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男孩‘自慰网亚洲一区二区,亚洲一级在线播放毛片,亚洲中文字幕av每天更新,黄aⅴ永久免费无码,91成人午夜在线精品,色网站免费在线观看,亚洲欧洲wwwww在线观看

分享

2020年詩歌鑒賞二輪復習:比較鑒賞題攻略與專練

 老劉tdrhg 2020-01-22

知識回顧:

一、形象異同比較

一是形象內涵、特點異同比較,二是形象作用異同比較。

形象內涵、特點異同比較,主要集中在意象內涵的分析比較方面,兼及人物形象特征的分析比較。如何把握住意象的內涵特點呢?

①注意意象本身所包含的傳統(tǒng)內涵。如杜鵑代表著悲情,松柏象征著高潔。

②揣摩詩中意象自身的特點。要抓住描述意象的關鍵性詞語,把握其外在與內在特點,歸納出其表層義和深層義。

形象作用異同比較的前提是把握住意象在詩中的作用。其作用主要有:

①渲染氣氛、奠定基調等營造意境方面的作用。

②塑造環(huán)境或背景的作用。它多表現(xiàn)為通過多個意象組成群,為人物的活動提供環(huán)境或背景。

③表情達意方面的作用。這是最主要的。一些傳統(tǒng)意象在表情達意上的作用往往是固定的,如“江湖扁舟”“月落烏啼”傳達出“詩人的羈旅之苦”,“空城落花”傳達出“作者對國勢衰危的哀嘆”“一腔的愛國情”等。詩歌中的意象在傳達情感方面的作用,則是由具體詩歌決定。

④襯托人物節(jié)操或性格。多表現(xiàn)在詠物詩中。

⑤結構上的線索作用。有的意象貫穿始終,則往往為線索。

形象作用異同大都是“求異”比較,這是做題可以利用的地方。

二、語言比較鑒賞題

語言比較賞析題本質上同一般的語言賞析題一樣,看語言是否造境、寫景、表情,是否傳神等。但既然是比較賞析,一定要選好比較點,如聯(lián)系描寫的情景進行比較,看誰更符合語境;從表現(xiàn)作者情感上進行比較,看誰更能準確表達詩人當時的情感;從表達特點上進行比較,看誰更生動形象;從結構特點上進行比較,看誰更能使結構渾然一體、更能起照應等作用。其次,重點把理由說清楚、說充分。

三、詞語比較鑒賞

詞語比較賞析題本質上同一般的詞語賞析題一樣,看該詞是否造境、寫景、表情,是否傳神等。但既然是比較賞析,一定要選好比較點,如聯(lián)系描寫的情景進行比較,看誰更符合語境;從表現(xiàn)作者情感上進行比較,看誰更能準確表達詩人當時的情感;從表達特點上進行比較,看誰更生動形象;從結構特點上進行比較,看誰更能使結構渾然一體、更能起照應等作用。其次,重點把理由說清楚、說充分。

四、表達技巧異同比較

首先,要熟悉各種表達技巧的術語與內涵。

其次,審清題干要求比較的方向(是求同還是求異)、角度(是從哪個角度比較),比較到哪一步,是只要答出術語還是兼有效果的分析。

最后,鑒于表達技巧的復雜性,表達技巧的比較還是定位于常見常用的表達技巧。因此,要立足于對原詩準確的判斷,尤其注意甄別那些易混淆的表達技巧,如表現(xiàn)手法中的對比與襯托、修辭手法中的借代與借喻。

五、內容、情感異同比較

進行內容、情感的比較鑒賞,前提是讀懂詩歌,把握各自的感情基調。其方法仍與前面分析概括詩歌思想感情的方法相同。

①讀標題。標題往往交代了內容,定下感情基調。

②了解詩人所處的時代及寫作背景。同樣的景物,因詩人不同的際遇、不同的心情,會蘊含截然不同的情感。

③善于抓住帶感情色彩的關鍵詞語。注意詩歌的最后兩句,它們往往卒章顯志,點明主旨。

在此基礎上的比較,需要注意:

