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就在一個月前,我在外面看到一條新聞。大概意思是,佳能官方確認將專注RF卡口新鏡頭,不再推出新的EF卡口鏡頭了。除非市場有要求,否則不會開發(fā)新的EF卡口鏡頭。 說實話,我是不信。 盡管EF卡口的未來已經看不到太多的光明,但它已經存在33年了。當EF卡口在1987年推出的時候,它是取代了佳能FD卡口。很多人無法理解,佳能為什么不再生產FD卡口鏡頭,現在應該明白,和EF卡口一樣,只是完成了歷史使命而已。下一個會更精彩,RF卡口看你的了。 對于EF卡口,除了沒有超大光圈,確實沒有“空白”的鏡頭,移軸鏡頭、魚眼鏡頭、微距鏡頭、超廣角鏡頭和超遠攝鏡頭都已經投放市場。 紅圈中也有狗頭 一直以來,大家都以“紅圈”為傲,特指“L頭”,這里的L代表Luxury(高級豪華)之意。在佳能的鏡頭體系中,所有L鏡頭都代表最高的光學素質。鏡筒前有一道紅圈,很容易辨認。那么是不是所有L頭,都是上品嗎?還真不是。 EF 24-105mm f/4L IS II USM 閑魚上交易量最大的紅圈鏡頭之一。 優(yōu)勢?售價便宜呀,一代的話二手3000元都不到(有著佳能最狗紅圈之稱),二代全新拆機頭的話(5000元左右),配合全畫幅機身,焦段太方便了。缺點?畫質真的不行,肉呀!中心畫質相比上一代改善了一些,但邊緣畫質基本還是跟一代差不多。唯一欣慰的是,防抖比一代強一些。 選擇EF 24-105mm f/4L IS II USM,如果你是為了方便,那就對了。等你有了更高的追求,賣了,再換。 EF 17-40mm f/4L USM 這個鏡頭,包含了17mm、24mm、35mm等常用焦段,風景和環(huán)境人像兼具。 缺點?個體差異大,跑焦大概率,廣角端畸變控制爛,光圈太小,雖然全開銳度還不錯,另外,沒有防抖。然而,每只頭都有其自身的價值,就看你站在什么角度來審視了,別忘了售價才3600元呀!它也是很多人上手的第一個紅圈鏡頭。 在廣角焦段,其實佳能有很多鏡頭可以選擇。要不要17-55取決于打不打算將來上全幅。17-40和16-35就是個錢的問題,愿意花錢上16-35,性價比優(yōu)先上17-40,這只鏡頭老狼一直保留著,原因是,廣角使用率太低,16-35太貴。二手市場,17-40的交易量比24-105要少。 EF 70-300mm f/4-5.6L IS USM 看著很拉風,但在很多論壇上,胖白被批“偽紅圈”,可能和它的設計有關,外變焦,伸出來的時候造型很奇怪,變焦環(huán)居然在對焦環(huán)前邊。幾年前,有個機會拍鳥,用過一次,明顯感覺70-200mm端,70-200/2.8L II強出70-300/4-5.6L幾檔次。小白兔整體畫質肯定強過胖白,而且恒定F2.8光圈優(yōu)勢太大了,能忍受重量,價格,體積,還是小白兔才是首選。 究竟什么才是最理想的紅圈呢? 1、各擋光圈下畫質穩(wěn)定,最大光圈要可用; 2、USM馬達,保證對焦的速度和精度; 3、色彩還原準確,不僅僅中心,邊緣銳度要優(yōu)秀; 4、耐用,鏡頭整體的精度受環(huán)境影響要小; 5、盡可能少跑焦。 什么才是最值得買的紅圈呢? 定焦優(yōu)先35L, 50L, 85L、135L。 大三元必須要買的,通常配置的順序是EF 16-35mm f/2.8L III USM、EF 24-70mm f/2.8L II USM、EF 70-200mm f/2.8L IS III USM。16-35mm風光,24-70mm焦段常用,70-200mm看似長焦,其實通吃。這些鏡頭大家都很熟悉,就不一一點評了。總之一句話:人不識貨,錢識貨。在鏡頭上,讓錢做決定一定沒有錯。 小三元的鏡頭成像優(yōu)秀,重量又輕,應該說是很理想的選擇,但是,一旦你買了小三元,從那一天開始,就會惦記大三元。你可以去閑魚上看看,各個品牌小三元有多少在賣。 當然,佳能的未來在RF卡口。 春節(jié)特惠 兩機四鏡 大三元雙肩攝影包戶外運動休閑包原價:439元 年底優(yōu)惠價:339元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