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每一個熱愛生活、對美好未來充滿憧憬的人,都會喜歡大自然賜予我們的各種花卉,因為花卉是這個美麗世界重要的組成部分。愛情和生命是文學創(chuàng)作的永恒主題,花卉也是攝影的永恒主題。愛好攝影的朋友都會對拍攝花卉有著不同程度的興趣,因而花卉也就自然成為了我們經(jīng)常拍攝的主要題材之一。 那么,一副優(yōu)秀的花卉圖片,應具備哪些條件和因素呢?個人認為至少要有吸引人的主題、完美的用光、簡潔的構(gòu)圖、和諧的色調(diào)。這四個要素既獨立存在,又相互融合不可分割,共同托舉著一幅花卉作品的藝術(shù)價值和觀賞價值。能不能掌握和處理好這四個要素,便是成敗的關(guān)鍵。究竟怎樣才能拍出一幅好作品呢?下面,我就圍繞“花卉拍攝技巧與后期制作”這個話題,談?wù)勛约旱囊稽c粗淺認識和體會。 一、關(guān)于前期拍攝技巧 1.拍前的觀察。花有千百種,特點各不同。不同季節(jié)、不同類別和品種的花卉,都有其不同的生長特點和觀賞點,有的靠艷麗的色彩奪目,如牡丹;有的靠曼妙多姿的形態(tài)示美,如菊花;還有的靠枝莖的曲直線條引人駐足,如梅花;有的花葉很別致,有的花蕊很新奇,還有的花卉自身排列出了圖案美、形式美……等等。因此,拍攝前務(wù)必要用心觀察,去發(fā)現(xiàn)不同花卉的魅力所在,并靜心思考一下怎樣拍、從哪個角度拍等問題,有了一個基本構(gòu)思后再上手拍攝。盡量避免到場就拍、舉機就拍,急燥輕率地頻頻按動快門,最后回家一瞧,拍的真不少,沒有一張好。 2.鮮明的主題。攝影同寫文章一樣,都必須有一個鮮明的主題,表述什么、展示什么、傳遞什么信息等,一切鋪墊都要為主題服務(wù)?;ɑ軘z影更是如此,必須有、而且也只能有一個主題,不能包羅萬象,面面俱到。在實際拍攝中,要“美中選優(yōu)”,盡量選擇那些形態(tài)完整優(yōu)美、外表嬌嫩干凈的花朵拍攝。同時,是橫拍還是豎拍?是拍整體還是拍局部?用多大光圈、快門、白平衡、感光度?等等,都要用心去比較、調(diào)整和取舍。最后通過合適的技術(shù)方法把花卉最引人入勝的地方突出出來,起碼要把最精彩的部分拍清晰。 3.完美的用光。曾有名家說過“畫家是用顏料作畫,攝影家是用光線作畫”,這是很有道理的。攝影藝術(shù)在本質(zhì)上就是光影藝術(shù),因此,完美的影調(diào)就是最美的攝影語言之一。在花卉攝影的用光方面,有人總結(jié)出了“順光平,逆光陰,側(cè)光潤,頂光硬”之訣,很有指導意義。其含義就是:順光照射下的花朵,受光均勻,但質(zhì)感平淡;逆光環(huán)境下的花朵,輪廓鮮明,但主體陰暗渾沌;側(cè)光中的花朵,生動鮮活,質(zhì)感豐富;而光線接近垂直角度時被照亮的花朵,則反差強烈,表現(xiàn)蒼白,視覺最差。因此,根據(jù)這一特點,要盡量避免在正午陽光最強時拍攝花卉。雨后的清晨是拍攝花卉的最佳時段,花卉潔凈嬌艷,空氣清新,透視度好,最能展現(xiàn)花卉唯美影調(diào)和細膩質(zhì)感;多云天氣也是不錯的選擇,光線柔和,漫射光源豐富,能很好地展示花卉的細節(jié)。以上歸結(jié)為一句話就是:多用側(cè)光和側(cè)逆光,少用順光,不用頂光。 4. 簡潔的構(gòu)圖。