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拱和徐階都是明朝的內(nèi)閣首輔,兩人之間在共事生涯中有了不小的矛盾。后來高拱得勢之后,有些得理不饒人,對徐階進行窮追猛打,主要是因為高拱本身就是這樣一個非常強勢,并且性格非常沖動的人,同時也是因為徐階在朝多年,勢力盤根錯節(jié),所以對徐階趕盡殺絕。 1.徐階和高拱在朝中為官多年,雙方結(jié)下了不小的梁子。 ![]() 徐階在朝中當了多年的官,在大奸臣嚴嵩還是首輔的時候,徐階就已經(jīng)是僅次于嚴嵩的存在。后來在打倒嚴嵩的過程中,徐階起了很大的作用,并且升為首輔,可謂是權(quán)傾朝野。而當時高拱還只是一個小字輩而已,徐階認為無論是資歷,能力還是其他各方面,自己都比高拱強不少,所以就沒把高拱太當回事。 ![]() 當然高拱作為隆慶皇帝的老師,早晚也是要入閣的,所以徐階在這個時候釋放了善意,將高拱提拔進入內(nèi)閣。徐階認為自己既然做到了這樣,高拱就應(yīng)該感激并且服從自己,成為自己的得力助手,共同治理好朝政。但高拱可不這么想,高拱認為自己作為皇帝的老師,進入內(nèi)閣,甚至當首輔都是早晚的事情。俗話說得好,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徐階和高拱這兩個人在內(nèi)閣共事自然就產(chǎn)生了很多的矛盾。 2.高拱性格比較沖動,并且直來直去,和善于隱忍的徐階格格不入。 ![]() 徐階在當次輔輔佐首輔嚴嵩的時候,就很好地藏起了自己的面孔,使嚴嵩沒有怎么防備他,從而能夠一舉打倒嚴嵩,從這里可以看出徐階這個人很能忍。而高拱則是一個直來直去的人,他認為自己能力很強,進入內(nèi)閣完全是靠自己的能力,和徐階沒有任何關(guān)系。而徐階這樣的人倚老賣老,根本沒有多少能力,早就應(yīng)該回家退休,不應(yīng)該再繼續(xù)待在朝廷里。 ![]() 所謂一朝天子一朝臣,隆慶皇帝也不喜歡從前朝延續(xù)下來的首輔徐階,他更喜歡作為自己老師的高拱,認為高拱完全能夠勝任內(nèi)閣首輔的職位。后來高拱和徐階兩個人斗得實在太厲害,結(jié)果遭到了言官的彈劾,最后雙雙告老還鄉(xiāng)。不過隆慶皇帝非常器重自己的老師高拱,所以在之后不久,又通過一個合適的機會重新啟用高拱。而徐階這樣的前朝大臣,則根本不在隆慶皇帝的考慮之中。 3.高拱的情商比較低,所以對徐階趕盡殺絕,但同時也為日后自己的悲劇埋下了伏筆。 ![]() 正是因為之前高拱和徐階在朝中結(jié)下了不小的梁子,所以高拱在重新得勢之后,就想起了要報復(fù)徐階。徐階在自己的家鄉(xiāng)是大地主,擁有很多的土地,同時徐階的后代也有很多不法的行為。高拱就啟用海瑞為徐階家鄉(xiāng)的地方官,而海瑞這個人嫉惡如仇,曾經(jīng)查辦了很多不法官員,被很多官員稱為是海閻王。而做了徐階家鄉(xiāng)的地方官之后,海瑞很快就查到了徐階家族的很多不法行為,最后徐階的后人還被充軍,高拱算是報了當年的一箭之仇。 高拱這個人能力強是沒得說,不過他的性格恐怕可能真的有問題,在當了首輔之后就飛揚跋扈。像一般情商高的人在高拱這個位置應(yīng)該不會對徐階做什么,因為不管怎么說,徐階是多年的朝廷重臣,門生故吏滿天下,雖然退休在家,但是依然擁有不可小視的力量。雖然后來高拱被打倒,是因為他和張居正之間的權(quán)力之爭,但是他的所作所為,恐怕也今當時很多官員感到不滿。 ![]() 所以從這些可以看出來,高拱對徐階趕盡殺絕主要是因為他們兩個人在朝中積累了多年的矛盾,同時也是因為高拱這個人性格過于強勢,直來直去,并且是有仇報仇的性格,所以在徐階退休之后也沒有放過他。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