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讀《資治通鑒·漢紀十六》
(二)
及征書(征召劉賀的詔書)至,夜漏未盡一刻(正是深夜),以火發(fā)書(燈光下打開看)。其日中,王發(fā)(中午就出發(fā)了);晡(黃昏)時,至定陶,行百三十五里(半天一百三十五里),侍從者馬死相望于道(路上不斷有馬匹累死)。王吉奏書戒(告誡)王曰:“臣聞高宗(商王武?。?/span>諒闇(音:暗,居喪),三年不言。今大王以喪事征(因為國喪被征召),宜日夜哭泣悲哀而已,慎毋有所發(fā)(一定不要發(fā)號施令)!大將軍(霍光)仁愛、勇智、忠信之德,天下莫不聞;事孝武皇帝二十馀年,未嘗有過。先帝棄群臣,屬以天下,寄幼孤焉(漢武帝把兒子和社稷托付給他)。大將軍抱持幼君襁褓之中,布政施教,海內(nèi)晏然(安然),雖周公、伊尹無以加也(周公都超不過)。今帝崩無嗣,大將軍惟思可以奉宗廟者,攀援(深思熟慮最終確定)而立大王,其仁厚豈有量(他的忍耐是有限度的)哉!臣愿大王事之,敬之,政事壹聽之(你要尊敬他、聽他的),大王垂拱南面(垂衣拱手地坐在皇帝寶座)而已。愿留意,常以為念(牢記我的話)!”
半民:年輕人,太幼稚,迫不及待,只能物極必反。還是王吉看得透徹:“其(霍光)仁厚豈有量哉”?;艄鈱?quán)十三年,族滅上官桀(親家、女婿)、桑弘羊(同朝為臣幾十年,一起受詔輔政)等幾個家族,逼死了燕王劉旦、長公主,殺掉丞相田千秋的女婿徐仁,打擊政治對手絲毫不留情,他對權(quán)力的把控決定了他不會容忍多少“違逆自己”的行為的。
王至濟陽,求長鳴雞(玩物),道(路上)買積竹杖(玩物)。過弘農(nóng),使大奴善(奴仆的名)以衣車載女子(用簾布車拉著美女)。至湖(湖縣),使者以讓(使者因為這事責備)相安樂(昌邑國相名)。安樂告龔遂,遂入問王,王曰:“無有。”遂曰:“即(即使)無有,何愛(吝惜)一善以毀行義!請收屬吏,以湔(音:間)灑(洗刷)大王。”即捽(音:搓)善屬衛(wèi)士長行法(把善抓起了處死)。
半民:趕了一路,劉賀還有心思收集玩物,帶著美女,這哪里是去承佻奔喪,真是連個“樣子”都不做。賈璉國孝、家孝期間,也只敢“偷娶”尤二姨,他這還要去長安當皇帝,這么做,實在是太幼稚!這也說明,封建社會是所謂“禮法”,也就是書上寫著“糊弄人”罷了。
王到霸上,大鴻臚郊迎,騶奉乘輿車(侍候劉賀換乘皇帝的車)。王使壽成(自己的“司機”)御,郎中令遂參乘(陪)。且至廣明、東都門,遂曰:“禮(禮制),奔喪望見國都哭。此長安東郭門(外城門)也(該哭喪了)。”王曰:“我嗌痛,不能哭(嗓子疼,不能哭)。”至城門,遂復(fù)言,王曰:“城門與郭門等耳。”且至未央宮東闕(宮門),遂曰:“昌邑帳(昌邑國的居喪地)在是闕外馳道北,未至帳所,有南北行道,馬足未至數(shù)步;大王宜下車,鄉(xiāng)闕西面伏哭,盡哀止(沒幾步了,該嚎幾嗓子了)。”王曰:“諾。”到,哭如儀(按照禮節(jié)哭拜)。六月,丙寅,王受皇帝璽綬,襲尊號,尊皇后曰皇太后。
半民:好個“嗓子疼”,這個任性的孩子從心里邊就不想照著“禮節(jié)”去做,所有的一切都是推脫,實在推不掉,應(yīng)付一下。
壬申,葬孝昭皇帝于平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