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培養(yǎng)孩子自信的三個方法 我們的孩子在成長的過程中,什么是最重要的呢? 不管在學(xué)習(xí)、課外活動還是在日常生活方面,無論任何時候都特別重要的事情,就是孩子的自尊心。 因為有自尊心,所以能夠做出努力。 因為有自尊心,所以不會氣餒。 因為有自尊心,所以會考慮將來。 因為有自尊心,所以能夠成長。 自尊心就是把孩子不斷地向前推進(jìn)的能量之源。我認(rèn)為,在教育方面重要的就是不要否定孩子的自尊心。如果全盤否定孩子的自尊心,孩子就會漸漸變得不愿意外出,最終只能宅在家里或者依賴父母生活。 ◆ ◆ ◆ 孩子的自尊心即使是毫無根據(jù)的,我們也要大大地認(rèn)可,要讓它慢慢地增長,這樣的話,才能產(chǎn)生自信。 自尊心的表現(xiàn)方式,就算父母不特意地教導(dǎo),當(dāng)孩子走上社會之后,也一定能夠親身體驗,得以掌握。 參加走秀的小朋友,超級自信 想要培養(yǎng)出由自尊心所產(chǎn)生的自信,那么每一天對孩子說的話就很重要。 如果只說一些指示、命令性的話語,孩子不僅無法獨(dú)立思考,就連自信心也會喪失。 ◆ ◆ ◆ ◇ “你是怎么想的呢?” “你是怎么想的呢?”要對孩子這樣說,首先聽取孩子的意見。 于是孩子就會仔細(xì)思考,他會為自己的意見被征求而感到喜悅,接著變?yōu)樽孕?。自己的意見被人征詢,無論誰都會感到高興的,因為有一種被重視的感覺。 ◆ ◆ ◆ ◇ 效果的“可視化” 還有一個讓孩子變得自信的方法,就是效果的“可視化”。親眼看到自己所做的事情的效果,感覺到自己成功了,于是就會變得自信。 例如把要做的事情列一個清單貼在墻上,當(dāng)做成一件事情之后,就在上面貼上自己喜歡的貼紙,將自己所做的事情“顯現(xiàn)化”,就能確認(rèn)效果。 自己是如何做到的,也會變得一目了然。這就會成為“我可以”的自信。 ◆ ◆ ◆ ◇ 告訴孩子們小時候的事情 此外,告訴孩子們小時候的事情,對讓他擁有自信也是有效果的。 孩子們很喜歡聽自己小時候的事情,雖然是自己的事,卻有自己不知道的部分。 “你小時候,是玩猜謎游戲的天才,那么小就有很強(qiáng)的思考力和集中力呢!”“你啊,比其他人都更早地學(xué)會走路,運(yùn)動神經(jīng)很強(qiáng),做什么都很快,在幼兒園是最活潑的孩子。” 回顧自己原來做的事情,如果感覺“自己很棒,自己很特別”的話,那就會成為一種自信的源頭,促使孩子想變得更加優(yōu)秀。 我們平時若無其事說出來的話語中,實際上有著很強(qiáng)的力量。 因為這些話,孩子會變得開心,干勁十足,或者覺得受傷,想要放棄……因此要說出讓孩子的自尊心得到滿足、更加有自信心的話語。 人因為有了自信,所以能夠昂首挺胸地走下去。正因為自信,所以才能不斷向前。如果放任自流的話,就無法培養(yǎng)出自信。 孩子有沒有自信,取決于父母的說話方式。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