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常說:盛名之下無虛士。意思是名氣很大的人雖然可能會言過其實,但自身肯定也有不俗的實力作支撐。
那么,談到清代書法,就必須提到四個標志性的人物——成親王、鐵保、翁方剛、劉墉。在老百姓眼中,最熟悉的應屬劉墉了吧。當年,一部《宰相劉羅鍋》讓其家喻戶曉,就如同后來的《鐵齒銅牙紀曉嵐》一般,成為百姓心中剛正不阿、清正廉潔的代名詞。然而,除了高尚的品格外,他的書法也十分了得,因其慣用濃墨,世人稱其為“濃墨宰相”。
他的書法,用墨厚重,飽滿渾厚,清新淡雅,可貴的是,其字飽滿而不臃腫,細微處又不乏柔中帶剛之意,以至于有人曾論書時稱其字猶渾然太極,包羅萬象。
其小楷作品《入法界體性經(jīng)》多多少少受當時管閣體的影響,非常講究規(guī)范嚴謹,嚴謹中又能有開合之變,且筆力精熟,雖主學二王和顏體,觀之卻與智永頗為神似,實乃極品。

 
            
          
你覺得劉墉書法能在清朝排第幾呢?歡迎留言討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