①熟悉感情基調術語,會用這些術語比較感情基調異同,如憂愁與閑適、悲傷與歡快。

②進一步比較分析出產(chǎn)生不同感情的原因或情境,這也是情感比較的重要內容。

③比較時注意點面結合,既要有總體概括,又要有具體分析。

六、掌握古代詩歌比較鑒賞題之比較鑒賞語言

語言比較鑒賞主要分“微觀語言”比較題和“整體風格”比較題兩類。其中對“字詞句”型的微觀語言比較題主要通過“煉字題”在單首詩歌內進行比較。但對于不同詩歌語言風格的比較近年卻屢有考查。風格類試題主要是就詩歌、詩人的整體風貌而言的。

教材回扣

閱讀下面這首唐詩,完成問題。

與夏十二登岳陽樓

李 白

樓觀岳陽盡,川迥洞庭開。

雁引愁心去,山銜好月來。

云間連下榻,天上接行杯。

醉后涼風起,吹人舞袖回。

  【注】乾元二年(759),李白流放途中遇赦,回舟江陵,南游岳陽而作此詩。

譯文

登上岳陽樓覽盡四周風光,洞庭湖水,廣闊無垠,依稀看見與長江相接。

南飛的大雁帶走我憂戚煩悶的心情,遠處的山峰銜來一輪美好的明月。

在高入云間的樓上下榻設席,在天上推杯換盞,暢飲美酒。

醉后朦朧里一陣陣涼風起,吹得我翩翩起舞袖帶旋回。

詩中的“雁引愁心去”一句,有的版本寫作“雁別秋江去”。你認為哪一句更妙?為什么?

解析:這首詩的第三句有的版本寫作“別秋江”。兩種用語都表達了流放遇赦的高興心情。但“引愁心”用擬人化手法更富有感情色彩,與“別秋江”相比更勝一籌。

答案:我認為“雁引愁心去”更妙。運用了擬人手法,寫出了李白流放遇赦的高興心情。此句寫大雁有意為詩人帶走愁心,下句寫君山有意為詩人銜來好月,愁去喜來,互相映襯?!耙钚摹北取皠e秋江”更富有感情色彩,且更新穎。

真題對接 

閱讀下面一首宋詞,然后回答問題。

蝶戀花  蘇軾

  花褪殘紅青杏小。燕子飛時,綠水人家繞。枝上柳綿吹又少,天涯何處無芳草。   墻里秋千墻外道。墻外行人,墻里佳人笑。笑漸不聞聲漸悄,多情卻被無情惱。

白話譯文

花兒殘紅褪盡,樹梢上長出了小小的青杏,燕子在天空飛舞。清澈的河流圍繞著村落人家。柳枝上的柳絮已被風吹得越來越少,天涯路遠,哪里沒有芳草呢!

圍墻里有位少女正蕩著秋千,圍墻外行人經(jīng)過,聽到了墻里佳人的笑聲。笑聲漸漸就聽不到了。聲音漸漸消散了。行人悵然,仿佛自己的多情被少女的無情所傷。

問題:'綠水人家繞'中的'繞'字,有的版本寫作'曉'。你認為哪個字更恰當?為什么?請簡要賞析。

答案:①“繞”字好,圍繞。具體地描繪了綠水環(huán)抱人家,村民安靜生活的場景。此詞使之生動形象,具有動態(tài)美。

②“曉”字好,拂曉。清晨,燕子自由自在飛翔,綠水緩緩流淌。它既點明了時間,又渲染了早晨的清新氛圍,能夠使讀者有更自由、更廣闊的想像空間。

答題指導:

