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風癱(小腦萎縮) [病案]張某,男,34歲。1983年2月4日就診。病起三年前,站立與行走不穩(wěn),四 肢麻木震顫,身疲乏力,惡寒無汗,頭暈眼顫,耳鳴復視,吞咽困難,尿頻,有時尿 失禁。經CT掃描,確診為小腦萎縮。經多方治療無效,病情且逐漸加重,求助 中醫(yī)。診見精神萎靡,頭面浮腫,眼及口舌均向右偏斜,眼球及兩手震顫,精神 集中時手震顫加重,不能寫字,言語不清,走路不穩(wěn),肌肉松弛,舌苔薄白,脈沉 弦。 [治則]壯陽散寒,補益肝腎。 [方藥]熟地30克,山萸肉15克,石斛15克,麥冬15克,五味子5克,九節(jié)菖蒲15克, 遠志15克,茯苓20克,蓯蓉15克,肉桂15克,附子10克,巴戟天15克,薄荷10克,生 姜15克。并配用針刺:頸突、通脈、關元。經服藥及針刺六個月后,一切功 能恢復正常,病愈。(見《遼寧中醫(yī)雜志》1983年第12期) [評析]小腦萎縮主要癥狀為共濟失調,難予治療?;颊卟“l(fā)于春天,風寒襲于 經脈,留戀日久,阻塞脈絡,損傷腦氣而為本病?;颊甙Y狀表現與風痱相 似?!爸T風掉眩,皆屬于肝”。肝血不足,上不能榮于頭,下不能濡養(yǎng)肢體筋脈,則 肢體麻木震顫,又因風痰入絡,氣血不暢則言語不清,口眼歪斜。肝腎同源,腎 精虧損,精血不足,精神疲憊,故治療給予壯陽散寒,補益肝腎之劑,另加針刺行 氣血、壯元陽。如此治療使肝腎足,體健腦髓充,氣血流暢,頑疾治愈。(李祥云) | 
|  | 
來自: 學中醫(yī)書館 > 《180.中醫(yī)治愈奇病集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