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調釣是釣魚運動中很重要的一環(huán),調釣又分為釣靈或者釣鈍。在實際應用中,調釣總是會給人一種模糊不清的界限,今天就跟大家具體討論調四釣二這種調釣方法分析釣靈或者釣鈍情況下的不同魚情。 “調四釣二”是釣靈和釣鈍的平衡點,我們調四目釣兩目的時候是一鉤觸底一鉤懸浮的,我們通過增加鉛皮的重量,這時調目還是四目,但釣目就會發(fā)生變化。這個變化是根據增加鉛皮的重量來計算的,比如我們增加了1克的鉛皮,這時候可能浮漂的釣目會變成一目,這時就是釣鈍,同樣的這時候減去1克的鉛皮的重量,那么釣目這時候就會比兩目多,這時候就是釣靈。 釣鈍示意圖
如何判斷調釣是否過于靈敏?比如“調四釣二”對于魚情來說非常的合適,頓口即中魚,這時候如果改釣“調五目釣兩目”,當魚情是頓口時,有時候能釣到魚,有時候卻釣不到魚,那么這就是釣的過于靈敏了。 鉤餌懸浮代表靈,鉤餌觸底代表鈍
如果以調四目釣兩目為平衡點,當有小雜魚鬧鉤時,我們將調釣改為調三目釣兩目,稍微遲鈍一點,再下鉤發(fā)現魚情剛好適合,根據這樣的魚情,再將浮漂改為調三目釣三目就是過于遲鈍了。 魚鉤在上嘴唇,代表釣的靈
釣魚的時最開始用“調四釣二”上魚效果很好,突然發(fā)現浮漂雖然有動作,但提竿卻不中魚了,這時候我們可以通過判斷有沒有小雜魚鬧鉤,還是我們所釣的目標魚發(fā)生適口性不佳的情況——吃餌無力或者小雜魚嘴太小吃不進餌料,這時候釣的過于靈敏就會發(fā)生提竿不中魚的情況,這種情況就是釣的過于靈敏。
我們在垂釣中,如果發(fā)送浮漂是頂起來的,而不是向下頓,那么從浮漂表現的情況,我們就可以判斷出我們是釣的過于遲鈍了。 當釣的過于遲鈍的時候,我們的餌料肯定是雙鉤躺底或者是連子線都是躺底的,甚至是我們的鉛墜都是躺底的,這時候魚吃餌的時候會有抬頭的動作,隨著魚抬頭我們的浮漂這時候的漂像就是慢慢頂起來的。 通過觀察魚鉤所鉤在魚嘴唇的位置我們也會發(fā)現我們釣的過于遲鈍,如果我們的鉤子是鉤在魚的下嘴唇,那么毫無疑問我們釣的肯定是過于遲鈍了,因為鉤子這時候肯定是到底的,而不是懸浮的,因為懸浮的鉤子,在我們提竿的時候魚鉤肯定是鉤在魚的上嘴唇。 魚鉤接近下嘴唇,代表釣的過鈍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