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血精(一) [病案]洪某,男,37歲。1977年2月26月初診。近二三年來性交時所射之精為 血性,色紅質(zhì)稠。近二月來癥狀加重,每次性交時均為肉眼所見之血精,并伴 有少腹及睪丸隱痛,性情急躁,溲黃口干,夜寐盜汗等。檢查:外陰及睪丸無明 顯異常,但左側(cè)精索靜脈明顯曲張,前列腺陰性,精液常規(guī)檢查:膿細(xì)胞(++++), 紅細(xì)胞(++++),精子計數(shù)58×109/L(5800萬/毫升),活力15%,正常形態(tài)80%,畸 形20%。血蚴檢查陰性。苔薄微黃,脈細(xì)弦,迭經(jīng)西醫(yī)治療無效,診斷為慢性 精囊炎。 [治則]滋陰降火,涼血止血。 [方藥]大生地12克,大白芍9克,女貞子9克,墨早蓮9克,云茯苓12克,車前子9克, 建澤瀉9克,粉丹皮6克,糯稻根須15克,臺烏藥4.5克。服5劑藥后,血精明顯變 淡,唯小溲仍黃。上方加川黃柏4.5克,再服5劑,血精已消失,小溲亦不黃,除左 側(cè)精索靜脈仍曲張外,余無不適。精液常規(guī)檢查:未見膿細(xì)胞及紅血球,病已 痊愈,以后又用原方鞏固之。(見《新中醫(yī)》1978年第2期) [評析]血精癥主要見于精囊炎,精囊炎又常伴有前列腺炎,或繼發(fā)感染之后血 精,多是由于腎陰不足,相火偏旺,擾亂精室,迫血妄行所致;或因房勞太過血 絡(luò)損傷,血隨精流;或因性交不潔,濕熱上乘,熏蒸精室所致。該患者系陰虛 濕熱所致,治療用二至地黃丸(即二至丸合六味地黃丸)滋陰涼血補腎,又加用 糯稻根須退虛火斂盜汗,黃柏清下焦?jié)駸?。方中止血藥雖不多,而血精能迅速 消失,全賴二至地黃湯的滋腎陰涼血清熱之功。(李祥云) 血精(二) [病案]馬某,男,40歲。1981年6月4日初診。患血精癥已六年余,屢經(jīng)上海、 北診治,診斷為慢性前列腺炎,治療無效。每圊便用力時,尿道口有血 精溢出,小便有時澀痛,尿后余瀝不盡,伴有血性粘液。房事中每排血精,會陰 作脹,并引及兩側(cè)腹股溝處酸脹,腰背酸痛,時時發(fā)熱,心煩頭暈,神疲乏力。脈 小弦,舌苔薄黃膩略干糙。 [治則]滋補腎氣,清利濕熱,佐以涼血固精。 [方藥]知母6克,黃柏6克,丹皮6克,生地12克,山藥12克,赤芍12克,黨參9克,丹 參9克,地榆15克,金櫻子15克,牛角鰓15克,地錦草15克,甘草5克。服10劑,效 不顯。原方去赤芍,加生黃芪12克,早蓮草15克,續(xù)服至7月13日復(fù)診:血精明 顯減少,低熱已退,脈小弦,舌苔薄微黃。處方:生地15克,牛角鰓15克,藕節(jié)15 克,地錦草15克,丹參15克,干茅根15克,丹皮9克,知母12克,生黃芪12克,黨參 12克,金櫻子12克,地榆12克,黃柏6克。至8月10日,血精基本已止,房事后僅 見少量咖啡色血精一次,稍加頭暈腰酸,余癥已除。原方續(xù)用三月余告愈。 1952年9月13日隨訪,已恢復(fù)健康。(見《浙江中醫(yī)雜志》1983年第11期) [評析]血精一癥,責(zé)之于腎,腎精損傷而及陰血。本案腎氣虛憊,夾濕熱下注,干 擾精宮,癥情較為復(fù)雜。其癥腎虛為本,濕熱為標(biāo),故以知柏八味滋腎瀉火,配 黃芪,黨參、丹參、早蓮草之補益,以助肝腎之生精固泄。生黃芪又長于內(nèi)托 解毒,故加用之后血精明顯減少,低熱亦退,地錦草為清熱解毒,利濕止血的良 藥,牛角鰓、地榆入腎涼血。配伍精當(dāng),故能使多年頑癥獲愈。(呂志連) 血精(三) [病案]王某,男,38歲。1990年11月17日初診。素體瘦弱,兩月前因勞累后入 房,次晨即見前陰竅口有血逸出,粘濕內(nèi)褲及床褥,久治無效??淘\面色晄白, 形體羸瘦,嗇嗇畏寒,精神不振,腰膝酸軟,舉步沉重,心中煩悶,心悸懶言,嗜睡 多夢,口淡乏味,納呆。唇舌淡白,苔薄而潤。檢查:前陰萎縮,龜頭清冷,出血粘 膩。切脈沉細(xì)而遲,兩尺沉伏不顯。 [治則]益氣溫腎,止血固精。 [方藥]黃芪14克,黨參15克,升麻10克,白術(shù)12克,附片15克,桂枝10克,龍骨20 克,牡蠣20克,淮山藥15克,蓮須12克,阿膠15克(烊兌),金櫻子12克,菟絲子12 克,芡實12克,仙鶴草12克,血余炭10克。2劑后血精減少,白天仍有外逸。原 方黃芪增至30克,另加鹿角膠15克,炮姜12克。連服4劑,精神振作,行動有力, 血精已止。以十全大補湯善后,并囑飲食調(diào)攝及忌房事月余。半年后隨訪,康 復(fù)甚佳。(見《江西中醫(yī)藥》1993年第2期) [評析]血精者多責(zé)之于脾腎雙虛,血不化精,脾虛統(tǒng)攝無權(quán),腎虛精關(guān)不固。治 當(dāng)益氣攝血,補腎固精。本例素體虛弱,又勞累后入房,致脾腎雙虛,脾失固攝, 腎失封藏,血液既不能統(tǒng)攝,復(fù)不能轉(zhuǎn)化為精,遂自前陰滑脫而出。治療方取 升陷湯益氣升陽止血,天雄散補陽斂陰攝血,固精丸補腎固精澀脫,再加血肉 有情之品止血補精,復(fù)方配伍,切中病機,故能數(shù)劑奏功。(呂志連)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