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走近博斯騰
我們走出鐵門關,不到半個小時就到了庫爾勒市。這里是巴彥郭楞蒙古自治州的州府,地處塔里木盆地和天山之間,是古絲綢之路中道的咽喉之地,也是西域文化的發(fā)祥地之一,更是南北疆重要的交通樞紐和商貿(mào)中心城市,是新疆局部區(qū)域的政治經(jīng)濟文化中心。
在庫爾勒市轄區(qū)內(nèi),有中國境內(nèi)最長的一條內(nèi)陸河——塔里木河,還有庫爾勒市的母親河——孔雀河。貫穿市區(qū)的孔雀河風光秀美,成為庫爾勒一道綺麗的城市風景。庫爾勒所在的位置正是孔雀河三角洲,因為這里氣候溫和,土質(zhì)肥沃,物產(chǎn)豐富而被稱作是“巴州金三角”,非常適合糧食、棉花和瓜果的生長,尤其是這里盛產(chǎn)中外馳名的庫爾勒香梨而被稱為“梨城”。
我們無心在這里戀戰(zhàn),匆匆穿過市區(qū)便奔上前去博斯騰湖景區(qū)的道路。博斯騰湖是中國最大的內(nèi)陸淡水吞吐湖,它位于新疆焉耆盆地東南的博湖境內(nèi)。博斯騰在維吾爾語中寓意為“綠洲”,有著古老的歷史,《漢書·西域傳》中記有:“焉耆國王至員渠城,南至尉犁百里,近海水多魚”。這里講的“近?!本褪遣┧跪v湖。
博斯騰湖的歷史,從地質(zhì)地貌成因來講,可以追朔到八億年前的前震旦紀。博斯騰湖所在的焉耆盆地屬于南天山造山帶中的山間斷陷盆地,在地質(zhì)史上屬于塔里木古老地塊的組成部分,距今二百五十萬年前的新第三紀開始的新構造運動,使該地區(qū)發(fā)生了大規(guī)模的差異性升降,博斯騰南緣的老斷裂層和北緣的新斷裂層活動強烈,斷裂之間的博斯騰湖開始強烈沉降,博斯騰湖上游的開都河也因兩盆地之間準平原的抬升而強烈下切,形成一條長達五十多公里的開都河大峽谷,加上開都河源頭的山體都抬升到雪線以上,能夠源源不斷的供水形成博斯騰湖。
博斯騰湖水域總面積達近千平方公里,湖面呈現(xiàn)東西長南北窄的形狀,湖水分為大湖小湖兩個部分,小湖面積只有一百余平方公里。這里海拔一千余米,湖水平均深度九米,最深處十七米。處于歐亞腹地的博斯騰湖熱量豐富、雨量較少,光照充足,屬于典型的溫帶大陸性氣候。
博斯騰湖古稱西海,浩瀚的湖水是地處干旱地區(qū)西域人心中的海洋。經(jīng)過近些年的開發(fā)建設,已經(jīng)成為新疆第八處AAAAA級旅游景觀。我們從庫爾勒馬不停蹄的來到博斯騰景區(qū)服務中心,當我們進入售票廳買票的時候,幾路景觀讓我們無法選擇而傻了眼,原因是所有的景區(qū),最近的也有幾十公里,而且沿途修路繞道,我們可供游覽的時間又很有限。經(jīng)過簡單的權衡,我們決定直接到最近的景區(qū),現(xiàn)場再決定游覽線路。
博斯騰湖周邊是荒漫的沙漠地帶,我們從博斯騰湖西部公路向北行駛,左邊就是一片茫茫的大沙漠,一座座大沙丘遠遠看去像是波濤翻滾,大量的沙塵飄落湖中,博斯騰湖最大的水源地開都河每年注入一百萬噸泥沙。再加上強烈的蒸發(fā)作用,湖面面積每年減少數(shù)平方公里,近五十年來,湖面面積減少近三分之一,湖面下降了近五米,湖容量更是大大的減少,湖邊的沼澤濕地也在大面積的萎縮,這樣的速度惡化速度,真的是觸目驚心呀,看來博斯騰湖的環(huán)境保護和根本治理,還是一個很艱難的課題,因為這不僅是博斯騰湖自身的問題,干旱的氣候,周邊的沙漠環(huán)境,都給博斯騰湖環(huán)境治理帶來難以想象的難度。
我們在公路上一路馳騁,距離博斯騰湖越來越近,遠遠已經(jīng)看到了博斯騰湖蔚藍的湖水,讓我心中欣喜萬分,啊,博斯騰湖,我終于來到了你的身邊。
我們來到博斯騰湖邊的一處濕地,這片濕地約有近萬畝,和博斯騰湖一橋之隔。博斯騰湖四周有大面積的湖泊濕地,其總面積達六十萬畝。這些湖泊濕地和河流濕地大都生長著繁茂的蘆葦,遠遠望去像是一片片沙洲和草甸。連同湖邊的沙漠地帶和林地,組成為煙波浩渺的湖蕩風光,這里也是中國四大蘆葦產(chǎn)地之一。在不同季節(jié)和時間,呈現(xiàn)出一幅幅天光水影遙相呼應的山水畫卷,營造著美倫美奐的濕地風光。我們來的時候氣溫偏高,蘆蕩還是一片蔥綠,如果是過了寒露季節(jié),湖蕩濕地里的蘆葦開始泛黃,每每在清晨的霞光中,或是在黃昏落日的時節(jié),那溫暖的太陽灑在一望無際的蘆葦蕩,泛起一層金燦燦的光芒,博斯騰湖那令人陶醉的西域風光,無不讓人心往神馳。
博斯騰湖的濕地是美麗的,它的原生態(tài)之美是大自然渾然天成的無私奉獻,濕地風光那令人神往的美輪美奐,其古老而悠遠的意境,永遠銘刻在我的心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