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歲月正在用實力證明,它不止是讓人發(fā)福的豬飼料,還是讓人頭禿的脫毛膏。 對于步入而立之年的90后們,“禿如其來”的中年危機令他們窒息。山西就有個28歲的小伙子,180cm身高,70Kg體重,可惜年紀輕輕就面臨“絕頂”困局,未老先禿,外形酷似大叔,四年時間相親近30次仍然單身。 他表示,大部分人見面后就說不合適,嫌棄他的身高長相,介意他禿頂。他認為自己相親不成功的原因是丑,并建議大家:不要以貌取人。關于外貌問題,網友們對他的禿頂給予了充分肯定,還針對禿頂給出了具體改進意見,比如剃光頭或是植發(fā)。有些網友還給出了其它改進意見,比如健身。這個小伙子確實不丑,但他卻一口咬定“別人嫌他丑”,因為“丑”是他給自己的自我設限。有種丑叫“別人一定會嫌我丑” 自我設限(self-handicapping)是一種普遍現象,在做一件事情時,有些人會在事情進展的過程中創(chuàng)造某種看起來有說服力的“障礙”,這個“障礙”也確實容易導致事情失敗,卻通常不是導致失敗的致命傷。就像職場人在工作中擔心任務失敗時,寧愿說自己有拖延癥、強迫癥,也不愿承認自己工作能力有問題。自我設限的人其實很渴望獲得成功,就像開篇提到的小伙子,能夠相30次親,說明這個小伙子還是非??释搯蔚?,在采訪中他也表示,自己會很疼老婆,會好好對待未來的她。可以看出他希望展示自己的優(yōu)點,并維持一個正向的自我評價。 在30次失敗的相親經歷后,這個小伙子為了避免再次失敗對自我評價的傷害,就會像那些自稱有拖延癥的職場人,故意找一個看起來很有說服力的“障礙”——丑。自我設限的獨特魅力在于讓失敗者輸得心安理得,但這種舒適感是有副作用的,會影響自我設限者的“心理高度”。科學家做過一個“跳蚤實驗”,跳蚤是“跳高健將”,彈跳高度超過自己身長的100倍,但是科學家把它們關進玻璃罩,并逐漸降低玻璃罩高度,使玻璃罩高度接近桌面,最后打開玻璃罩,這些跳蚤竟然不再彈跳,變成了“爬蚤”。 自我設限就是限制我們“心理高度”的隱形玻璃罩,而“心理高度”低了,行為表現就會不一樣。有個自稱懶惰的高中生,學習成績不好卻不敢努力學習,因為他怕努力了成績依然不好,別人就會笑話他能力差,而不努力的話,就可以說因為自己沒努力,而不是能力差。同理,自認為丑的小伙子也不會好好打扮自己,原因同上。而這些行為只會降低事情成功的概率。 
一個人失敗的最大原因,是對自己的能力缺乏充分的信心,甚至以為自己必將失敗無疑?!惶m克林 當一個人長時間說自己因丑、禿頂而找不到女朋友,最后可能真的孤獨終老。但失敗的原因并不是丑或禿頂,而是別人還沒拒絕他, 他卻先拒絕了自己。 人為什么要先拒絕自己? 自我設限雖不是有效解決問題的策略,卻能暫時維護人的自我價值感。— 自我保護 — 有學者認為,失敗會威脅到個人的自我價值,因為失敗會被解釋為能力低,能力低又與低自我價值等價。人為了保護自己的自我價值感,只有兩種方式: 2. 避免失敗帶來的消極反應,自我設限就是這么一種自我保護(self-protection)的策略。 設置“丑”這個障礙后,如果相親再失敗,他自己和身邊的人都會自然而然地把原因歸結到“丑”這個障礙上,從而避免面對失敗真正的原因,達到自我保護的目的,因為在中國傳統(tǒng)觀念中,丑并不算男人的缺點。這種自我設限能夠有效轉移他人注意力,從而隱藏當事人不想暴露的真實問題。— 自我提升 — 除了自我保護,有些人還能通過自我設限提升自己在他人心中的形象。 自我設限雖然會降低成功概率,卻不等于100%的失敗,一旦獲得成功的結果,自我設限者就有了吹噓的資本,因為在困難條件下仍然獲得了成功。這就像在考試前說自己并沒有好好復習,最后卻考了滿分的效果,會讓別人覺得自己格外有能力,從而達到自我提升(self-enhancement)的目的。 還有研究者認為,印象管理(impression management)也可能是產生自我設限行為的動機之一。 有些人很重視別人對自己的看法,只想在別人面前展現自己的能力優(yōu)勢,隱藏自己的能力欠缺,他們害怕自己的表現達不到他人的預期時,也會通過自我設限減少別人對自己的失望。 雖然有些人的自我設限是一種策略性的行為計劃,但這只是一種自我欺騙策略,長期自我設限,只會更嚴重地損害自我價值感,產生更大的自我設限需要,形成惡性循環(huán),使人進入連續(xù)失敗的境地。 其實,壹讀君很想告訴這個小伙子一個對他不利的好消息。 這位禿頂小伙子在自我設限為丑的同時,也做了一個“外部歸因”:姑娘們嫌棄他丑。
現在社會確實很多人是“顏控”,有不少生物進化學研究表明“顏控”存在充分的科學依據,但世界上也有很多人完全不受影響。 發(fā)際線同樣失守的英國演員兼制片人裘德·洛,禿頂對他的盛世美顏有毀滅性打擊,但作為47歲的禿頂真大叔,裘德·洛照樣娶到比自己小15歲的心理醫(yī)師女友菲利帕·科恩。
 此處,應該有不少人會說:“廢話!人家裘德·洛什么水平!”確實,就算裘德·洛的顏值真低于常規(guī)水平,也會有人愛他,且愿意嫁給他,因為世界上除了“顏性戀”還有“智性戀”。中國有句古話“郎才女貌”,相比相貌男人的才華更加重要,裘德·洛雖然顏值衰退,卻才華依舊。當一個人智力超群,或在某一領域有著獨特的才華、見識,依然能對別人產生超強的吸引力,這種吸引力來自“性感的大腦”,這種吸引力也比性感的外貌更持久。除了“智性戀”可以讓人放棄對顏值的執(zhí)著,“錢性戀”也能讓不少人忽略顏值的重要性。 總之,導致這個小伙子相親30次依舊單身的原因不是“丑”,而是認定別人會嫌棄自己的丑的自我設限,以及自我設限后心安理得拒絕努力、拒絕改變的狀態(tài)。 石偉, 黃希庭. 自我設限及其研究范型和影響因素[J]. 心理科學進展, 2004, 12(1):72-78.楊健梅[1]. 運動領域中自我設限的研究進展和方向[J]. 武漢體育學院學報, 2005(1).王兆萍. 貧困文化的性質和功能[J]. 社會科學, 2005(4).韓振華. 早期儒家與德性倫理學:儒學研究中的相對主義話題——兼與安樂哲、羅思文商榷[J]. 倫理學研究(3):139-144 147.自我設限的跳蚤[J]. 人力資源, 2009(21):76-7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