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棟”道“梁” 《漢語大詞典》對成語“棟折榱(cuī)崩”的釋文是:“正梁折斷,椽子崩壞。指房子倒塌。多比喻傾覆?!睂ⅰ皸潯贬尀檎?還見于該辭書對字頭“棟”和詞條“棟折”等的解釋。如字頭“棟”的義項1釋文為:“屋的正梁?!痹~條“棟折”的釋文為:“屋梁折斷。比喻傾覆?!?/p> 筆者認(rèn)為,將“棟”釋為“正梁或屋梁、大梁”欠妥,理由如次: 其一,梁,即屋梁,也說大梁、正梁。水平方向的長條形承重構(gòu)件。木結(jié)構(gòu)屋架中專指順著前后方向架在墻上或柱子上的長木。棟,即脊檁,是架在屋架或山墻上面最高的一根用來支持椽子和屋面板的橫木。我國自古以來,正屋為坐北朝南。梁是縱向的,呈南北向;棟是橫向的,呈東西向,它們之間相互垂直。有棟有梁,才能成房。將棟釋為脊檁是正確的,若將梁也稱作脊檁,會誤導(dǎo)讀者,給其造成困惑。 其二,把梁釋作脊檁,最早見于《說文解字》一一六下:“杗,棟也?!币馑紴闁n(梁——筆者按),就是脊檁。對《說文》“杗,棟也”的不當(dāng)解釋,清代著名學(xué)者承培元在《說文引經(jīng)證例》中明確指出:“屋制,東西架者曰棟,南北架者曰梁。杗,梁也,而許君(指許慎)曰棟,渾言之,梁棟不分也。《爾雅》則析言之曰梁?!保ㄒ姟稘h語大字典》(第二版·3)P1244字頭“杗mánɡ”)《漢語大字典》對“杗”的最終定義為:“屋的大梁?!?nbsp; 其三,由漢初學(xué)者綴輯周、漢諸書舊文,遞相增益而成的《爾雅》,是我國最早解釋詞義的專著?!稜栄拧め寣m》對“杗廇”的解釋為:“杗廇謂之梁?!惫保|晉文學(xué)家、訓(xùn)詁學(xué)家)注:“屋大梁也?!表毺貏e指出的是,將杗廇釋作梁的,最早見于《爾雅》,而《爾雅》成書時間比東漢許慎所撰的《說文》要早二百年左右,《爾雅注》的作者東晉郭璞則是糾正《說文》梁棟不分的第一人。 其四,棟和梁是土木結(jié)構(gòu)房子兩種截然不同的重要構(gòu)件,將棟說成正梁,筆者不敢茍同。宋代建筑學(xué)家李誡編纂的《營造法式》,于宋哲宗元祐六年(1091)由皇帝下詔頒行全國,是我國古代最完整的建筑技術(shù)文獻(xiàn)?!稜I造法式·大木作制度二·棟》:“棟,其名有九:一曰棟,二曰桴(fú),三曰檼(yìn),四曰棼(fén),五曰甍(ménɡ),六曰極,七曰槫(tuán),八曰檁(lǐn),九曰?。╩ián)?!薄稜I造法式·大木作制度三·梁》:“梁,其名有三:一曰梁,二曰杗廇(mánɡ liù),三曰欐(lì)?!睆闹锌煽闯?,棟就是脊檁,其九個稱謂中無一將棟稱作梁或杗廇或欐的;梁就是屋梁,三個稱謂中無一將梁稱為棟或檁或其他名稱的。也就是說,《說文》之梁棟不分,在宋代得到徹底糾正。承培元在《說文引經(jīng)證例》中更明確指出了這一點。 其五,將棟亦即脊檁說成是正梁或屋梁、大梁,也有以訛傳訛的成分,且不單單是書面上以訛傳訛。以往凡蓋房子(指土木結(jié)構(gòu)的、通常為坐北朝南的瓦房),上梁這一天,房主都要宴請為其建房的工匠、幫工及前來祝賀的親朋好友。既為“上梁”,當(dāng)天必定要把兩盤梁架到前后墻或柱子上。然而,為了校驗大梁安放得是否到位,還必須同時將堂屋的脊檁(棟)安放到兩盤二梁(直接支撐脊檁、二檁的重要構(gòu)件,分別由大梁上面的兩根短柱所支撐)上方正中各自的單棁(zhuō,梁上的短柱)上端,以梁棟互校,使屋架的關(guān)鍵部件絕對安放到位。上梁是砌房蓋屋的標(biāo)志,是一戶人家的一件大喜事,所以上梁這一天還要貼對聯(lián)、放鞭炮。中原地區(qū)常貼的一副對聯(lián),上聯(lián)是:立柱喜逢黃道日;下聯(lián)是:上梁正遇紫微星。