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之前一直用即刻訂閱各平臺主題,作為自己的信息來源(八卦來源?)。但隨著即刻轉變風格,主推信息流和社交,便從高效獲取信息工具,變成高效浪費時間工具。要不是礙于即刻能夠整合各平臺訂閱的功能,早都卸之而后快了。 作為老Google Reader用戶,對RSS的熱愛是毋庸置疑的。通過RSS可以只看自己想看的主題信息,沒有廣告,沒有人工智能自作多情的推薦,沒有拉不到底的Feed流。但RSS終歸沒落了,直到發(fā)現RSSHub,看到了RSS一星星的復興希望。 RSSHub的口號是,「萬物皆可RSS」,恩,很霸氣,很理想化。其實這表達了RSSHub作者在內的一大部份人的希望,互聯網上的信息可以自由流通,而不是被圍困在微信、微博等網站平臺里。想想最近的騰訊頭條大戰(zhàn),兩大平臺互相屏蔽對方信息的流入,其實是在損害用戶的體驗和權益。 所以,本著自己動手,豐衣足食的道理,自己搭建RSSHub來生成各大平臺信息源的主動訂閱。 安裝 Git安裝Node.JS安裝 NodeJS 的最佳方式是使用 nvm。 安裝 nvm,并向shell中添加nvm命令: 重啟終端并執(zhí)行下列命令即可安裝 Node.js: 安裝 RSSHub修改RSSHub配置默認使用1200端口,可通過修改config.js文件改變端口(也可不改): ![]() RSSHub設置.png
將 port 后的數字(紅色矩形位置)改成自己設定的端口號。其他設置參數一般沒需求就留默認值。 注意如果是部署在遠程服務器上,可能需要設置防火墻打開設定的端口號。 啟動RSSHub簡單方法啟動RSSHub: 然后在瀏覽器中輸入「主機IP:端口號」,如果安裝成功,就會出現RSSHub歡迎界面。 ![]() RSSHub歡迎界面.png
但如果是在遠程服務器上安裝,如此啟動的程序,會在退出遠程連接,關閉終端后結束。所以得讓RSSHub在后臺跑: 如此RSSHub便在遠程服務器上后臺運行了。注意此時一定要用 exit 命令斷開遠程連接,否則當前賬戶非正常退出或者結束的時候,命令還是會自己結束。 設置RSSHub服務網址如果有域名,可以設置個子域名解析到部署RSSHub的服務器,避免將服務器IP直接暴露出來。也可以不設域名。 使用RSSHub手動生成RSS訂閱地址RSSHub生成的RSS訂閱地址模板為:服務器IP:端口號/訂閱的網站路由/訂閱頁面id。 比如要訂閱B站番劇「國家隊」頁面更新,RSS地址就是:https://:00000/bilibili/bangumi/21680。 https://:RSSHub服務器地址,如果沒有安裝SSL證書,那就用http。 00000:端口號。 bilibili/bangumi:B站番劇訂閱路由。 21680:「國家隊」在B站的id號,可從B站頁面url中找到。 以上只是用B站番劇訂閱做示范,RSSHub可以訂閱很多網站,具體每個網站RSS的生成方式可參照RSSHub官方文檔。 RSSHub默認輸出RSS格式訂閱地址,此外還支持Atom和JSON Feed輸出格式,用法為在路由后加上「.atom」或「.json」。 半自動生成RSS訂閱地址想把即刻上的幾十個訂閱都轉移到Inoreader上,手動去輸入訂閱地址太費時間,于是用Python3寫了腳本,功能為輸入所要訂閱的網址,自動生成RSSHub格式的RSS地址。但仍需手動將網址復制到終端中,所以只是半自動。期待有那位大神寫個瀏覽器插件實現全自動。 腳本下載地址:RSShub_make_RSS.py,提取密碼:g2rq 目前按自己的需求,只實現了生成「即刻主題精選」、「B站番劇」、「簡書作者」以及「簡書主題」訂閱地址的功能。 使用方法:
服務器修改.png
RSS地址生成演示.png
最后Python初學者,代碼寫的不好,輕噴。 對于熟悉網絡技術,可以設置SSL證書,讓RSSHub服務走https。以及在服務器上設置端口轉接,這樣RSSHub服務器地址就可只用域名,不需要加端口號了。這些有點難,網上看教程也沒看懂,這里就不說了。 最后,RSSHub官方文檔中的示例服務「https://rsshub.app/」,是可以直接使用的,所以大可不必自己搭建RSSHub 。 參考文獻RSSHub官方文檔:https://shub.app nvm官方文檔:https://github.com/creationix/nvm 「linux 后臺執(zhí)行命令:& 和 nohup」:https://blog.csdn.net/liuyanfeier/article/details/62422742 歡迎關注個人公眾號: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