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春節(jié)除了要貼對聯(lián)外,部分地區(qū)還會貼門神,祈求新的一年平平安安,事事順心。如果大家仔細觀察,會發(fā)現人們貼的門神各式各樣,并不僅僅局限于一種,而流傳最廣的就是秦瓊和尉遲恭。在五代的時候,秦瓊和尉遲恭就已經成為門神,而他們“威猛”形象,竟讓人不認識? (本文所有圖片,全部來自網絡,感謝原作者,如侵犯您的權利,請聯(lián)系本號作者刪除。圖片與內容無關,請勿對號入座) 新年到,新年到。春節(jié)是我國傳統(tǒng)意義上的節(jié)日,根據相關資料記載,春節(jié)是由上古時代歲首祈年祭祀演變而來的,隨著朝代的更迭,春節(jié)也被賦予新的內涵,每到這一天,全國各地都會舉行相應的慶祝活動,外出工作的人也會趕回家,與父母吃團圓飯。 “貼門神”是我國的傳統(tǒng)習俗,已經流傳數千年。在我國古代,人們會將畫有門神的年畫貼在門上,用以驅邪避鬼,保護平安,除此之外,每年貼一次門神都寓意著新一年的開始。 貼門神時,門的兩邊會各貼一張,也就是說門神由一文一武構成。在現實生活中,常見的門神有神荼、郁壘;秦瓊、尉遲恭;天官、仙童等等,而秦瓊和尉遲恭絕對是門神中的“好搭檔”,因為他們的名聲最大,知道的人數也最多。 很多人看到門神像后,會有些發(fā)懵,因為分不清不知道誰是秦瓊,誰是尉遲恭。其實我們從秦瓊和尉遲恭手持的兵器,就能分清他們二人。秦瓊的武器是一對瓦面金锏,尉遲恭的武器是一對水磨竹節(jié)鋼鞭。 不同的時代,秦瓊和尉遲恭的樣貌會發(fā)生不同的變化,那么,在五代時期,秦瓊和尉遲恭是什么樣子的呢?文物專家們在清理王處直陵墓時,已為我們找到準確的答案。 1994年6月,河北省的文物專家們接到一條消息,在曲陽縣靈山鎮(zhèn)西燕川村墳頭山上發(fā)現一座古墓。專家得知消息后,立即帶著專業(yè)的工具趕到現場。這座古墓時農民山上砍柴時發(fā)現的,墓口已被盜墓者打開。 專家為保護墓中所剩的物品,對其進行搶救性發(fā)掘。根據墓中遺存的物品和墓志,專家們認為該墓是五代時期的墓葬,而墓主是王處直,他是五代十國初期北平國統(tǒng)治者。 從墓中的盜口上看,王處直墓已被偷盜過多次,正因如此,留下來的物品非常少,大部分已經被損壞,但讓專家感到驚奇的是,墓中的壁畫和石刻也被盜墓者損壞盜走了。 王處直墓中的石刻彩繪制作的非常精美,題材選用極佳,墓內眾多的雕像,已經被盜墓分子賣到了海外,經過我文物工作者的努力,墓內最重要的兩個武士雕像成功地從海外歸來,并成功地吸引到專家們的注意,雖然他們深埋地下,然后又到海外轉了一圈,但這兩幅雕像的顏色卻依舊十分艷麗。通過分辨后,專家認為這兩幅武士雕像,一個是秦瓊,另一個是尉遲恭。 我們可以看到,兩個武士像拿著相同的武器,不同點是,他們一個踏著牛,一個踏著鹿,從這兩點上看,我們根本分不清誰是誰,別著急,小編有一個小妙招。 這兩個守護武士像,曾經朝向南邊的墓門,東面(為尊,踩著牛的)的是秦瓊,西面的是尉遲恭(為卑,踩者鹿)。只要大家分清方位,區(qū)別兩塊武士像,完全沒有問題。 秦瓊和尉遲恭是隋末唐初名將,因屢立戰(zhàn)功,被列入凌煙閣二十四功臣。在民間,百姓稱秦瓊和尉遲恭為尊為“門神”,每個朝代,秦瓊和尉遲恭的形象都會發(fā)生變化,而在王處直墓我們卻得知五代時期,作為門神的秦瓊和尉遲恭的模樣,確實是一件破解歷史謎團的大好事,相信隨著不同時期古墓的發(fā)掘,我們也會看到不同形象的兩位門神,發(fā)現更多的關于歷史的秘密!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