①正面回答,觀點要鮮明,至于孰優(yōu)孰劣,一般可自由選擇。

②比較鑒賞時應有所偏重,可采用正反對比的方式進行鑒賞,得出一有一無的結論。

(2016·全國Ⅲ卷)閱讀下面的宋詩,完成下題。

內宴奉詔作

曹 翰①

三十年前學六韜②,英名嘗得預時髦③。

曾因國難披金甲,不為家貧賣寶刀。

臂健尚嫌弓力軟,眼明猶識陣云高④。

庭前昨夜秋風起,羞見盤花舊戰(zhàn)袍。

【注】①曹翰(923-992),宋初名將。②六韜:古代兵書。③時髦:指當代俊杰。④陣云:戰(zhàn)爭中的云氣,這里有戰(zhàn)陣之意。

白話譯文

三十年前我就飽讀了兵書《六韜》,也算得上是一位智勇雙全的英豪。

曾經(jīng)因為國家危難披金甲征戰(zhàn)不辭辛勞,而今依然位低身閑,也不愿賣掉心愛的寶刀。

兩臂健壯,尚嫌鐵弓弓力太軟;眼睛明亮,仍能看得清戰(zhàn)地上煙云高飄。

庭前昨夜秋風起,警覺敵人趁草黃馬肥入境侵擾,我苦惱不能策馬疆場,羞看這帶有團團花紋的舊戰(zhàn)袍。

詩的頸聯(lián)又作“臂弱尚嫌弓力軟,眼昏猶識陣云高”,你認為哪一種比較好?為什么?請簡要分析。

解析:本題從煉字的角度考查鑒賞詩歌語言的能力。首先找到要比較的內容,即比較原詩頸聯(lián)中的“健”“明”和題干中的“弱”“昏”哪兩個字表達效果更好。然后結合詩句分析每組字在表情達意方面的區(qū)別。本詩中,不管用哪兩個字,都能表達作者殺敵報國之心。答題時一定要先亮明觀點,然后作具體分析。

答案:觀點一:“弱”“昏”好。①“臂弱”“眼昏”表明作者承認自己已年老體衰的客觀事實,但強調即便如此,也還是能夠沖鋒陷陣;②更強烈地表現(xiàn)出作者只要一息尚存,就不忘殺敵報國的剛毅精神。

觀點二:“健”“明”好。①“臂健”“眼明”表明作者認為雖然歲月流逝,但身體依然強健,當然還可以沖鋒陷陣,為國驅馳;②表現(xiàn)出作者心存隨時準備殺敵報國的堅定信念,而忘記自己老之將至。

【2019年高考新課標Ⅲ卷】閱讀下面這首唐詩,完成14~15題。

插田歌(節(jié)選) 劉禹錫

岡頭花草齊,燕子東西飛。

田塍望如線,白水光參差。

農婦白纻裙,農父綠蓑衣。

齊唱郢中歌,嚶嚀如《竹枝》。

14.下列對本詩的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詩歌以花鳥發(fā)端,通過簡練的筆觸,勾勒出一幅意趣盎然的美麗畫面。

B.詩人舉目眺望,能看到遠處田埂在粼粼的波光中蜿蜒起伏,時隱時現(xiàn)。

C.詩中寫到了農父農婦的衣著,白裙綠水映照綠苗白水,色調分外和諧。

D.詩的七、八兩句通過聽覺描寫,表現(xiàn)農民們的勞動場面以及愉悅心情。

15.與《酬樂天揚州初逢席上見贈》相比,這幾句詩的語言風格有什么不同?(6分)

【答案】14.B

15.《酬樂天揚州初逢席上見贈》對仗工整,用典精當,語言雅麗平整,這幾句特別采用了民歌俚曲的表現(xiàn)手法,描寫田野風光和勞動場景,語言通俗淺顯清新流暢?!恫逄锔琛愤@幾句詩則采用了民歌俚曲的表現(xiàn)手法,描寫田野風光和勞動場景,語言通俗淺顯,清新流暢。

