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減字譜是古琴彈奏最普遍的譜式,主要是為了記寫指位與左右手的演奏技法,是演奏古琴必不可少的記譜方法。 一個減字譜指法通常分為上下兩部分,即文字譜和減字譜。其中,文字譜就是用文字語言啟示每個音所在的弦數(shù)和徽位,使用起來非常繁瑣,目前只見有《碣石調(diào).幽蘭》一曲。自唐代減字譜出現(xiàn)后,古琴的記譜方式變得相對簡便明了,也更加實用了。 減字譜相傳為唐代曹柔根據(jù)文字譜簡化、縮寫而成。減字譜的每一個字塊都是由漢子減少筆畫組合而成的復(fù)合字。這種譜式只記指法動作和弦序、徽位,而不記音高和節(jié)奏,所以屬于指法譜。 下面我們舉一個例子進行簡單學(xué)習(xí)。 
 例一是一個比較有代表性的減字譜字塊,分為左上角、右上角、旁部、中部等部分。其中左上角代表左手是用大指、食指、無名指還是中指觸弦;右上角代表的是右手觸弦徽位或徽分數(shù);下半部為旁部,標示右手指法;中部記有弦數(shù),表示應(yīng)該彈第幾根弦。左邊內(nèi)有數(shù)字的小圓圈表示上滑音或下滑音的起始音頭參考徽位,這個符號在古譜里沒有,是為了方便初學(xué)古琴的人掌握上下滑音而特意發(fā)明標注的,熟練后可靈活處理。 例二的指法表示,左手大指按在七弦五徽六分的位置,右手挑七弦?!白ⅰ笔窍禄?,即左手大指由右到左下滑到指定音位。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