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莎士比亞說過,'真正的愛情是不能用言語表達的,行為才是忠心的最好說明。'如何判斷一個人是否愛你,不要看他說了什么,而是要看他做了什么。 后世人對魯迅和許廣平的忘年戀各執(zhí)己詞。他們究竟是真愛還是各有所圖?這個問題的答案也許藏在許廣平的一個小小的舉動里。 不詳?shù)纳倥?/h2>1898年2月,廣東省廣州市的一個士大夫家里迎來了一個新生女嬰,這就是許廣平。許廣平的祖父曾是慈禧太后的干兒子,曾任職浙江巡撫,只可惜到了許廣平父親這一輩時家道中落。而許廣平的母親是一個受過一些教育、能讀書識字的商人之女。 這個顯赫的家族可以說是近代廣州的'第一家族',許家人才輩出,但許廣平的父親許炳枟是庶子,在這樣一個大家族里處處遭受排擠和冷落,一輩子都沒有做官。 許廣平的出生并沒有給這個中落的家庭帶來好運,其母因為受風寒在生下許廣平后不久就難產(chǎn)而死。許廣平也因此被扣上了'克母'的帽子,被視作是'不祥之人'。雖然女兒的出生讓妻子死掉了,但許炳枟并沒有把怒火發(fā)泄在無辜的許廣平上。 許炳枟雖然封建,但并不迂腐。慢慢的,許廣平長大了,她變得頗有叛逆精神。她質(zhì)問父親為何女子必須纏足、為何女子不能讀書……這讓許炳枟生氣之余對這個女兒也另眼相看。于是在父親的同意下,許廣平可以像家族里其他男孩一樣上學堂、讀書、學習官話,甚至還不需要和姐妹們一起纏足。 寧死拒婚雖然可以讀書上學,但許廣平卻還有一件煩心事。原來許廣平出生后三天,許炳枟在宴會上直接給她定下了一門娃娃親,對方就是鄉(xiāng)紳馬家的兒子。馬家并不是什么好人家,馬家兒子也是一個典型的紈绔子弟。本來許家和馬家就并不是'門當戶對',現(xiàn)在又知道了未婚夫人品低劣,這讓叛逆的許廣平心生不滿,她不愿意嫁! 堅決抵制這門親事的許廣平開始在家族里'找?guī)褪?,在她的努力下,家里人都支持她,最后甚至連許炳枟都覺得自己當初喝酒誤事,動搖了嫁女的決心。馬家人見事情不對,慌慌張張的趕去許家商量婚期,可都吃了閉門羹。 最后氣憤的馬家直接上報官府要求許廣平立刻出嫁,讓許廣平絕望的是,官府站在了馬家那邊。性格叛逆倔犟的許廣平甚至想用自殺來表明自己不嫁的決心,幸好最后還是她的三哥出面調(diào)解退掉了這門親事。 退親后,也許是出于對女兒的愧疚,許炳枟把許廣平送到了遠在天津的姑母家,許廣平順利的考入了天津女子師范學校。 與魯迅結(jié)緣1922年,許廣平考入了國立北京女子高等師范學校的國文系。此時的許廣平如同其他同齡人一樣,活潑、開朗又矜持。大一匆匆而過,許廣平已經(jīng)習慣了大學自由而又舒適的生活。到了1923年,剛剛大二的許廣平結(jié)束了她無疾而終的初戀。于是她把精力都放在了鉆研文學上面。 也正因如此,許廣平無意讀到了魯迅所講授的《中國小說史略》,自此,她便對魯迅心生仰慕之情。1925年,學校的學生們自發(fā)展開了反抗校長楊蔭榆的活動,許廣平是學生自治會的總干事,也是這次活動的發(fā)起人和主干。 抵制活動發(fā)展得并不順利,許廣平對此產(chǎn)生了深深地迷茫和疑惑。思來想去之下,她著筆寫了一封信寄給魯迅,詢問他關(guān)于中國的女子教育事業(yè)的看法。魯迅很快就回信了,而這也是他們緣分的開始。 在這之后,魯迅和許廣平展開了密切的書信往來。他們一起為了心中的信念而奮斗著,彼此給對方鼓勵和支持。許廣平越發(fā)愛慕魯迅了。1925年,許廣平發(fā)表了一篇贊揚魯迅的文章。同年10月,魯迅和許廣平相戀了。 魯迅的煩惱在和許廣平相識前,在文學界已經(jīng)頗有名望的魯迅在父母的欺瞞下早已娶了妻子朱安。當年還在日本留學的魯迅聽說母親病重的消息急忙回國,可沒想到母親好好的,反而是逼著他娶一個從來沒有見過面的女子。 接受過新思想沖擊的魯迅不愿意,但看著垂垂老矣的母親,他只得無奈答應。很快,魯迅就和朱安成親了。朱安是一個很典型的封建舊時代女性,因為受封建禮教的影響,朱安沒有上過學,根本就不認識幾個字,而且最讓魯迅不能忍受的是,朱安還是一個身材矮小、纏足的女人! 雖然朱安性格溫順、懂禮儀又聽話,但從一開始就被欺騙的魯迅并不打算和她好好過日子。成親后幾天,魯迅就丟下朱安又遠赴日本學習了。 時間會慢慢磨掉一個人的鋒芒,待魯迅學成歸國投身于革命事業(yè)后,他知道了朱安毫無怨言的替他盡孝照顧父母,一直不離不棄。這讓魯迅感動之余又心生愧疚。為了彌補朱安,魯迅時不時會把自己所得的稿費寄回老家給朱安當生活費。他對她沒有愛情,他們都是封建禮教下的受害者,除了保證朱安的物質(zhì)生活,魯迅什么也給不了。 愛情和同居可以說許廣平的出現(xiàn)彌補了魯迅內(nèi)心的孤獨,看著這個跟隨自己學習的女孩,盡管時刻提醒自己已有家室,但他最終還是敗下陣來。 1927年,魯迅和許廣平在上海同居了。都說婚姻是愛情的墳墓,相比婚前,魯迅時不時給許廣平寫一些甜蜜蜜的小情話表示自己的思念和熱愛,可婚后,他們的愛情就平淡下來了。這也讓后世人指責魯迅四處風流、得到之后就不珍惜,指責他并不是真愛許廣平。 但其實二人結(jié)婚后,雖然在年齡上有差距,但魯迅和許廣平并沒有不如意。他們的結(jié)合是情感與志趣的結(jié)合,子非魚焉知魚樂,他們的相處方式可能的確讓我們不理解,但這并不代表他們不相愛。 舉動和答案魯迅和許廣平到底是不是真愛?魯迅死后,許廣平獨自撫養(yǎng)兩人的孩子周海嬰,并且一門心思整理魯迅的作品。她沿襲了魯迅的習慣,每次拿到稿費后就拿出一大部分寄給遠方的朱安,哪怕在后面最艱苦的時期也從來沒有斷過。 這兩個本該是情敵的女子相處得卻是格外和諧。許廣平感激朱安為魯迅照顧年邁的父母,而朱安為感謝許廣平一直陪在魯迅的身邊。1947年,朱安去世,許廣平為她安辦葬禮。朱安臨死前喃喃自語,'許先生一直待我很好,是個好人。' 所以說魯迅和許廣平是不是真愛?一定是的!如果不愛,許廣平為何要在魯迅死后還堅持照顧朱安?因為愛他,所以才會愛他的家人。有許廣平這樣的妻子、知己,也是魯迅的幸福。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