【解析】

14.此題考查學生對詩歌理解鑒賞能力。這是一道綜合考核詩歌的形象、語言、表達技巧和思想情感的題目,每個選項一個考點,幾乎涵蓋詩歌的所有內容,注意結合全詩進行分析,主要的錯誤是意象的含義不對,手法不準確,手法的解說和藝術效果的分析不對,語言方面主要是風格不正確,內容一般為曲解詩意,答題時注意仔細辨析。B“能看到遠處田塍在粼粼的波光中蜿蜒起伏,時隱時現(xiàn)”,“田塍望如線,白水光參差”意思是遠望田塍像條線,一片白水波光參差。故選B。

15.考查學生鑒賞詩歌語言風格的能力。古代詩歌語言的風格特色是多種多樣的,有的清新,有的古樸。有的詩絢麗多彩,有的詩卻質樸無華。有的詩語言明朗,有的卻含蓄,言此意彼。有的詩平易近人,有的卻險怪奇特。體會其風格特色,就是要體會語言的美,體會其內蘊。《酬樂天揚州初逢席上見贈》是一首七律。此詩首先緊承白居易詩末聯(lián)“亦知合被才名折,二十三年折太多”之句,對自己被貶謫、遭棄置的境遇,表達了無限辛酸和憤懣不平。然后寫自己歸來的感觸:老友已逝,只有無盡的懷念之情,人事全非,自己恍若隔世之人。無限悲痛悵惘之情,不禁油然而生。詩人于是推開一步,沉舟側畔,千帆競發(fā);病樹前頭,萬木爭春。一洗傷感低沉情調,盡顯慷慨激昂氣概。末聯(lián)點明酬贈題意,既是對友人關懷的感謝,也是和友人共勉,表現(xiàn)了詩人堅定的意志和樂觀的精神。全詩感情真摯,沉郁中見豪放,不僅反映了深刻的人生哲理,也具有很強的藝術感染力?!恫逄锔琛芬再蹈璧男问接洈⒘宿r民插秧的場面以及農夫與計吏的一場對話。首六句以清淡的色彩和簡潔的線條勾勒出插秧時節(jié)連州郊外的大好風光以及農婦農夫的衣著,色彩協(xié)調,具有濃郁的南方水鄉(xiāng)氣息。接著六句以自己的聽覺寫出農民勞動的情緒。全詩用白描手法,語言通俗,對話全用口語,樸素無華,生動有趣,傳神地表現(xiàn)出不同身份的人物不同的心理狀態(tài)和性格特征,深得漢樂府民歌的真髓。

考查類型

類型一

解題步驟

①從修辭手法運用上進行比較,看哪種手法更有表現(xiàn)力。

②聯(lián)系詩歌描寫的情景進行比較,看哪種用語更符合實際。

③從表達思想感情上比較,看哪種用語更能準確表現(xiàn)作者當時的思想感情。

答題模板

我認為×××句更好,此句運用了××的修辭手法(修辭格),使句子更××(生動、凝練、具有表現(xiàn)力……),更能表達出詩人××的心情。

類型二

解題步驟①明確所煉之字在詩歌中的位置,進而揣摩其在謀篇布局中的作用。

②結合所用手法,分析其所寫內容。

③分析這個字對詩歌表情達意的作用。

④組織答案時要注意分條作答,使答案條理清晰。

答題模板

答題模板

①兩詩中都寫了××字。

②在前詩中,×字××(統(tǒng)領、引領)下文,表現(xiàn)出對××的××(追求、向往),抒發(fā)了××的情懷。

③后詩中的××字,則表現(xiàn)了詩人對××的××,抒發(fā)了××的情懷。

鞏固訓練

閱讀下面兩首唐詩,完成題目。

送杜十四之江南

孟浩然

荊吳相接水為鄉(xiāng),君去春江正渺茫。

日暮征帆何處泊?天涯一望斷人腸。

登崖州城作①

李德裕

獨上高樓望帝京,鳥飛猶是半年程。

青山似欲留人住,百匝千遭繞郡城。

【注】 ①《登崖州城作》是李德裕被貶至海南時所作,詩人被貶之前官至宰相。

《送杜十四之江南》白話譯文

兩湖江浙緊接壤,河道縱橫水為鄉(xiāng)。您去正值春江滿,煙云彌漫水茫茫。

暮色深沉天已晚,孤舟一葉停何方?心隨友人望天涯,無限思念痛斷腸。

《登崖州城作》白話譯文

我獨自一人登上高樓遙望帝京,這是鳥兒也要飛上半年的路程。

連綿的青山似乎非要把我留住,百轉千回層層圍住這崖州郡城。

兩詩都著一“望”字,在表情達意上有什么不同?

