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Hei!在新的一年里,小編在這里祝大家身體健康!萬事順利!心想事成! 你是否知道化州的由來呢?今天就由小編為大家?guī)磉@塊土地的人文歷史吧。 化州(古稱石龍),隸屬于廣東省茂名市,距今已有1560多年的悠久歷史,位于廣東省西南部,鑒江中下游,素有橘鄉(xiāng)、橘城、橘州等美譽。地處兩廣(廣東、廣西)三市(茂名、湛江、玉林)的交匯中心。屬南亞熱帶季風氣候,總面積2404平方公里,1994年7月4日,經(jīng)國國務院批準,民政部同意撤銷化州縣,設立化州市(縣級)。 化州不僅歷史悠久,而且文化源遠流長。據(jù)《化州志》記載,秦時化州屬象郡,漢時屬合浦郡。南北朝宋元佳三年,鎮(zhèn)南將軍檀道濟與羅江口筑石城。首置羅州縣,化州從那時起建城,距今約有1500多年。位于化州市公安局大院后,背著這座清風樓。建于唐武德5年(622年)據(jù)說這里為當時羅州古城前的最高點。一直為歷代官府出地。清風樓本是古人經(jīng)常登高觀景的好地方,古往今來也有清風樓的詩很多。其中最為著名的是元代俞憲呂沆的這首登樓詩: 這似乎也證明了羅州古城曾經(jīng)的繁華和所處的優(yōu)渥地理環(huán)境。 此地域瀘州演變成化州的過程中,一直有石龍的稱呼。史料記載,化州本為石龍古邑,歷史上是先有石龍,后有化州。那么古時候這里為什么稱之為石龍,化州地名如何得來?在地名演變中化州市究竟蘊藏了多少傳奇故事呢? 相傳很久以前,州地有一條十分兇猛暴躁的石龍。據(jù)說,這條石龍是羅江河畔的礞石受日月的精氣,吸羅江雨露所化而成,他在羅江興風作浪,攪得山水震蕩,州民叫苦不矢迭,后來,這里來了一名叫劉隱的仙人,其人力大無窮,決心征服這條石龍。他與石龍戰(zhàn)了三天三夜。終于把它制服,罰它鎮(zhèn)守羅州,造福州民,于是石龍的頭,直探州府腹地,龍尾伸入羅江,但桀性不泯,每當他煩躁就抖動整個龍身,震撼州民,有時深更夜靜,它又嗚嗚嗚鳴叫,似群鵝亂叫,擾得人心慌慌,雖然這只是個民間傳說,但是在化州史書中的確有石龍的詳細記載,那么在化州能找到石龍的痕跡嗎?在太平阛宇記中這樣記載到: 古人不明這種現(xiàn)象發(fā)生的科學道理,覺得怪異,有人說鳴則不祥,引來災異,故用鐵鑊,石塊堵塞竅,建鼓樓以鎮(zhèn)之。 經(jīng)考證《太平阛宇記》中記載的這個石器,其實就是位于化州市公安局內,本為石龍崗上的一個天然石井,據(jù)說,原來井中有露出地面形似龍首的大石頭,化州開州前因此井而稱“石龍”,歲月雖然抹去了石龍井的痕跡,但它留給人們的卻是地名歷史中無法磨滅的記憶。 1000多年來,石龍之名在化州留下了不少古跡,下郭石龍?zhí)帽闶瞧渲兄?,坐落在化州下郭菠蘿根村東側的這座古廟,內祀冼太、觀音、天帝諸神,因這里古有石龍江流進村邊,注入鑒江,故廟門兩側掛有“石放豪光維赫維嚴昭帝德龍盤瑞令載潛現(xiàn)顯神通”的廟聯(lián), 而最顯眼的,就是刻在雕龍凹槽木上的“石龍?zhí)谩比郑腔莨欧Q石龍的歷史見證,地名的演變往往伴隨著歷史的沉淀,那么,化州之名又從何得來呢? 在《重修化州治記》(清乾隆版《化州志》)一文有這樣的記述: 公元551年,冼太夫人協(xié)助陳霸先生殺李遷仕,連朝論平叛功,冊封冼太夫人為“保護侯夫人”。 ![]() 公元558年,馮寶卒,嶺南大亂,冼夫人平定亂局,被冊封為石龍郡太夫人。 ![]() 隋朝建立,嶺南數(shù)郡共舉冼太夫人為主,尊為“圣母”后冼夫人率領嶺南民眾歸附,隋朝加封譙國夫人,去世后追謚“誠敬夫人”。 ![]() 據(jù)《辭?!焚蛉藯l載,當時的石龍郡城正是馮融、馮寶、馮仆、馮暄和冼夫人為宮的駐地,也是他們家族的居住地。 ![]() 隋大業(yè)末置,治所在化明縣(今安徽明光市東北)。 唐貞觀元年(627)廢。 唐置,治所在今云南楚雄市西北四十里呂合鎮(zhèn)。轄境約當今云南楚雄市西部地。天寶后廢。 北宋太平興國五年(980)改辯州置,治在石龍縣(今廣東化州市)。清光緒《高州府志》卷12:“隋時即以石龍名縣,唐、宋至元,其名屢易,至我朝始定為化,蓋亦取諸龍云?!笔侨 褒堄凶兓敝?。轄境相當今廣東化州、廉江二市及吳川市大部分地。 元至元十五年(1278)改為化州路。 明洪武七年(1374)降化州府為化州。 九年(1376)降為化縣。 十四年(1381)復為化州。 1912年改為化縣。 明永樂五年(1407)屬順化府。治所在利蓬縣(今越南中部平治天省東南部之香水)。轄境相當今越南平治天省東南部地。 宣德二年(1427)以后入安南。 北宋太平興國五年(980年)改辯州置,治石龍縣(今化州市)。轄境相當今廣東省化州、吳川、廉江等市地。屬廣南西路。 元至元十五年(1278年)改為化州安撫司,十七年改為化州路。 明洪武元年(1368年)改為化州府,七年復降為化州。以州治石龍縣省入。九年降為化縣。十四年復為化州,屬高州府。 1912年改為化縣。 化州撤縣設市,由廣東省直轄,茂名市代管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