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04章 和光同塵 【道德經(jīng)說】 ⊙ 道沖,而用之或不盈。淵兮,似萬物之宗。 ( 道雖然空無,然而它無所不生,無所不造,無所不能。它是那么的淵深啊,好像是萬物的宗祖。) 【丁小川說】 ⊙ 道雖然空無,然而正是這個空無產(chǎn)生了天地萬物,創(chuàng)造了世界。道就像一個宇宙生產(chǎn)廠家,無所不生,無所不造,源源不斷。道的生產(chǎn)過程只可感覺,不可觸摸和觀賞。 ⊙ 道,是宇宙的起源,天地的初始,世界的本源,萬物的根蒂。人類即使窮盡語言也無法描述它,只得用一些貼近的語言來描述它:淵深啊,好像是萬物的宗祖。 ⊙ 黑夜的夢境和白天的夢境均來自于空無,看上去都很真實。當(dāng)我們從白天的夢里醒過來時,就是生命的覺悟與開悟。突然,整個世界都是幻象。人生如夢,夢如人生。 ⊙ 空無,用數(shù)字表述就是0。把0加在1的后面,那個0的價值就是9,因為1立即變成了10,0馬上產(chǎn)生出9。以此類推,不可窮盡。0是沒有底的、深不可測的,而1-9都是有限的。如果把0拿走,9個數(shù)字都無法工作,整個世界就會消失。 【道德經(jīng)說】 ⊙ 挫其銳,解其紛;和其光,同其塵。 ( 道,收斂銳氣,化解紛爭;含斂光耀,混同塵世。) 【丁小川說】 ⊙ 道,收斂銳氣,使得一切變得圓融;化解紛爭,使得一切變得有序;收斂光耀,使得一切變得和諧;混同塵世,使得一切變得包容。所以,道是挫銳解紛、和光同塵的。 ⊙ 鋒芒畢露,光芒四射,四處張揚,恃才傲物,無非是為了虛榮、臉上有光,想讓人高眼看他。但是,那樣做會刺傷別人,容易遭人嫉恨、反感與對抗,成為眾矢之的,引發(fā)爭端與紛擾,給自己帶來禍患。 ⊙ 所以,只照現(xiàn)而不刺眼,才不會引來天下人的反感,不會成為天下人取而代之的標(biāo)靶。人的優(yōu)點也是缺點,優(yōu)越光彩是得罪人的。喜歡炫耀的人,像一個活靶。所以不要過于招搖,不要炫耀聰明、顯露才華,才是避禍保身之道。 ⊙ 真正高明的人從不嘰嘰喳喳地表現(xiàn)自己,讓自己的才智鋒芒畢露。而那些不高明的人成天鬧哄哄,大嚷大叫地表現(xiàn)自己,生怕一靜下來這個世界就把他給忘掉了。鬧,大多膚淺,靜,大多深遠(yuǎn)。 ⊙ 木秀于林,風(fēng)必摧之;行高于人,眾必非之。人生,活得太清楚,才是最大的不明白。所以,寧可吃虧,也不要占便宜;寧可平庸,也不要沽名釣譽;寧可裝傻,也不要自作聰明;寧可裝窮,也不要炫耀財富。 ⊙ 常言道「虎離山遭擒,魚脫淵即枯,君失民必傾」。所以唯有挫銳解紛、和光同塵,才能與眾生和諧相處。獨立獨行難用世,再美好的事物也脫離不了凡塵俗世,因為我們都食人間煙火。 【道德經(jīng)說】 ⊙ 湛(zhàn)兮,似或存。吾不知誰之子,象帝之先。 ( 道,幽隱的很啊,似乎不存在又似乎存在。我不知道它是誰孕育生成的,只知道它在天地生成之前就有了。) 【丁小川說】 ⊙ 道家對道的描述是「是有非有,是無非無,是色不色,真空不空」。道,不顯現(xiàn)自己,似乎不存在又似乎存在。人們感覺不到它的存在,但卻是真實的存在。萬物沒有不順從道的,沒有不感到自在而然的。 ⊙ 道,在天地生成之前就有了。以此說來,不是上帝造物,而是道生萬物,應(yīng)證了「從來就沒有什么救世主,也不靠神仙皇帝」,更應(yīng)證了人人平等、個個自由的哲理。中國的傳統(tǒng),不是神造萬物,而是大道演化萬物。 ⊙ 道的體性是無,道之上更無他物。萬事萬物都由道產(chǎn)生,道其實就是終極的存在。這就說明道是自根自本的。它不是任何神或者任何人創(chuàng)造的,而是創(chuàng)造世界的種子,無時無處不存在于萬物之中。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