解析:本題考查對詩歌語言的鑒賞。首先明確兩首詩中“望”字所望的對象。第一首中“望”的對象:天涯,即友人遠去的地方。第二首中“望”的對象:帝京,即皇帝所在的京城。其次分析“望”字所表達的人物情感。第一首詩,送友遠行望“天涯”,抒發(fā)的情感:離別之苦。第二首詩,被貶官海南望“帝京”,抒發(fā)的情感:對國君的眷念及望不到帝京的失落感傷。

答案:

孟詩之“望”是極力遠望友人離去的方向,通過這一“望”字,表達了對友人離去的不舍和無限牽掛的痛苦之情。

李詩之“望”是登樓遠望帝京所在的方向,引領下文的景物描寫,既表達了對國君的眷念和向往,又蘊含了對“帝京”遙不可及的感傷。

設題角度

了解詩歌比較鑒賞題的設題角度


詩歌比較鑒賞可以從哪些方面設置比較點,或者說,詩歌比較鑒賞題有哪些設題角度?

從大方面看,比較閱讀題一般從“求同”、“求異”兩個方面來設計問題,從小方面看,可以從詩歌的體裁、題材、形象、語言、感情、思想內容、表現(xiàn)技巧等方面設題,具體有以下幾個角度:



1、不同詩歌選取的同一意象的寓意比較(2006年湖北卷)

《丹陽送韋參軍》嚴維和《暮春浐水送別》韓琮

問題:兩首送別詩都寫到的“水”,各有什么寓意?請作簡要說明。

2、詩與畫的意境比較(2005年廣東卷)

《春日登樓懷歸》 寇準

問題:北宋翰林圖畫院曾用“野水無人渡,孤舟盡日橫”作為考題,奪魁者畫的是“―船夫睡舟尾,橫―孤笛”。你認為這幅畫能表現(xiàn)這兩句詩的內容嗎 ? 請說明你的理由。

3、同一詩歌不同版本用語的比較(2005福建卷 )

《與夏十二登岳陽樓 》李白 

問題:詩中的“雁引愁心去”一句,有的版本寫作“雁別秋江去”。你認為哪一句更妙,為什么?

4、不同詩歌相同用詞的比較 (2005湖南卷 )

《與浩初上人同看山寄京華親故》柳宗元和《登崖州城作》李德裕

問題:兩詩都著一“望”字。李詩之“望”在首句,實寫登樓,引領全篇,既表達了對君國的眷念與向往,又蘊含了對“帝京”遙不可及的感傷。柳詩之“望”……

5、不同詩歌描寫同一對象的表現(xiàn)手法比較(2005浙江卷 )

《齊安郡中偶題》杜牧和《暮熱游荷池上》楊萬里

問題:這兩首詩都運用了什么表現(xiàn)手法來刻畫“荷”的形象?

6、不同詩人描寫同一情境所表達的思想感情比較(2005天津卷)

《湖州歌(其六)》汪元量

問題:簡析“大江東去水悠悠”與蘇東坡“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表達的不同情感。

7. 不同詩人對同一歷史事件的觀點比較

《題烏江亭》  杜牧

勝敗兵家事不期,包羞忍恥是男兒.

江東子弟多才俊,卷土重來未可知。

《題烏江亭》 王安石

有戰(zhàn)疲勞壯士哀,中原一敗勢難回。

江東子弟今雖在,肯為君王卷土來?

