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928年,身在天津日租界的溥儀得到一個驚天噩耗,祖宗乾隆皇帝的裕陵,和慈禧的定東陵都被孫殿英盜取,聽到這個消息,溥儀是號啕大哭,趕緊帶著滿清遺老遺少們,趕到河北,收斂祖宗遺骨。 等到了定東陵,溥儀更是目呲欲裂,只見慈禧隨葬珠寶已被搶奪一空,慈禧遺體更是凄慘無比,孤零零趴在棺材蓋上,含淚收斂遺體,溥儀便將孫殿英告上了蔣介石哪里。 但孫殿英也是個人才,面對全國口誅筆伐,竟然泰然自若,原因無他,有人給他指點了迷津,只要打點好,絕對能平安無事。 按照高人的指點,孫殿英先是將乾隆脖子上戴的108顆朝珠中的兩顆送給了戴笠,然后通過戴笠,將乾隆的“九龍寶劍”送給了蔣介石,將慈禧的翡翠西瓜,送給了宋子文,又將慈禧嘴里的夜明珠,送給了宋美齡....... 一番打點下來,孫殿英盜墓之事,竟然風(fēng)平浪靜,不僅沒受到懲罰,反而是節(jié)節(jié)高升,當(dāng)上了安徽省主席、暫編第五軍軍長,深受馮玉祥閻錫山二人器重。 為何馮玉祥、閻錫山二人如此器重孫殿英呢?不僅僅是因為孫殿英“孝敬”他們錢財,而是因為孫殿英對自己盜墓的解釋。 在盜了慈禧墓后,孫殿英說過這樣一段話:“滿清殺了我祖宗三代,不得不報仇革命,孫中山革了滿清的命,馮玉祥把溥儀趕出了皇宮,我呢?槍沒幾條,只能革死人的命,我不在乎盜不盜墓,只要對得起大漢同胞就好!”。 此話出口,第一個點贊的就是便是馮玉祥,直接對孫殿英道:“殿英老弟,咱們是好朋友,好同志,你干的是死的,我干的是活的,你的革命精神,我很佩服。”。 有一眾大佬力挺,在盜了乾隆、慈禧的墓后,孫殿英依舊活的瀟灑自在,其實,拋開盜墓一事,孫殿英這個人還是很不錯的,抗日期間積極抗日,雖然后來還是當(dāng)了漢奸...... 1947年,解放河南時,孫殿英成了我軍俘虜,被關(guān)進監(jiān)獄,數(shù)次想要越獄,但都以失敗告終,終于老老實實接受改造,鑒于孫殿英抗戰(zhàn)時期的英勇表現(xiàn),監(jiān)獄還專門給孫殿英配了一位衛(wèi)士照顧其生活。 但可惜的是,孫殿英長期吸食鴉片,進入監(jiān)獄,斷了“精神食糧”,很快便得了“煙后痢”,被折磨的痛苦不堪,最終慘死獄中,享年58歲。 孫殿英有一個兒子叫孫天義,孫殿英盜墓之時,還沒有出身,對于孫殿英的“光輝事跡”,只是從母親口里得知一二,孫殿英死時,孫天義年僅16歲,孫殿英死后,孫天義的母親將孫殿英盜取東陵的財物,全部捐獻,一心一意培養(yǎng)兒子孫天義,孫天義也不負母親厚望,1952年,考入北京輔仁大學(xué),畢業(yè)后,在西安外國語學(xué)院大學(xué)工作,曾擔(dān)任外國語學(xué)院教授、院長。 1959年,一次偶然的機會,孫天義來到黃帝陵,立刻被黃帝陵的巍峨壯觀吸引,但在孫天義眼中,作為華夏始祖的皇帝陵墓,依舊太過狹小,太過寒酸,于是便起了興修黃帝陵的念頭。 但可惜的是,沒過多久,文人浩劫便來臨,作為孫殿英的兒子,孫天義當(dāng)然不能幸免,吃了不少苦頭,浩劫結(jié)束,孫天義便投入到繁忙工作中去,此事便被耽擱,直到1992年,才舊事重提。 1994年,孫天義兼任黃帝陵基金會會長,成為黃帝陵“守陵人”,四處募捐,只為讓黃帝陵更加壯觀,當(dāng)問及孫天義為何如此做時,孫天義的回答,也很簡單:“父親是罪人,我想贖罪,保護文物,責(zé)無旁貸!”。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