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馬上過年了,又到人類一年一度的「超級大遷徙」的季節(jié)。每當到這個節(jié)日,帶娃回老家絕對是最考驗寶爸寶媽的時刻。 細心的爸媽會發(fā)現:春節(jié)期間,醫(yī)院的兒科經常是最擁擠的地方之一,兒科診室仿佛春運現場,小孩子的哭聲此起彼伏,望一眼四周,全都是有相同焦慮神色的家長,一瞬間變得更難熬。 特別是最近“新型冠狀病毒”肆虐,每個家長都非常憂心。 小貼士 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主要癥狀:以發(fā)熱、乏力、干咳為主要表現;鼻塞、流涕等上呼吸道癥狀少見。約半數患者在1周后出現呼吸困難。部分患者起病癥狀輕微,可無發(fā)熱,多在1周后恢復。 防護要點:戴口罩、勤洗手、少去人群聚集處。 對于感冒、發(fā)燒、腹瀉、積食等常見兒科疾病要時時提防,稍有不慎寶寶就可能中招,每當寶寶身體不舒服,寶爸寶媽們就迎來難熬時刻——帶娃看病和護理。 所以,寶爸寶媽們非常有必要補充安全用藥和疾病護理知識: 寶寶的體溫超過了39.0℃,而且孩子明顯表現出不舒服時可以用退燒藥,目前可用的退燒藥包括對乙酰氨基酚(泰諾林)、布洛芬(美林)。 其中,布洛芬可以用于6個月以上的孩子,對乙酰氨基酚可以用于3個月以上的寶寶。相對來說,對乙酰氨基酚更安全,但兩種藥物都要根據說明書來服用,按照寶寶體重,給寶寶服用合適的藥量。 注意:如果三個月以下嬰兒發(fā)熱了,不管什么原因,一定要及時去醫(yī)院就診。 1. 抗生素 抗生素是好東西,但不是萬能的,感冒、病毒感染等寶寶的常見病都不需要使用抗生素。如果一定要用抗生素,必須在醫(yī)生指導下使用。 2. 中成藥 在老觀念里,總覺得中藥副作用小,適合給寶寶吃。但這樣的觀念真的已經過時了,中藥的成分比標識明確的西藥要復雜很多很多,對寶寶的肝臟、腎臟都可能有損害,所以我們不建議給寶寶吃中成藥! 3. 感冒藥 美國兒科學會不建議2歲以下的寶寶使用復方感冒制劑。其實感冒是自愈性疾病,感冒藥只能緩解癥狀,并不能真正“治愈”感冒。 1. 不要急著用藥 寶寶雖小,但他們也有自己的抵抗力,可以抵御疾病入侵,因此家長們不要立馬采用藥物治療。 2. 不要盲目用藥 家長們要注意在不明確病因時不能盲目給藥,這樣可能會掩蓋真實病情,延誤治療時機。 3. 不要跟風用藥 用藥不要“跟風”哦,每一位寶寶在生理發(fā)育期間都有自己的體質特點,要綜合考慮再用藥。 4. 選用藥效明確的藥 家長們要記得選用安全、有效、可靠的藥物,慎用新藥、貴藥。 5. 盡量單一用藥 對于寶寶來說看到大堆藥物自然會哭鬧。其實用藥的種類不宜多,可用可不用的藥物盡量不用,俗話說“是藥三分毒”,藥物越多,副作用越多。 「等待兩小時,問診兩分鐘」家長和醫(yī)生溝通的時間非常寶貴,在醫(yī)院與醫(yī)生溝通時,醫(yī)生首先要向你了解一些孩子發(fā)病的情況,這樣不僅有助于醫(yī)生的診斷,而且有助于醫(yī)生判斷疾病或創(chuàng)傷的嚴重程度。 醫(yī)生掌握的信息越多越好。如果你擔心會漏掉什么問題,可以事先在紙上記下來。 醫(yī)生很可能需要了解以下情況: ○ 孩子的年齡 ○ 孩子的體重 ○ 孩子是否發(fā)熱;如果是,多少度;發(fā)熱持續(xù)多久了;期間是否有體溫波動;如果是,波動情況是怎樣的。 ○ 孩子是突然發(fā)熱嗎? ○ 孩子是否有過驚厥?如果是,抽搐持續(xù)了多久? ○ 孩子有無嘔吐? ○ 孩子腹瀉嗎? ○ 孩子有沒有說哪個部位疼痛? ○ 孩子有沒有說他頭暈或者看不清東西(尤其是近期頭部有過外傷史的孩子)? ○ 孩子是否曾喪失意識? ○ 孩子是否按時吃了飯?最近3小時內他是否吃過任何東西? 1. 注意保暖防寒 適宜的居室溫度對小寶寶非常重要。冬季寶寶居室的溫度應保持在20~22攝氏度,濕度50左右%。避免驟冷、驟熱。尤其是嬰幼兒,如外出時需要穿上外衣,戴上帽子和手套,以免耳朵和手凍傷。冬季常用的電熱毯對小嬰兒不適宜。 2. 合理穿戴、保暖適當 冬季要讓孩子穿戴暖和,并對手和腳采取特殊的保暖措施。內衣應選擇透氣性好,吸濕性強的絨布衫及棉織品,外穿1-2件毛絨衣,再穿一件質地柔軟的棉外衣為好。 嬰幼兒不宜穿得過多、過厚,以免影響四肢循環(huán)和活動,以兩足溫暖為宜。 3. 戶外活動 適當的戶外活動有利于體格的增強和抗病能力的提高。剛開始外出戶外活動時要選擇室內外溫差較小的好天氣,冬天選擇中午陽光好的時候,每日1-2次,每次3-5分鐘,以后根據孩子的耐受情況逐漸延長至1-2小時。出去時衣服不要穿的太多,包裹不要太嚴。 注意:這段時間冠狀病毒肆虐,不要帶寶寶去人群聚集的地方活動。 4. 合理飲食 根據寶寶的年齡做到飲食合理搭配,以保持營養(yǎng)素的平衡和充足。小嬰兒盡量用母乳喂養(yǎng),以提高孩子的抗病能力。 5. 保持清潔衛(wèi)生 冬季易流行呼吸道感染性疾病和傳染病,如上呼吸道感染、肺炎、水痘、腮腺炎、流行性腦膜炎等,寶寶很容易受到病菌侵襲。 總之,要注意保持室內空氣流通,經常開啟門窗,更換新鮮空氣,保持清潔,以減少感染機會。 另外,盡量不要把孩子帶到公共場所或人多擁擠空氣不流通的地方。嬰幼兒的皮膚特別細嫩、敏感,易受損傷。 最后,嬰幼兒新陳代謝旺盛,容易出汗,手喜歡到處亂抓,又喜歡把手放在嘴里,因此家長要經常給嬰兒洗手、洗臉和洗澡,以保持清潔衛(wèi)生。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