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書海泛舟,人間清歡 這是書語人間為你解讀的第366本書 《一平米健身》 今天,靈遙將為你帶來一本新書,名字叫做《一平米健身:硬派健身》。幾乎所有人,都想要運動健身,然而,并不是所有的人都在健身。像是沒時間、開銷太大、家附近沒有好的健身房、不知道該如何開始訓練……似乎都可以做為一個「不去健身」的理由。其實,你如果有類似的想法,那么只能說,你從一開始便想錯了。—— 誰說運動一定要持續(xù)40分鐘?好的燃脂運動,1分鐘也能刷脂、塑形!—— 誰說塑形一定要去健身房?只要有根彈力帶,家里便能打造健身房!—— 誰說健身一定要辦卡請私教的?跟著app練當然也可以!只要你想,你同樣可以在只有1平方米的空間里塑造出大胸、細腰、翹臀、長腿。現(xiàn)在,便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健身教練、知乎健身高贊答主斌卡是如何幫助數(shù)以萬計的人做到這一點吧~01. 減肥,比管住嘴更重要的,是邁開腿 一談到減肥,大家都聽說過所謂的「管住嘴,邁開腿」,也普遍都承認,想要減肥,控制飲食,和增加運動量都是必須的。然而,大多數(shù)人在想到減肥時,往往會記得前面那半句,克扣自己的飲食,不吃或者少吃晚飯,而不是加強鍛煉。結果,那些有過節(jié)食經歷的人,最終在長時間內(大約等于4年),體重都先后恢復到了節(jié)食以前,甚至有超過40%的人,比節(jié)食前更重了。因為,很簡單,節(jié)食減肥非但無法提高你的基礎代謝,還會降低你的日常支出,給你的大腦釋放一個「Ta現(xiàn)在處于危機狀態(tài)下,必須要儲存更多的能量才能夠活下去」的信號。這也意味著,你在停止「節(jié)食減肥」這一行動,繼續(xù)按照平日里方法吃飯后,一定會陷入到「能量攝入超標」的困境里。因此,你必須要換一個更加科學的方式,也就是用「運動健身」的方式來塑造好身材。02. 久坐不動,如何開始效果更好? 作為一個曾經的「鍛煉困難戶」,最困擾靈遙的一個點莫過于,長期不鍛煉導致的心血管水平有限,耐力嚴重不足,稍微一跑跑步,跟著教練跳跳操,便上氣不接下氣,渾身酸疼,只想回到床上去冬眠。 如果你也是如此,那么靈遙只想告訴你,你和我都被騙了!因為,人體根本就不是你以為的那樣,先消耗水分,然后再消耗脂肪,而是從有氧運動過開始的那一秒,脂肪便已經開始在燃燒了?。。?/strong>另外,有別于有氧運動,力量訓練才是真正的刷脂利器。一方面,力量訓練練出來的肌肉,能夠讓你身上的肉看起來更結實,人也會更顯瘦,另一方面,力量訓練練出來的肌肉,能夠增加你的基礎代謝率,讓你養(yǎng)成「吃不胖」的易瘦體質。因此,不要再把「跑步40分鐘太累,我堅持不下來」當成是不鍛煉的借口。你只要能夠從沙發(fā)和凳子上站起來,做個10-15分鐘的高強度燃脂運動,或是做一下力量訓練,也是能夠起到刷脂、塑形的功效噠~讀了前面的內容后,你也許也會想要穿上運動服和運動鞋,去健身房或是操場上試試身手。如果你是去健身房,跟著教練練習,或是上大課還好,如果是打算自己在家里的練習,那么,你為了保證鍛煉效果,不妨先弄清這5件事再開始。作為一個初學者,十之八九都會面臨發(fā)力點不對這個問題。比如俯臥撐這個動作,就包含了很多肌肉和關節(jié)都運動,而,很多初學者卻會因為找不到胸肌發(fā)力的感覺,盲目地用肱三頭肌和三頭肌前束來發(fā)力。結果,練完俯臥撐后,很多人的直觀感受便是肩膀和胳膊疼得個不行,胸部毫無感覺。因此,剛開始訓練時,你如果不想要去健身房練器械,那么便要買根彈力帶,來找目標肌群發(fā)力的感覺,再有針對性地訓練,一點點把薄弱的肌肉給練起來。在保證了發(fā)力點正確后,我們便可以來考慮一周鍛煉幾次,以及每次都練哪里了。 訓練頻率一直都是困擾大家的問題之一。有的養(yǎng)生書說,最好一次40分鐘,一周3次,但是,《明年更年輕》這本書卻建議你一周保持6天的鍛煉。但是,由于肌肉的恢復既需要休息時間,也需要充足的營養(yǎng)攝入,因此,你如果本來時間就很緊張,那么最好一周訓練3-4次左右。