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武當(dāng)山又叫太和山,因其處于整個中國中心,從道教思想看來,上可感應(yīng)天,下可連于地,東南西北不同方向的陰陽之氣在這中心位置調(diào)和統(tǒng)一,就可達到萬物化生、天下太平,而這萬物和諧的最高境界,道教稱之為“太和”。 八億年前從古海洋中升起的武當(dāng)山,形成一座蓮花狀的山形,周圍的眾峰自然的朝向海拔1612米的天柱峰,如同眾星拱月,這種奇觀被稱作“七十二峰朝大頂”。 道教五行學(xué)說,南方屬火,武當(dāng)山的峰頂如烈烈燃燒的火焰,水在火上天下既濟,只有北方水神真武,坐鎮(zhèn)在這火形山上,才能達到風(fēng)調(diào)雨順國泰民安。因此便有了“非真武不足當(dāng)之”之說。這也許是武當(dāng)之名,太和之意的根本寓意。 金殿置于天柱峰上,故峰頂又稱作金頂。在細細欣賞完金殿后,再立金頂遠眺四方,一覽眾山小,“七十二峰朝大頂”真是奇觀也 
立金頂遠眺四方 ,圖左中間即是南水北調(diào)水源的丹江口水庫  
武當(dāng)仙境神秘空靈,箭鏃林立的72峰朝大頂,確實氣勢恢弘 

再看看敕建于唐貞觀年間的在明代達到鼎盛的武當(dāng)山古建筑群 丹墻翠瓦與眾峰嵯岈,真的是自然景觀與人文景觀完美結(jié)合之典范 歷代皇帝都把武當(dāng)山作為皇室家廟來修建,如此“風(fēng)水寶地”上,許愿總還靈驗的吧 在有600多年樹齡的烏岡櫟下許個愿-------走鴻運保平安,靈驗 從金頂要回住地烏鴉嶺了,就不再坐纜車而是徒步向下行走于金頂?shù)綖貘f嶺的古神道。古神道始建于明清,歷經(jīng)數(shù)百年破損嚴重,2003年大修,總長4800米,安裝踏步6560級,鋪地墁石5770平方米,投資1千萬元,900天竣工 
2006年大修完后的烏鴉嶺到金頂?shù)?/span>古神道一段 
武當(dāng)山蓮花形 遠處中間是玉女峰 
近看看玉女峰,怎么也想不出何以叫此名,“玉女”? 
行走在古神道上回眸金頂 
經(jīng)過二邊均有石欄的百步梯 朝天宮到了 
朝天宮側(cè)面 

可供奉香火,“靈應(yīng)昭然”靈驗著呢 離開了朝天宮,沒多遠就到了位于紫蓋峰之腹的黃龍洞。黃龍洞為天然巖屋,有神泉一泓,供奉黃龍、財神、靈官、藥王諸神。一徑通幽,玄妙神奇 
沿臺階拾級而上就達黃龍洞 黃色板上寫著黃龍洞免費參觀,可取神丹仙水,結(jié)善緣,保君一生平安 

呵呵,黃龍洞里還有算命看相的 沿古神道再向下走,與黃龍洞間隔不遠就到了四角塔 
有特色的“四角塔” 不遠處的絕壁懸宮--------南巖宮 建于懸崖絕壁上的南巖宮 
拉近細看,筑于絕壁之上,絕也 南巖宮今天來不及入內(nèi),待明天再訪了。天色不早,快速一路走去 
又見大樹上紅色帶飄飄,許愿多多 
已是晚上7點03分了,可天還沒暗下來 如此仙境,神秘空靈,坐坐,享受一下神仙的感覺如何 
終于到了烏鴉嶺,沿石級而上就到榔梅仙祠  位于烏鴉嶺處的榔梅仙祠元代始建,后毀于兵火 明永樂十年敕建、清嘉慶年間重修。 
晚8點才回到賓館,一天下來就只吃了點干糧 豆腐菜蔬如此晚飯吃著也香著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