病毒性疾病:HIV、乙肝、丙肝、HPV、人巨細胞病毒感染、水痘-帶狀皰疹病毒感染、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由人類乳頭瘤病毒感染引起的外生殖器疣。來自比利時的微生物和免疫學教授Erik De Clercq等首次綜合性回顧了過去50年期間獲批的抗病毒藥物。 ▲圖片說明:1959年1月至2016年4月獲批抗病毒藥物的可視化星座。灰色箭頭顯示了從1959年1月到2016年4月抗病毒藥物的批準日期。十二星座標記定位圍成一個圈。每一個星座代表一類藥物,藥物類別在外圓注釋。對于每一類藥物,每個星座中的一個紅色恒星代表一種獲批藥物,根據(jù)批準年進行排列。黃色恒星顯示獲批藥物已經(jīng)停止或放棄用于臨床??偣灿?/span>90顆恒星代表所有批準的抗病毒藥物,每種藥物根據(jù)其獲批日期進行定位。 在這幅星座圖中,每一種獲批藥物可以被設想成一個“超級巨星”,它們對人類健康的貢獻值得被記住和尊重。因此,這幅星座圖將每一種抗病毒藥物都比作宇宙中的一顆恒星,以紀念在過去的50年中,抗病毒藥物發(fā)現(xiàn)和開發(fā)的重大貢獻。 ▲圖片說明:9種針對人類傳染病的獲批藥物時間表(HIV、HBV、HCV、HSV、HCMV、HPV、RSV、VZV和流感病毒)。x軸表示從1959年1月至2016年4月,y軸顯示批準藥物的總數(shù)。對于每一種病毒,彩色線表示獲批藥物的總數(shù)。 從上面的趨勢圖我們可以看出,鑒于HIV是20世紀以來全球關(guān)注的公共衛(wèi)生問題,以及HCV長期作用可引起肝炎、肝硬化甚至肝癌的嚴重后果,因此近年來在HIV和HCV領(lǐng)域投入的資金最多,發(fā)展也最為迅速。 截止到2016年4月,針對人類9種病毒感染性疾病,涉及到200多種病毒。下表概括了每種病毒性感染疾病的起源、病理表現(xiàn)、流行病學和臨床表現(xiàn)、并發(fā)癥和治療方法(表1)。 50年來獲批的90種抗病毒藥物與十二星座對應,展現(xiàn)出強大的抗病毒療效。而且有趣的是,90種獲批抗病毒藥物中有11種可以治療1種以上的病毒感染性疾病,例如,利巴韋林,可以有效對抗三種RNA病毒:HCV、RSV和流感病毒。還有哪些有趣的結(jié)果?速速瀏覽表2。 文獻索引: De Clercq E, Li G. Approved Antiviral Drugs over the Past 50 Years. Clin Microbiol Rev. 2016 Jul;29(3):695-747.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