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有一種丑陋不堪的行為叫吃屎,而名人擁有這種行為卻總被稱作智慧。 與屎有關(guān)的名人,野史《格格春秋》上共提到三位:一個是西漢的韓信,一個是明代的袁凱,再一個就是民國初期的蔡鍔。韓信與屎的故事發(fā)生在其逃離漢中的時候,蕭何連夜帶人追趕,兩個跑在前面的士兵總算把他追上了。當時韓信正走到一處山間羊腸小路,一邊是懸崖峭壁,一邊是萬丈深淵,躲沒處躲、藏沒處藏。韓信急中生智,解開褲子排出一堆大便,接著,挪了挪地方,面向大便繼續(xù)在那兒蹲著。兩個士兵并不認識韓信,但聽蕭總管說要追的是個了不起的人才??错n信這個傻樣,兩個士兵絲毫也沒把他和人才掛上鉤:人拉屎都是背對大便,哪有沖著新屎的?這么干的人,不是腦癱也是智障。不管他,繼續(xù)追!兩個人繞開韓信,又向前面追下去了。蔡鍔與屎的故事發(fā)生在北京,當時,袁世凱想當皇帝,又怕蔡鍔挑頭造他的反,于是便把蔡鍔軟禁起來。蔡鍔為了脫身,只好裝瘋賣傻,最后竟至于以吃屎相欺。袁大頭見蔡鍔真成了廢人,也就放松了警惕。蔡鍔隨機乘其不備逃離虎口,回到云南挑起了討袁護國的大旗?!陡窀翊呵铩飞险f,這兩個故事野史正史均無記載,只是以民間文學的形式口頭流傳下來的。而袁凱吃屎的故事則有案可稽,不但《格格春秋》上有所載錄,就連《明史》上也能看到它的影子。《格格春秋》上有一首題名為《哀袁凱》的詩,正是專門針對此事而作,那首詩是這樣寫的: 轅門安得任己出, 凱旋但求仙人路。 假途左道錦衣愁, 癡狂留趣誰問苦? 詩中慨嘆:袁(轅)凱假癡,出路愁苦! 據(jù)野史《格格春秋》記載,袁凱字景文,號海叟,明初詩人,祖籍松江華亭,也就是今天的上海市松江縣,明朝洪武三年——即公元1370年任監(jiān)察御史。監(jiān)察御史為主管紀檢監(jiān)察工作的官員,皇帝近臣,在朝廷中有舉足輕重的地位。擁有一份這么好的工作,在一般人看來,那簡直是前世修來的福??墒?,別忘了老子那句話:禍兮福之所倚,福兮禍之所伏,伴君如伴虎,也正因為是皇帝的近臣,天天和皇帝打交道,所以就要時時小心謹慎,處處捏著一把汗,這就使得袁凱由整天保持高度警惕而心生厭倦,由厭倦產(chǎn)生逃離的念頭。袁凱存有這種心態(tài),有一首詩可以作為佐證,那是袁凱的一首《京師得家書》,詩中說: 江水三千里, 家書十五行。 行行無別語, 只道早還鄉(xiāng)。 從這首詩里不難看出,家鄉(xiāng)的親友日日盼其早日還家,而回家又何嘗不是作者本人日思夜想的夢?。?/span> 《格格春秋》上說,袁凱的離職完全是被他的老領(lǐng)導朱元璋逼的。書中記載的朱元璋的檔案材料是這樣的:朱元璋字國瑞,原名重八,后取名興宗,公元1328年10月21日出生于濠州鐘離,也就是今天的安徽省鳳陽縣,于公元1398年6月24日在南京去世。朱元璋在兄弟中排行老四,在家族叔伯兄弟中排行第八,所以叫了個重八。單看這個名字就能推斷出他的出身,典型的無產(chǎn)階級家庭,連個正經(jīng)名字都沒有,至于元璋、國瑞還有興宗什么的,那都是參加革命后請文化人起的。由于家里太窮,朱元璋很小就做了打工仔,給地主家放牛。隨著年齡增長,他心里的道道兒也越來越多了,在元至正四年——即公元1344年入皇覺寺當了和尚,因為這樣不僅能不干多重的體力活就能吃飽飯,還能跟有文化的和尚學幾個字。到了二十五歲上,朱元璋才參加了郭子興的紅巾軍,正式走上革命道路。又經(jīng)過多年打拼,終于在1368年在南京當了皇上,年號洪武。據(jù)《格格春秋》記載,朱元璋那年整四十歲。想想跟在牛屁股后頭跑的那陣,再想想當和尚的日子,真是兩個世界兩重天哦!可是,給地主放過牛、當過和尚的朱重八一旦變成洪武皇帝,也就忘了自己的階級本色,成了地地道道的剝削階級代言人,站在了勞苦大眾的對立面。不但如此,就是那些跟著他打天下的革命戰(zhàn)友,他也是越看越不順眼,越看心里越別扭,所以也就今天殺一個,明天滅一雙,恨不得一下子拾掇光了。