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時候看電視劇《西游記》,最喜歡看的是各種妖魔鬼怪的出場,喜歡看以孫悟空為首的徒弟三人一關接一關掃清各種路障的刺激和痛快,而整劇最感無趣的便是途經(jīng)西梁女國的故事,因為沒有妖,沒有魔,總覺得這一關太容易過,也最沒有看點。如若非要尋找一個記憶點的話,大概只有那悠揚婉轉、縈繞耳旁的美妙歌聲了: 鴛鴦雙棲蝶雙飛, 滿園春色惹人醉。 悄悄問圣僧, 女兒美不美? 女兒美不美? 年少不懂女兒劫,看懂方知唐僧難。長大后再看,才知道此難是九九八十一難中唐僧最難跨過的一劫。明槍暗箭、鬼胎妖念尚有孫猴子、豬八戒和沙和尚幫他抵擋,然生劫易渡,情劫難了,誅心之劫,除卻他自己再無任何人有能力相助。 在《西游記》原著中,吳承恩筆下女兒國王與唐僧的情意雖刻畫隱蔽,卻在處處細微中展露無疑。 當聽到女王喚他一同占鳳乘鸞時,唐僧“耳紅面赤,羞答答不敢抬頭”,那種羞澀與靦腆的反應,一如初經(jīng)情事沉浸在戀愛中的少女模樣。盡管是為換取通關文牒西去取經(jīng),假意答應和女王結婚,但身體反應卻是自然流露出的真情實感,明顯不同于面對其他求愛者時所表現(xiàn)出的無視和抗拒。 當女王俏語嬌聲,一句“御弟哥哥,請上龍車,和我同上金鑾寶殿,匹配夫婦去來”時,唐僧立馬失了神,“戰(zhàn)兢兢立站不住,似醉如癡”,全然沒有要掙脫開來的意思,這分明是對女王產(chǎn)生了難以訴說的情感。  最后道別之時,“長老慢下龍車,對女王拱手”,一個“慢”字可見唐僧并不是很急切地想要逃離女王,反而生動描寫出了他的不舍與留戀。而“拱手”一詞更是直白明了,拱手之禮是世間俗家禮事,與佛家雙手合十的標志性動作很是不同。這反映出唐僧此時內心的真實想法:他暫時放下了自己出家人的身份,在這一刻只把自己當做一個還世俗人,與心儀之人分離道珍重。 在那離別時分,唐僧終是把暗藏心底的愛意在外化的行為上表現(xiàn)出來,展現(xiàn)出他身為凡人對情感的本能追求。  在86版西游記電視劇中,導演通過鏡頭將倆人互動的細膩情感加倍放大,把這部分拍得溫情滿滿、唯美動人,劇中深情與遺憾的展現(xiàn)都超過了原著。 龍床在旁,香玉在懷,一句“御弟哥哥”,一句“陛下”,情意涌動。 我們不知道如果沒有蝎子精橫插一腳,唐僧會不會打破戒律清規(guī),隨心而走,與意中人兒緊相隨,常伴今生,管他世上蕓蕓眾生,管他天下殺伐紛爭。  但可以看出來的是,唐三藏確實動情了,而且情難自抑。從他來到女王寢殿,隔著紗帳看到女王嬌軀臥床而手足無措時,我們便知他已經(jīng)凡心胎動。 “你說四大皆空,卻總是緊閉雙眼。要是你睜開眼睛看看我,我不相信你兩眼空空?!?/strong>在寢殿內,面對女王的含情脈脈、步步善誘,唐僧先是滿頭大汗,閉眼不看。爾后終究是忍不住看一了眼,只一眼便眸光深陷,滿含情愫,轉瞬,一聲輕嘆又映出了他身不由己的無奈,唯有用一句“阿彌陀佛”來掩飾心中掀起的波瀾。  女王逼問:“哥哥,你難道真的不喜歡我嗎?”唐僧面露難色,沒有回答,而沉默已然給出了答案:不是不喜歡,而是…… 他不想違背自己的內心,立即給出一個否定答案,但身上的袈裟和肩上的擔子又不允許他表明自己的心意,所以這無聲無言最是扣人心弦。 女王不是看不到他的為難,可她就想讓他直面自己的內心,所以緊緊追纏:“今夜良宵難得,你就答應了我吧!” 唐僧開口向女王解釋:“貧僧已許身佛門,與大唐天子有諾在先,還望女王陛下放了貧僧西去。”末了回頭一望,似是不忍心傷她,安慰道:“來世若有緣分……”  來世若有緣分,如何? 女王說:“我只想今生,不想來世?!?/p> 今生尚不可得,來世又怎能預料? 況且,這一生的思念已耗盡所有力氣,來世我已沒有余力再去找你。 況且,放你西去成佛,我便成就了你的永生永世。 來世,我的來世不會再有你。 我本可以不讓你走,可到底還是選擇了放手。通關文牒蓋上沉重的國印,我終是用了這一世的小愛來成全你心中的大愛。 望著即將遠去的背影,一聲“御弟哥哥”,飽含著多少深情切意,難分難舍,唐僧不會聽不出來,但他帶著抑制與隱忍,只匆匆一瞥便堅定往前走,怕是走遲了看到那雙婆娑淚眼,他會忍不住留下來。 御弟哥哥,為了你,我可放棄這王權富貴,為了我,你可愿打破那戒律清規(guī),和我雙宿雙飛? 女兒國王終究是等不到她想要的答案。 我柔情萬種,他去志更堅。 道不盡聲聲珍重,默默地祝福平安。 遠去矣,遠去矣, 從今后夢縈魂牽。 從今后夢縈魂牽,他在她的夢里,她亦在他的夢里。  年少看不懂女兒劫,更聽不懂女兒情。長大后聽《女兒情》,聽懂方知有一種錯過叫身不由己,有一種離別叫來世若有緣分。 躲過了一劫,錯過了一生。 可這一劫,真的躲過了嗎? 綿綿溫柔鄉(xiāng),悠悠兒女情,月夜深寂時,那個成了佛的御弟哥哥是否會想起舊日花燭之夜尚未說完的那句“來世若有緣分……”?來世,你的來世還會有她嗎? 參考資料: 祁志偉,《試據(jù)<西游記>中的女兒國情節(jié)解讀唐僧形象》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