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距中國東海岸700多公里處,南北走向分布著近500個大大小小的島嶼,形成總長1000多公里的島鏈,被稱作“琉球群島”。 最大的兩座,沖繩島1200余平方公里,奄美大島700余平方公里。二戰(zhàn)末期,日軍曾于此地負隅頑抗,同美軍展開了一場激烈血腥的戰(zhàn)役,日軍陣亡10萬人,美軍陣亡2萬人。 隨著史料逐步解密,在日本不得不接受《波茨坦公告》,歸還一切掠占別國領(lǐng)土前,曾喪心病狂下達“玉碎令”,日軍牛島滿所部共屠戮島民26萬余。 難道琉球民眾不是日本國民?為什么下手如此之狠毒?這期間隱藏著哪些不為人知的秘密?讓歷史帶著我們,一步步揭開真相。 琉球群島在隋唐時期,始稱“琉虬”,元時稱“琉求”。依照客家話的理解,意指海面上散亂分布著大小不一的島嶼。距中華上邦并不遙遠的琉球,始終和中原政權(quán)維系著緊密聯(lián)系。 琉球古都首里遺跡 明洪武年,應(yīng)琉球國王請求,朱元璋賜閩人三十六姓前往歸籍。嘉靖年,在浙江被擊潰的倭寇,逃到琉球境。被琉球王子派兵殲滅,救出所掠明朝百姓六人并送還。 琉球王國世代接受中原政權(quán)冊封,稱臣納貢。他們極為仰慕中華文化,連王宮都是西望中華,而非坐北朝南。 十七世紀末,日本諸侯薩摩藩強迫琉球割讓奄美群島,并逐步實施吞并陰謀。此時的琉球,處于明面仍為清朝藩屬,實際被日本控制的尷尬境地。 即使處境如此艱難,琉球的官方文字依然通行漢字。 這一切,在1879年戛然而止。隨著清朝沒落而日本崛起,日方派遣大批武裝人員,逼迫琉球王退位交出權(quán)力,并在4月“廢琉置縣”。隨后大肆搶奪破壞文書檔案,銷毀證據(jù)。 琉球漢服居民 從此時起,琉球被滅國,成了日本下轄的沖繩縣。 在日本謀奪琉球期間,還一手炮制“牡丹社事件”,意圖吞并臺灣。 1871年,60余琉球人乘船出海遭遇臺風,漂流到臺南高山族牡丹社的地盤上,雙方起了沖突,50余琉球人被殺。1874年,日本以“殺害琉球人就是殺害日本人”為由,出兵侵略臺灣。 琉球末代國王尚泰 期間日本公使柳原前光與清總理大臣毛熙昶之間的交涉對答,便是鐵證:
毛大人的意思再明白不過,這本是清國的家事,你日本卻來過問,真是狗拿耗子。 然而清廷糜弱列強覬覦,已是自顧不暇,琉球被占更是鞭長莫及。 傳統(tǒng)節(jié)日保存至今 詩人聞一多在作品《七子之歌》中,也提到過琉球:
此詩創(chuàng)作于1925年,離日本侵占琉球已過46年。琉球群島被比作臺灣的群弟,在詩人心中,他們都是和祖國母親血脈相連,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聞一多 1945年日本戰(zhàn)敗,在中美英三國簽署的《波茨坦公告》中寫得明明白白:
“吾人”即公告簽署國:中國、美國、英國?!八鶝Q定其他小島”,必須是三國共同協(xié)商確定。換個角度講,三個國家都有否決權(quán)。 1947年,聯(lián)合國將琉球群島及釣魚島交給美國托管。到了1970年,美日私下簽訂《舊金山和約》,將上述地點的行政管理權(quán)轉(zhuǎn)交給日本。 這完全違反了《波茨坦公告》的精神,該《舊金山和約》是無效的。 而且美國轉(zhuǎn)交的,只限于行政權(quán),卻非主權(quán)。 綜上所述,琉球群島和釣魚島,無論從歷史、法理上講,主權(quán)并不屬于日本。 |
|
|
來自: 袁承志dtau70na > 《琉球釣魚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