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西漢著名辭賦家司馬相如,想必都不會太陌生。 班固說的“文章西漢兩司馬”,這倆司馬一個是司馬遷,另一個就是司馬相如。 當年漢武帝讀到他的《子虛賦》時,拍著大腿贊嘆,還以為是哪位古人寫的。 巧的是給劉徹養(yǎng)狗的侍從是司馬相如老鄉(xiāng),一聽趕緊說這不是古人寫的,作者還活著。 武帝一聽大喜過望,召來司馬相如。 司馬相如也不含糊,又作一篇《上林賦》把武帝整的神魂顛倒。馬上封了郎官。 他發(fā)跡前琴挑文君的故事,還被后世編成了戲曲,廣為流傳。 可戲曲傳說,把這個故事給美化了。 真實的琴挑文君,可以說是漢朝第一騙婚,司馬相如那是地地道道的婚騙。 (圖片1來自網絡) 司馬相如原名司馬犬子,因為崇拜藺相如,于是自己改了名叫司馬相如,字長卿。 司馬相如少年時喜愛讀書與劍術,漢景帝時,花錢買了個官,任武騎常侍。 可景帝不好辭賦,司馬相如本身還口吃,問他什么吭哧吭哧的一時半會也答不上來。只能靠寫文章表達,于是也就難以得志。 有一次梁孝王劉武來朝,劉武這人愛招攬人才,酷愛文學,身邊跟的都是當時的文學大家。 司馬相如趁著這個機會得以結交鄒陽、莊忌等辭賦家。 后來他因病退職,便索性前往梁地做了苑客,與這些大家整日詩詞歌賦,也算快活。 讓劉徹看了直拍大腿的《子虛賦》便是在這期間所作。 可惜好景不長,劉武死后,其手下賓客只得紛紛散去自謀生路。司馬相如也回到了老家成都。 但此時已是家徒四壁,總得想法討個生活。恰巧其好友王吉此時正在臨邛(qióng)當縣太守。聽說司馬相如正愁飯轍呢,便寫信邀他去臨邛。 此后之事司馬遷雖然沒有明說,但是只要明眼人一看,便會發(fā)現(xiàn)一切都是二人密謀好的。 王吉先是出錢給司馬相如買了車騎行頭。待司馬相如到了臨邛后,鬧市上那么一過,那真是儀表堂堂,雍容閑雅。 王吉呢,以太守之尊每日必親自上門拜訪,甚是恭敬。 而司馬相如起初還和王吉見一見,但幾日之后不管王吉如何請見,他卻一直閉門不出。 此“奇聞”在小小的縣城迅速地傳開了,縣城內有兩位靠煉鐵致富的富豪,一個是鄭程,一個是全國首富卓王孫。 卓王孫聽說縣太守有個貴客,長得又帥,還排場大得很,簡直牛的上了天,肯定是個了不得的人物。于是便跟鄭程商量,擺桌酒宴招待招待,想要一睹風采。 等到宴會布置妥當,卓王孫把十里八鄉(xiāng)有頭有臉的人物都請來了,好幾百號人,就等司馬相如到了就可以開席。 可是司馬相如只派人傳個話,說身體有恙,你們自個兒吃吧。 卓王孫心想,這人實在是牛啊,兩位首富加上太守都請不來。本想著不然就算了。誰知王吉又不干了,說司馬相如不來,這飯他就不吃了。說完起身親自去請司馬相如。 等到司馬相如被王吉“連拉帶拽”領到宴席上落座,“一座盡傾”。眾人都被司馬相如從容自若的風度傾倒。 賓客都以為司馬相如是人狠話不多,其實司馬相如那是不敢多說,一說多了口吃就露餡兒。 酒到酣處,王吉又捧上一把琴,請司馬相如撫琴。 司馬相如琴技一流,當眾彈奏兩首琴曲,其中一首《鳳求凰》,后世有很多版本流傳,也不知真假。 (圖片2選自張有彩繪連環(huán)畫) 卓王孫有個女兒卓文君,死了丈夫沒多久,如今守寡在家。她早聽說臨邛來了這么一位風流倜儻的大名士。如今大才子就在眼前,雖然不能上外堂見上一見,只能貓在后面瞄幾眼,側耳偷聽琴曲,但是這琴聲加上這長相還是打動了她。 另一方面,司馬相如在宴席結束后,馬上花重金收買了卓文君的貼身丫鬟,讓她轉達司馬相如對卓文君的愛慕。 卓文君聽完心花怒放,收拾了私房錢當天就奔赴到司馬相如所住的驛站。 司馬相如見卓文君到來,也不知道怎么連哄帶騙,帶著她連夜回到百里之外的老家成都。 等到了成都卓文君傻眼了。司馬相如家真的是“家居徒四壁立”。 除了那車馬華服,啥都沒有,那馬車還都是人家贊助的。 怪卓文君被愛情蒙蔽了雙眼,也不派人多打聽打聽這司馬相如什么路數(shù)。 司馬相如脖子一梗,如今人已到手,大實話也不怕說了,磕磕巴巴的又忽悠一通,卓文君一想這私奔都奔了,想回去也回不去了,便只能跟他住了下來。 (圖片3選自張有彩繪連環(huán)畫) 但是卓文君畢竟過慣了有錢人的日子,這回跟司馬相如成天吃糠咽菜,沒幾天就受不了了。便勸司馬相如跟她回臨邛。 司馬相如心說我就等你開口呢,就帶著她又來到臨邛。 話說卓王孫這邊知道被司馬相如忽悠了,連女兒也給拐跑了,氣的差點沒過去。放出話說要跟卓文君這敗家女兒斷絕關系,財產一分錢也不給她。 卓文君一聽,也犯難了。如今有家回不去,回成都吧,連盤纏都沒多少了,倆人總不能靠喝西北風過活。 司馬相如說娘...娘...娘子別慌,看我的。 他把王吉送的車馬華服都賣了。在臨邛買下一家小酒館,卓文君當壚賣酒,司馬相如短衫圍裙。見天兒的“客...客...客官里面請。” (圖片4選自張有彩繪連環(huán)畫) 這事一出,臨邛是炸了鍋了。 首富女兒拋頭露面開酒館,首富女婿跑堂,真乃天下奇聞也。吃瓜群眾絡繹不絕。 卓王孫覺得老臉已經沒地兒擱了,索性閉門不出,來個眼不見為凈。 這時親戚朋友也都來勸他,說你一全國首富,也不缺錢,這么跟自己閨女女婿過不去,丟的不還是自己的人?況且那司馬相如畢竟一表人才,窮是窮了點,還有口吃,但能讓太守王吉都奉為上賓貴客,將來肯定不是池中之物,卓文君跟了他也算有個依靠。 卓王孫一想也對,于是贈予卓文君奴仆百人,銅錢百萬,又把她出嫁時候的衣被財物一并送去。 卓文君和司馬相如得了錢財,酒館也不開了,二人回到成都購買豪宅土地,從此過上了沒羞沒臊的富足生活。 可憐卓王孫堂堂漢朝首富,讓王吉和司馬相如一頓忽悠吃了個大鱉,賠了女兒又賠錢,又被后世文學戲曲刻畫成了嫌貧愛富棒打鴛鴦的惡丈人,實在是慘到姥姥家了。 好在后來司馬相如受劉徹賞識,持節(jié)出使平定西南,一路四馬專車錦衣還鄉(xiāng),好不風光。 卓王孫也算掙回了面子,一邊感嘆著咋沒早把女兒嫁給司馬相如,一邊老臉都笑成了一朵菊花。 圖片2-圖片4轉載自張有彩繪連環(huán)畫《 卓文君與司馬相如》侵刪 http://blog.sina.cn/dpool/blog/s/blog_5c2501bb0102e7qk.html 心情|閱讀|歷史|日本趣聞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