《夏日絕句》 李清照

生當作人杰,死亦為鬼雄。

至今思項羽,不肯過江東

主要抓兩方面

   鑒賞詩歌的語言主要抓兩個方面:

一是品字析句抓關鍵字詞,首先抓動詞,其次抓形容詞,再抓數(shù)詞、副詞和其他虛詞。可從詞法(詞類活用)、句法(特殊句式)、修辭(擬人等辭格)、意境、音韻、心理感受等角度展開,言之成理即可。
二是分門別類抓語言風格,或樸素自然,或婉約細膩,或清新明麗,或幽默諷刺,或沉郁頓挫,或悲壯慷慨等。

綜合提升專練:

一、閱讀下面兩首詩,完成1-2題。(9分)

官池春雁(其一)

杜甫

自古稻粱多不足,至今鸂鶒亂為群。

且休悵望看春水,更恐歸飛隔暮云。

兩雁

陸游

兩雁東西來,合群以南翔。鏡湖接天臺,海闊天茫茫。

冥飛遠矰弋【1】,長路諳冰霜。君看此氣象,豈復謀稻粱。

正爾下杜陵,已復掠瀟湘。超遙萬里程,燕雀安能量!

注釋:【1】矰弋:射鳥用的箭。

1.下列對兩首詩的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     )(3分)

A.杜詩第四句中“隔暮云”寓意歸鄉(xiāng)之途充滿艱險。

B.陸詩中“鏡湖接天臺”寓意前路迷茫,迷失了方向。

C.陸詩“冥飛”兩句寫雁克服了長路中重重的艱難險阻。

D.兩首詩分別用“鸂鶒”和“燕雀”來反襯雁的形象。

2.比較兩首詩,回答下列問題。(6分)

劉熙載《藝概》說:“詠物隱然只是詠懷,蓋有個我也。”請概括兩首詩中“我”的形象。

答案:

1.(3分)B

2.(6分)杜詩通過塑造雁的形象,寄寓了詩人雖志趣高潔,但為現(xiàn)實所迫無法實現(xiàn)理想,內心充滿矛盾、痛苦的自我形象;陸詩通過塑造雁的形象,寄寓了詩人雖歷盡艱險卻不畏懼,志存高遠、豪情萬丈的自我形象。

二、閱讀下面這首唐詩,完成3-4題。(9分)

送天臺僧

賈島

遠夢歸華頂①,扁舟背岳陽。寒蔬修凈食,夜浪動禪床。

雁過孤峰曉,猿啼一樹霜。身心無別念,余習在詩章。

    【注】①華頂:浙江天臺山主峰名。

3、以下對本詩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3分)

A.第一句寫詩人夢到天臺僧一路遠行回到天臺山,照應了題目中的“送”,情真意切。

B.第二句追憶了天臺僧當時自岳陽乘船趕來的情景,與首句離別形成對比,更顯傷感。

C.頷聯(lián)通過寫天臺僧的飲食和參禪,為讀者塑造了一個嚴格自律、堅持修行的僧人形象。

D.尾聯(lián)寫天臺僧心無別念,唯保留了詩章之好,表達了詩人對天臺僧心性淡泊的肯定。

4.本詩的第三聯(lián)和“楊柳岸,曉風殘月”均為寫景之句,請從藝術手法和表達效果的角度分析其異同。(6分)

答案:

3. B(“乘船趕來”錯,第二句是寫天臺僧從岳陽離開)

4.(6分)同:兩處都運用了想象(虛寫)(1分)和融情于景、(借景抒情、哀景襯哀情)(1分)的手法,以別后清冷之景寄托離別的傷感。(1分)

異:賈詩運用視聽結合(1分),借“雁”“孤峰”“啼猿”“霜”寫僧人的凄涼歸途,表現(xiàn)對友人的關切和擔憂;柳詞以列錦(意象疊加)(1分)的手法,將“楊柳”“曉風”“殘月”等意象并置,想象別后自己所處的環(huán)境,表現(xiàn)自己與戀人分別后的凄苦惆悵。(兩處感情合理即給1分)

三、閱讀下面這首唐詩,完成 5~6 題。(9分)

