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年11月28日~29日,我們一行四人乘著難得的空閑見縫插針來了一場說走就走的“開溜”。深秋初冬,寒風乍起,吹來了寒意,吹落了樹葉,也給大地帶來了楓紅杏黃的美景。心念著想一睹紅楓的芳容,我們尋蹤來到了我國的四大賞楓勝地之一的蘇州天平山。天平山以怪石、清泉、紅楓“三絕”著稱,山上奇石嶙峋,危聳峭峻,似封建時代大臣朝見皇帝用的附笏一樣,人稱“萬笏朝天”。山東南麓之古楓林,為明代萬歷年間宋代名臣范仲淹十七世孫范允臨從福建帶回,值于這祖瑩之地。現(xiàn)存158棵,深秋時節(jié)滿山紅葉若紅霞繚繞,層層片片蔚為壯觀,有“天平紅楓甲天下”之譽。唐代以來,天平就是江南著名旅游勝地入山門有乾隆皇帝御賜“高義園”牌坊山間有白居易、范仲淹、唐伯虎、乾隆皇帝等名人留下的眾多的詩詞、游記和遺跡有牌坊、接駕亭、御碑亭還有范文正公忠烈廟等諸名勝 一九八九年為紀念范仲淹誕生一千周年 在忠烈廟前重建“先憂后樂”坊 天平山莊的古建筑群為范允臨始建 樓唐廊榭,依山而筑 山石、池水、花草、樹木點綴其間 猶顯建筑精巧,更現(xiàn)山林之趣 在歲寒堂開設的范仲淹紀念館 現(xiàn)已命名為蘇州市的愛國主義教育基地 我們在湖邊悠然賞楓 滿目的秋色令人陶醉 那紅葉的明艷靚麗 那銀杏的金黃燦爛 那湖水中清晰的倒影 那晨光中飄蕩的薄霧 讓我們陶醉、駐足、不愿離去 登天平路 萬笏朝天 過一線天,龍門在望 觀飛來石,突兀峭峻 上觀楓臺,遠眺近看 雖然山霧迷蒙,美景依稀可見 楓紅杏黃,人醉其間 一地的金光銀杏 如同鋪就一張金色的地毯 開心的我們好像回到孩提時代 觀湖,湖邊有美麗的水景 看天,樹綠楓紅色彩斑斕 秋色滿目,魅力無限 醉了看客,美了人間 參天的古樹,掩映著忠烈堂和“先憂后樂”坊 此坊為紀念范仲淹誕辰千年而建 忠烈堂前艷麗的紅楓 忠烈堂內明亮的銀杏 緬懷先人“先憂后樂”之精神 傳承中華“厚德載物”之情懷 懷綿綿思古之幽情 觀現(xiàn)今眾生之百態(tài) 百轉千腸令人感慨 天平山美景令人難忘 充滿正能量的人文景觀 也讓人銘記于心懷 給人留下了難忘的印象 望著色彩斑斕的天平山 讓人不禁想起這樣一首詩: 黃紅紫綠巖巒上, 遠近高低松竹間。 山色未應秋后老, 靈楓方為駐童顏。 游覽了山水秋色,看到了楓紅杏黃,帶著滿心的愉悅,我們告別天平山,在回滬的途中,順道去了木瀆古鎮(zhèn)和錦溪古鎮(zhèn)兜兜轉轉。 |
|
|
來自: zzm1008圖書館 > 《楓葉的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