畫家作畫用的是“加法”,不斷添加色彩;而攝影家拍片應用“減法”,剔除糟粕和多余,只表現(xiàn)自己需要的部分。在攝影的各類題材中,花卉攝影是對構(gòu)圖要求最高的題材之一,就是要把那些沒有用的或者干擾主題的景物排除回避掉,使畫面盡量簡潔,主題更加突出。因此,常用以下方法去實現(xiàn):一是在保證主體清晰的前提下,用近距離、大光圈虛化背景;二是利用長焦鏡頭視野面較窄的特點,排除回避掉周圍雜物;三是通過后期加工修飾。花卉構(gòu)圖,看似簡單,但同樣有令人頭痛的問題,比如有時受條件所限,主題或背景、或周圍物體無法移動,無論用“九宮格”或“對角線”或“三角形”哪種構(gòu)圖方式,都不盡如意。這時也不必墨守陳規(guī),不妨學習借鑒一下美術(shù)、電影、電視中的一些藝術(shù)手法,拓展思路,嘗試一下自己的創(chuàng)新。 5. 和諧的色彩?;ɑ苌畹萌藗兊南矏?,不僅在其芳香,還在其炫麗的色彩和多姿的形態(tài)。所以一幅花卉圖片,一定要有準確、自然、和諧的色調(diào)。每種花卉都有自己的色彩特點,要根據(jù)不同的主題、不同的光線條件和不同的背景,確定自己要采用的色調(diào)。大紅大綠,雖然刺眼,但處理得好,也艷麗悅目;輕描淡寫,雖然平淡,如運用得當,亦顯素淡清雅,令人賞心。不論以冷調(diào)為主或以暖調(diào)為主,只要操作得當,就能“濃妝淡抹總相宜”,造就好片。 二、關(guān)于后期制作 1.加工潤色。針對原圖的不足,運用PS、Lr等軟件對圖片整體或局部進行必要的加工。主要有:裁剪、二次構(gòu)圖;調(diào)整色相色調(diào)、明暗對比度、色彩飽和度、銳度;校正畸變、除雜色紫邊、去斑降噪等等。通過加工,要使畫面清新干凈,明暗有度,色彩得當,層次清晰,主題突出。 2.添加文字。一幅好的花卉作品,也是一件文化載體,可承載和傳播中華燦爛文化。比如梅、蘭、竹、菊,被人們贊稱為“四君子”,從古至今,多少文人墨客廣為傳頌,其精神、其氣節(jié)、其品格一直鼓舞和激勵著中華兒女。所以,在后期加工圖片時,可針對所拍花卉種類,在畫面適當位置添加一兩句或者一首唐詩、宋詞,使作品更具文化內(nèi)涵,更有韻味和意味。 3.加框或擴邊。加框就是給圖片添加精美鏡框。這個很簡單,既可自己用軟件制作,也可網(wǎng)上下載,根據(jù)個人喜好而定。擴邊就是根據(jù)需要,在圖片的四邊中選取某一邊加以擴寬,用于添加某些重要文字記錄,比如拍攝參數(shù)、拍攝的時間地點、人物事件等等。 最后,關(guān)于花卉作品能否通過前期和后期技術(shù)呈現(xiàn)“大片”效果的問題,這個真不好說。花卉作品中有很多精品、極品,但是否屬于“大片”,似乎還沒有一個明確的衡量標準。參觀、參加過一些攝影展和作品評選活動,其中最多的還是風光、人文、新聞紀實、社會生活類的作品,而花卉類的作品很少,有的甚至沒有。由此,個人感覺:前幾類作品似乎是“大哥”,而花卉類作品則是“小弟”;前幾類屬于“大家閨秀”,而花卉類則屬于“小家碧玉”,要感召社會,激發(fā)和引導人們的思想行為,當然還要靠“老大”擔當重任,沖在前頭。當然,也不能輕視花卉的地位和作用,有了它,我們攝影圈的創(chuàng)作題材會更加豐富多彩;有了它,我們的生活會更加春意盎然。 以上之言,個人淺見,僅供參考。附上幾幅圖片,以求拋磚引玉。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