第一類是「一分法」,簡單來說就是全身訓練,適合一周一練,或是想要極限燃脂的人群。 在按照「一分法」訓練時,你最好采取小重量、大密度、短間隙的訓練方式,來刺激總體乳酸,使得激素分泌更旺盛,訓練效果更好。第二類是「二分法」,把上半身和下半身大肌群給分開練,分別安排在2天,適合一周兩練,有1-2天間隙的人。其中,上半身的主要肌群訓練有胸 + 背 + 肩膀,下半身則以臀腿 + 腰為主。第三類是「三分法」,也是經典的大肌群訓練法,是指將訓練部位分為三大塊,著眼于胸、背、臀腿這三大塊身體最主要的大肌群來訓練,是最基礎的部位訓練安排。但是,使用「三分法」訓練時,也不要放棄了所有小肌群的訓練,而是要把小肌群訓練和大肌群訓練給結合起來,比如,把胸肌 + 肱三頭肌放在一起訓練,把臀腿和小腿放在一起訓練。 第四類是「四分法」和「五分法」,其中,四分法是把訓練部位分為四大塊,分別是胸、背、臀腿、肩背來訓練,五分法則是會把訓練部分分為五大塊,分別是胸、背、臀腿、肩、臂來訓練。這樣的訓練方法,最大的優(yōu)勢便是能夠在整體塑形的同時,針對性地強化細節(jié)的訓練,幫助男性擁有更有維度的上半身線條,和幫助女性擁有更緊致的手臂線條。說完了訓練頻率后,我們來說一下訓練的核心部分,每一次的訓練動作,到底要選多重的?做多久?歇多久?先說「負荷」,不少朋友都有看到過8-12次這樣的數(shù)字,或是聽到過「力竭」這個詞語,這主要因為訓練都是以「力竭」為主要目的,都保證自己在動作標準和安全的情況下,練到自己做不下去為止。因此,你在制定計劃時,也應該使用你能夠使用的最大重量,練到力竭為止。接著,我們再來說組間間隙,也就是兩組動作之間休息的時間。它最本質的目的,是讓身體在每組訓練中消耗的能量得到恢復,一般來說60-90秒是比較合適的。當然,你如果是剛剛開始訓練,為了安全和動作的標準,請選擇相對較輕的重量,然后再逐漸地增加負荷。知道了該練哪兒,練幾次,休息多久后,我們便要來到一個不少朋友都會忽略問題了:我們該選擇哪些動作組成我們的訓練計劃,以及,如何合理地安排它們之間的動作順序呢?毫無疑問,健身訓練的動作順序會顯著影響到力量的增長效果,和運動的疲勞程度。換句話說,你如果訓練順序不當,不僅很有可能達不到最好的訓練效果,還很容易感到疲勞、受傷。因此,一般來說,你最好在力量運動前先熱熱身,然后先做大重量的綜合動作,再做小重量的針對動作,最后再練習核心。而,你如果想要減脂,則可以在核心后加入有氧或是HIIT,最后才是系統(tǒng)的拉伸。因為,在大多數(shù)訓練里,一個針對大肌群的動作訓練,都能夠刺激到多塊肌肉,和多個關節(jié)的活動,無論是刺激目標肌群增長,還是從較大程度上改善體型都是很有幫助的。比如,夏天街頭迎面走來一個人,你也許無法判斷Ta的手臂上有沒有拜拜肉,腳腕是不是夠纖細,但一定能夠從Ta胸、腰、臀和身高的比例,來初步判斷這個人身材好不好。而,練完了這些大肌群后,你的小肌群和神經系統(tǒng),即便有些疲勞,也會因為動作本身對身體肌肉要求不高,不容易受傷。因此,像是深蹲、硬拉、啞鈴劃船、引體向上一類的大肌群訓練,一定要優(yōu)先做,把好鋼用到刀刃上呀~5. 熱身和拉伸怎么做?訓前訓后 最后,靈遙想和大家說一下不少人都容易忽略的「訓練熱身」。之所以要熱身,主要是因為肌肉和肌腱本身都是有粘彈性的,在日常狀態(tài)下,像是涂滿了502膠水的車軸,是僵硬和阻塞的。因此,你如果不熱身,一上來便進行大重量、高強度的訓練,便很容易拉傷。因此,在力量訓練前,你一定要先熱熱身,來提高溫身體的溫度,激活你打算訓練的目標肌群,提高你的鍛煉效果。 除了運動前要熱身,運動后的拉伸也很重要,它不僅能夠增加你的力量和柔韌性,提高你的運動效果,還能夠放松目標肌群,緩解肌肉疼痛。這一篇文章里,我們聊到健身對減脂這件事情的幫助,以及,在沒有錢去健身房和請私教時,如何制定科學有效的計劃,在家里便能夠輕松減脂、塑形。明天,我們將繼續(xù)聊聊,在運動中,都有哪些高效燃脂的有氧運動,和打掃好身材的力量訓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