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原來問題非常的復雜:刻手不好,《蘭亭序》也會成《爨寶子碑》,刻手好,東魏也會有趙孟頫嗎?爨字音同“竄出”的竄。 我是一人。這件事情比想象中的復雜,題目內(nèi)容取自,沙孟海先生的《兩晉南北朝書跡的寫體與刻體蘭亭帖爭論的關鍵問題》,這篇文章發(fā)表于特定時間的特定事件。 【沙孟海在特定的事件對于某個問題表達觀點,這樣的話不足盡信。】 僅僅從題目中就出現(xiàn)了沙孟海、《蘭亭序》、《爨寶子碑》、趙孟頫。這件事情還和幾十年前的“蘭亭論辯”有一定的關系。 沙孟海(1900年—1992年),原名文若,字孟海。曾任浙江大學中文系教授、浙江美術學院教授、西泠印社社長、西泠書畫院院長、浙江省博物館名譽館長、中國書法家協(xié)會副主席。 沙孟海書法的取法是什么方向的呢? 北京大學教授陳玉龍曾評價:“縱觀20世紀中國書壇,真正憑深厚書法功力勝出,達力可扛鼎境界者,要數(shù)康有為、于右任、李志敏、沙孟海等幾人?!?/p> 康有為、于右任、李志敏、沙孟海的書法取法,不同《蘭亭集序》和趙孟頫。 什么是蘭亭論辯? 蘭亭論辯是新中國以來書法史上的一次關于《蘭亭集序》真?zhèn)蔚挠懻摗?/p> 沙孟海先生這一篇《兩晉南北朝書跡的寫體與刻體蘭亭帖爭論的關鍵問題》,就是在這個特定時期,表達了自己的觀點的方向。 關于《爨寶子碑》。 《爨寶子碑》全稱《晉故振威將軍建寧太守爨府君墓碑》,此碑刻于東晉太亨四年,即義熙元年(公元405年)。清乾隆四十三年(公元1778年)出土于云南曲靖南70里揚旗田。碑高190厘米,寬71厘米。 特別注意:王羲之生卒:一說公元303-361,一說公元321-379?!鹅鄬氉颖妨⒂诠?05年?!短m亭集序》和《爨寶子碑》算是同一時期的。 當時蘭亭論辯,討論《蘭亭集序》的種種,當然包括真?zhèn)?,或者到底多少資料不準確,不正確。 【一人有感】 這件事情是一個特定事件,各有各的觀點。當時就各有觀點,如果想要了解,可以收集當時的一些資料。 東魏時代想要出現(xiàn)趙孟頫是沒有可能的,東魏(公元534年―公元550年)北朝朝代之一,從北魏分裂出來。 我個人非常喜歡王羲之和趙孟頫一脈的書法。 書法當然會有討論,你有的觀點,我有我的看法。但是在某個特定事件中,需要多收集一些資料再做判斷。 以我的知識,盡可能地客觀求真。能力有限,也有一定的取舍。如有補充,歡迎大家一起討論,一起進步。 我是一人,喜歡書畫和藝術相關,關注我。2020年1月22日滬。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