橫批:吉星高照。上聯(lián)貼在東梁,下聯(lián)貼在西梁,橫批貼在脊檁。有的還要在脊檁正中貼上一條豎幅,上寫“姜太公在位百無禁忌”。然而,正是因為上梁必須同時要上脊檁,也正是因為脊檁架在最高處,人們從較遠(yuǎn)處即可看到上面貼的四個在菱形紅紙上寫的十分醒目的大字跟“姜太公在位百無禁忌”的紅紙豎幅,故有人誤認(rèn)為“上梁”就是上的脊檁,以致誤將脊檁稱作大梁或正梁。再加上訛傳效應(yīng),最終造成少數(shù)人梁、棟(脊檁)不分。不過,把脊檁叫做正梁、大梁,以致通常將梁也稱作檁的,只發(fā)生在我國津、冀等個別地區(qū),充其量稱作“地區(qū)性方言”。 其六,梁是木結(jié)構(gòu)屋架中最粗大、最堅實的構(gòu)件,故也叫大梁。正因如此,除火災(zāi)外,無論什么原因?qū)е路孔拥顾词辜箼_乃至柱子、柁、二檁、椽子全部折斷,大梁也不會折斷。盡管棟(脊檁)在木結(jié)構(gòu)屋架中是僅次于大梁的粗壯度之重要構(gòu)件,可它畢竟不及梁的粗大堅實,所以凡屋頂坍塌,常見脊檁折斷(即棟折)。 其七,《現(xiàn)代漢語詞典》對成語“梁上君子”的釋文為:“漢代陳寔的家里,夜間來了一個竊賊,躲在屋梁上,陳寔把他叫作梁上君子(見于《后漢書·陳寔傳》)。后來就用‘梁上君子’做竊賊的代稱?!贬屛恼f得很明白,(夜間)屋梁上能夠躲人。反觀《漢語大詞典》,將“棟”釋為“屋的正梁”“屋梁”,那么,如按此釋義,成語“梁上君子”就不能成立。因為棟即脊檁的上面釘放的是椽子,椽子的上面是屋面板,在椽子與屋面板的下面,脊檁的上方,這之間是沒有任何空間的,何談藏人? 再看《漢語大詞典》字頭“梁”的釋文:“梁……5.屋梁。木結(jié)構(gòu)屋架中專指順著前后方向架在柱子上的長木。通常也指檁?!逼涫纠校幸粫秊榍笆衩腻a《更漏子》詞:“宵霧散,曉霧輝。梁間雙燕飛。”此釋文中如果沒有“通常也指檁”的表述,雖說不太完美,倒也說得過去。通常:一般;平常。既然梁一般也指檁、平常也指檁,那么,又何必將其稱作梁、使讀者梁檁難辨呢?何況將梁說成檁,造成釋文與書例相互矛盾——梁的上下左右有足夠空間讓燕子飛來飛去,而“檁間”則說不通。 其八,《現(xiàn)代漢語規(guī)范詞典》對成語“汗牛充棟”的釋文,亦頗能說明問題。釋文為:“用牛運書,牛要累得出汗;用屋子放書,要堆到屋頂(棟:脊檁)。形容藏書非常多。”釋文說得很清楚——棟即脊檁,而不是正梁、屋梁或大梁。藏書(書簡)堆放起來,如其上頭只挨著屋梁,說明藏書并不算多,與“汗牛充棟”的本義相去甚遠(yuǎn),這樣釋文就須重寫。 其九,《現(xiàn)代漢語詞典》(第7版)370頁詞條“房子”的插圖中,梁為縱向(南北向),脊檁(棟)為橫向(東西向),清晰可見。房子插圖是現(xiàn)實寫照,它清楚地告訴人們,梁就是梁,棟(脊檁)就是棟,不應(yīng)混為一談。 綜上,成語“棟折榱崩”的釋文宜改為:“脊檁折斷,椽子崩壞。指房子倒塌。多比喻傾覆?!?/p> 與此同時,宜將字頭“棟”義項1釋文“屋的正梁”改為“房子的脊檁。個別地區(qū)方言中也稱正梁或大梁?!睂⒃~條“棟折”釋文的第一分句“屋梁折斷”改為“脊檁折斷”。另外,宜刪去字頭“梁”義項5釋文中的后一句話“通常也指檁”。 最后,再說一下詞條“棟梁”?!稘h語大詞典》對“棟梁”的釋文為“房屋的大梁;比喻擔(dān)負(fù)國家重任的人?!?將棟亦即脊檁說成是正梁或屋梁、大梁,無疑是誤釋;而將脊檁和梁兩種重要構(gòu)件——棟、梁,說成是一種構(gòu)件——“房屋的大梁”,則是誤上加誤。故宜將“棟梁”釋文的第一分句“房屋的大梁”,改為“房屋的脊檁和梁”。 作者:鐘天 |
|
|