九日登東山寄昌叔    王安石

城上啼烏破寂寥,思君何處坐岧峣。應須綠酒酬黃菊,何必紅裙弄紫簫。落木云連秋水渡,亂山煙入夕陽橋。淵明久負東籬醉,猶分低心事折腰。

【注】本詩寫于 1051 年,這一年作者 31 歲,任舒州通判。昌叔:王安石妹夫。岧峣:高山。分:甘愿。

5.下列對這首詩的賞析,不恰當?shù)囊豁検牵? 分)

A.第一句運用以動襯靜的手法,以劃破寂靜的烏啼聲,渲染出秋日傍晚的空寂。B.頸聯(lián)詩中有畫,畫中有情,山水秋景,氣韻生動,表現(xiàn)出對美麗景色的喜愛。C.第六句“亂”字,既寫出了群山連綿起伏之狀,也表現(xiàn)出作者內心的紛亂不定。D.本詩既有東山所見實景,也有展開的聯(lián)想,虛實結合,寄托情思,表達心志。

6.這首詩和李白《夢游天姥吟留別》、毛澤東《沁園春·雪》中都提到了“折腰”,“折腰” 各自表達的情感有何不同?請簡要說明。(6 分)

答案:

5.C  (作者并無紛亂不寧、猶豫不決之情,相反作者心志堅定。)

6.王安石詩:表現(xiàn)出對出仕的陶淵明的仰慕,自己也甘愿居下位為國效力。李白詩:表現(xiàn)了對權貴的不滿、抗爭和自己懷才不遇的心聲。毛澤東詞:表現(xiàn)了英雄人物被祖國壯麗秀美景色吸引、并為之傾倒,及對祖國大好河山的

贊美。  (每首說明 2 分,意思相近即可,滿分 6 分。)

四、閱讀下面這首元曲,然后回答問題。(9分)

山坡羊·西湖雜詠春

薛昂夫

山光如淀,湖光如練,一步一個生綃[注]面。叩逋仙,訪坡仙,揀西湖好處都游遍,管甚月明歸路遠。船,休放轉;杯,休放淺。

注 生綃:沒經(jīng)過漂煮的絲織品,可以作畫。

7.下列對這首元曲的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

A.“山坡羊”是曲調;“西湖雜詠”是曲牌名;“春”是題目,與曲子內容相關。

B.“逋仙”指林逋,“坡仙”指蘇東坡,作者將兩人稱為“仙”,表現(xiàn)了對二人的崇拜。

C.“叩逋仙,訪坡仙”,寫作者想要游遍西湖的迫切心情,也體現(xiàn)了西湖豐富的文化底蘊。

D.該曲表達了作者貪戀西湖美景,不管天色已晚、歸途尚遠也要游遍西湖。

答案 A

解析 “山坡羊”是曲牌名,“西湖雜詠”是題目,“春”表示這是“雜詠”中詠“春”的一篇。

8.請從情感的角度分析曲中“船,休放轉;杯,休放淺”與唐代白居易《錢塘湖春行》中的“最愛湖東行不足,綠楊陰里白沙堤”的異同。(6分)

答案 (1)同:都表達了對西湖美景的喜愛以及盡情暢游、流連忘返的愉悅心情。

(2)異:元曲間接抒情,雖夜深路遠,卻不愿劃船返回,還勸友人繼續(xù)飲酒,從側面烘托出作者游西湖的暢快和興奮;唐詩直抒胸臆,“最愛”“行不足”綠楊陰下的白沙堤,直接表達了詩人對西湖的喜愛和愉悅之情。

文章轉自:

本文系轉載,原作者:告知幫您署

    本站是提供個人知識管理的網(wǎng)絡存儲空間,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fā)布,不代表本站觀點。請注意甄別內容中的聯(lián)系方式、誘導購買等信息,謹防詐騙。如發(fā)現(xiàn)有害或侵權內容,請點擊一鍵舉報。
    轉藏 分享 獻花(0

    0條評論

    發(fā)表

    請遵守用戶 評論公約

    類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