殺人越多心眼越窄,在洪武十五年——也就是公元1382年,又建立了錦衣衛(wèi)這一特務組織。這時,身為監(jiān)察御史的袁凱看不下去了,看不下去就想說兩句??稍瑒P也知道朱元璋的脾氣,現(xiàn)在已不像打天下那會兒,禮賢下士、虛心聽取不同意見那一頁早被老總翻過去了?,F(xiàn)在老總是惟我獨尊,說翻臉就翻臉,下級一句話說不對付就要掉腦袋。規(guī)勸皇帝也得想好說辭?!陡窀翊呵铩飞险f,袁凱打了好幾天腹稿,在肚子里把說辭修改了一百八十遍,最后才敢把這套理論灌進朱元璋的耳朵里,他說老總哦!那些老革命只熟悉上陣殺敵,并不熟悉君臣之禮,所以也就經(jīng)常在朝堂上犯下這樣那樣的錯誤。您看這樣好不好???在總司令部舉辦一個培訓班,聘請通覽古今的飽學之士做老師,對這些大老粗進行一次集中培訓,給他們充充電,讓他們懂得該干什么不該干什么,也好少犯錯誤,省得一犯錯誤就受處罰,這完全是為他們好哦! 據(jù)《格格春秋》記載,盡管朱元璋的專橫已經(jīng)達到很深的程度,但對袁凱這條入情入理的合理化建議沒法給予拒絕,這個培訓班還真辦起來了。朱元璋心里明白,什么培訓不培訓的,分明是說我殺人太多嘛!哎喲,我一直拿這個袁凱當近臣,沒想到他在思想上并沒有和我保持一致哦!這些書呆子就是婆婆媽媽的,動不動就子曰詩云,他們就不明白,沒有刀把子,單靠詩書是沒法定天下的。不行,這個袁凱思想有問題,我得進一步考察考察他!《格格春秋》上說,朱元璋考察袁凱的方式是派他給太子朱標送一份文件,并要求他等太子看完后立即帶回來。太子朱標雖然是在革命隊伍里長大的,但思想認識卻與他爹有本質(zhì)的不同,因為他沒給人放過牛,也沒在廟里當過和尚,自小就有家庭教師一對一的傳幫帶,完全養(yǎng)成了知識分子的習慣,也動不動就嫌他爹不懂圣人治國之道,殺人太多。據(jù)《格格春秋》上描述,袁凱那天倒是很順利的完成了領(lǐng)導交給的任務??苫貋砗笾煸安]有完,又給袁凱出了道難題。朱元璋說:老袁哦!我說對罪犯要殺,我那兒子卻說要從寬,你看誰說的對喲?袁凱一聽,冷汗立刻就下來了,出這題不是想要我命嗎?怕歸怕,畢竟在領(lǐng)導身邊工作這么多年了,他還不至于被這個考題難倒。袁凱說:老總啊,您說要殺,是為了嚴肅法紀;太子要赦,那是仁慈,我看都有道理!這一回答看似挺巧妙,但卻把朱元璋惹怒了,他拍案大罵道:好你個老滑頭,竟敢在朕面前兩面討好。我今天就斬了你,看誰還敢在我面前花言巧語!袁凱嚇得頓時癱倒在地,經(jīng)眾大臣苦苦求情,才算免過一死。 據(jù)《格格春秋》記載,第二天上班點名時,袁凱沒到。朱元璋怒氣沖天,立即派人到袁凱家問罪。不一會兒,派去的人回來了,告訴朱元璋說袁凱變成了瘋子。朱元璋不信,下令把袁凱綁來。等把人綁來一看,大伙都大吃一驚:昨天還好好的一個人今天完全成了瘋子的模樣,披頭散發(fā)、衣服破爛,渾身沾滿糞污,讓人無法靠近。朱元璋說,用鉆扎他的手背,看他還裝不裝!可是,盡管手背被扎得鮮血直流,袁凱卻毫無反應。朱元璋沒有辦法,只好命人把袁凱送回去對其實施監(jiān)視居住。幾天后,錦衣衛(wèi)的報告材料不斷地呈上來,先說袁凱在家滿地亂爬,后說其一會兒哭一會兒笑,最后竟說其抓起狗屎往嘴里塞。朱元璋這下相信袁凱是真瘋了,他不想再給一個瘋子發(fā)工資,就以準予回家養(yǎng)病為由把袁凱打發(fā)出了京城。 《格格春秋》上說,袁凱回到老家以后,朱元璋還是不相信他是真瘋,又派人追到家里任命他為本郡儒學教授。但回來的人卻告訴他:袁凱還是老樣子,仍然經(jīng)常抓起狗屎往嘴里塞。 袁凱真瘋了嗎?沒有,那瘋都是裝的。至于那所謂的狗屎,都是用糖稀做成的點心。他用這樣的方式保全了一條性命?!陡窀翊呵铩飞险f,這是一次成功的勝利大逃亡,不過,卻沒有人點贊,更沒有人喝彩。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